分享
2017年09月02日01:09 新文化报

分享
    

  从“冯哥”“冯兄”,到“冯帅帅”“冯大帅”,再到“冯爹”“状元爹”,从教29年的冯银江老师,在学生对自己昵称的变迁中,从满头青丝走向了华发初生。而这些可爱的称呼,饱含着同学们的尊崇、敬重、亲近与发自内心的接纳。冯银江老师如此强大的人格魅力,是如何养成的呢?从冯银江老师的故事中,我们去发现一二。

8个课代表最爱去办公室迎接老师上课

  同学们对冯银江老师的热爱,从师生日常相处中可见一斑。

  2016年冯银江老师教创新实验班,这个班级很多学生搞竞赛,在备战竞赛的过程中可以跳过一些常规课程。有趣的是,无论哪个竞赛科目的选手,只要上语文课,就一定会回到班级。而且8个课代表都会特别高兴地去办公室迎接冯银江老师来上课,只要接到老师,同学们就会特别满意、由衷地高兴。

  对此,今年考取同济大学的原高三四班的王天娇表示:“冯银江老师是个温和的人,特别爱鼓励学生,所以也极其受到学生的爱戴。”确实,在日常教学中,冯银江老师对待学生非常认真,就算不大爱学习的学生,他也会认真地对待不算工整的作业;作文写得不好的学生,他也力争找到闪光点;下课时,他会走到学生身边摸摸他的头,说:“你这次成绩有进步,但是为什么这篇作文的这个地方写得不好?”之后,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态度稍微指点一下,如此平易近人,让人如沐春风。

“读写一体化”改革和学生一同成长

  如何赢得学生的喜爱?在冯银江老师看来,要靠学识、学养去吸引,很多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热爱语文学科本身,而是热爱语文老师这个人。往“学生喜欢的人”去下功夫,学无止境、教学相长就是一条路径。

  在冯银江老师整个教学生涯中,学习是贯穿其中的。2014年语文备课组年轻教师推出“读写一体化”课题实验,这个课题打破了读与写相分离的固有的传统教学方式,对冯银江老师来说,意味着打破延续20年的思维模式,思想上的冲击非常大。

  但是在研讨过程中,他发现“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作文水平方面,帮助特别大。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引领备课组老师群策群力,全力支持整个课题实验过程,出色地完成了持续三年的一轮实验,接受训练的学生们高考作文遥遥领先。目前,第二轮实验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很多人不解,在冯银江老师这个年龄,只要把班级带好、把课上好不就足够了吗?但是冯银江老师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一个老师必须让学生受益,而学生的能力培养的源泉,来自于老师的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新文化记者 刘佳音 文/摄

冯银江老师小档案

  冯银江,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1988年分配到附中工作,曾获得吉林省级学科带头人、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第三届教育科研型名教师、东北师大先进工作者、东北师大“三育人”先进个人、长春市骨干教师、长春市2004-2008年度中小学继续教育先进个人、东北师大附中教学标兵、东北师大附中班主任标兵、东北师大附中学科首席教师等荣誉称号。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一个女教师的日本死亡之旅(图)
  • 孩子的班主任找你借钱,该怎么办?
  • 匪夷所思:帝王宠物除了猫狗还有啥?
  • 散文:愿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 小鲜肉烂片代名词?李易峰这部片不服
  • 女子商场裸体:感情中最危险的男人
  • 富人扎堆地,西温不为人知的美丽公园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