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1月30日04:09 大洋网-广州日报

分享
邓伯向记者展示他多年来收藏整理的剪报。这些报纸被分成7大类、90小类,按主题分装资料袋收藏,共有三十五册。
邓伯收藏《广州日报》六十载,家中有一整间书房专门存放报纸。
邓伯对报纸的爱,是翻阅时纸张发出的响声,图为邓伯正在剪报。
  老街坊

  新街坊

  一把剪刀,一支红笔,每天老街坊邓伯都要花两个小时坐在自家的客厅里,手拿一份《广州日报》做剪报。就在这个月,78岁的老人亲自到诗书路订下2018年报纸,并把订阅收据夹在一本文件夹的扉页,“奋斗五十年,快乐一辈子。”这是老人对自己的人生总结,他说,这份快乐中就包含着与本报的不解情缘。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晓全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不抽烟、不喝酒、适量运动、笑口常开。”78岁的老人一边这样自我介绍,一边笑着打开书房的门,他认为自己的快乐都源于1958年开始爱上读报和剪报。

  每天早晨,老人读完报,就会拿一把剪刀,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将认为重要的报道剪下,“遇见有用处的段落,我习惯用红笔画上,这是年轻时养成的习惯。” 

  邓伯将报纸收藏分门别类成7大类,90小类,按主题分装资料袋收藏,共有三十五册。其中,有一个特别的文件夹里,都是与《广州日报》有关的大事件,一页页翻阅,才知道这是邓伯制作的本报特辑,里面不仅有三十周年创刊版面、申奥特辑,还有近期的广州日报官方微信上线、琶洲广报中心招商,“这个月去诗书路订了2018年的报纸。”邓伯说。

  站在邓伯家的书房前,一股报纸油墨味扑面而来,一大沓报纸堆放起来,年代久远的那些还小心地用塑料套封了起来。“现在大家习惯用手机看信息,但他还是每天捧着报纸读。”邓伯的老伴笑着说。邓伯对报纸的爱,是翻阅时纸张发出的响声,“那种声音听了几十年,习惯了,油墨香也成了早上的味道。”

  收获:有知识也有温情

  “我最早的剪报就是为了工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伯从高校毕业后开始从事通用机械(水泵、风机)的设计与制造,处理工厂废气、粉尘以及工厂机械的噪音问题,“还记得1958年的一期《广州日报》上,有一篇报道是关于怎样消灭锯屑的浪费,当时一直有意从报纸上搜集专业相关信息。”

  慢慢地,邓伯还开始将剪报的分类更细化,特别关注与老年人权益相关的剪报。2005年的时候,邓伯曾在某个药材市场买过虫草和人参,发现比市区便宜一千多元,“当时还以为执到宝,后来读到报纸上关于虫草、人参制假的新闻,赶紧将自己才买的中药材拿出来对照,发现自己也买了假货,赶紧停止食用。”

  每日积累的都是薄薄的纸张,但做成跨度几十年的剪报时,邓伯感觉到广州的变化,“我家五代都在广州读书、工作,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有很深的感情,看着广州的天越来越蓝,真的很开心。现在读报我最爱看的栏目就是《广州靓爆镜》,广州真是越来越靓了!”

  收藏:记录时光的情怀

  1985年,邓伯被广州市环境保护委员会评为环境保护积极分子,他还曾被选为越秀区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这些回忆都已变成一张张泛黄泛旧的纸片静静地躺在册子里,“奋斗五十年,快乐一辈子”是这本册子的标题。

  剪报、藏书、邮票、证书甚至会议邀请函,邓伯对纸质类物品有着特殊的情怀,并且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我想和大家分享阅读的快乐,还有学习、思考的快乐。”如今,年近八旬的老人也能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在网上看新闻。但他委婉地表示,对于网络上的信息只会“微微相信”,如今,他最大的心愿是向更多有需要的人分享自己收藏的报纸。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离过婚的梅根为什么可以英国王室过审
  • 矿企向沙漠直排,3年后才启动问责?
  • 宋高宗为什么非杀岳飞父子不可
  • 小说:她为什么非要给自己改名字
  • 嘉年华:可以忽视电影,但别忽视她们
  • 女朋友这么作,男人却能忍受的原因
  • 去日本10多回,也未必知道这个好地方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