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汉代岭南庭院到底长啥样?

汉代岭南庭院到底长啥样?
2018年04月26日 04:24 大洋网-广州日报
河南出土西汉三进陶院落。
河南博物馆藏西汉灰陶院落。
广州先烈中路出土的东汉陶楼。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丹彤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中国屋檐下——中国古代建筑明器展”今天将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正式开展。昨天下午,广州日报记者率先探营,118件跨越商代至宋代的建筑明器,题材涉及房屋宅院、望楼、台榭、百戏楼、仓、井、灶和圈厕等类型,多数用陶制成,再现了当时建筑艺术的辉煌,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建筑类型和生活方式。

  明器再现古代建筑与生活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长吴凌云介绍,明器又称冥器,是古代专门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建筑明器在两汉时期的大量出现,是受“事死如事生”观念的影响以及建筑技术成熟的推动。中小地主及以上阶层多随葬陶楼,平民则随葬比较简单的建筑明器。建筑明器随着考古发掘重见天日,成为今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生活的重要凭证。

  展览展出的文物中,88件为河南博物院馆藏文物,另有30件来自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和河南位于一南一北,代表了岭南建筑和中原建筑的两种源流,二者各有特色,却又在发展中融合互补,此次展览为对比两地建筑传统提供了绝佳样本。

  此次展出的文物时代跨度较大,从商代至宋代均有呈现,大部分文物为两汉时期的建筑明器。这些建筑明器小到民居、仓房、圈舍,大到望楼、水榭、坞堡、庄园,多数用陶制成,蔚为大观,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建筑和生活方式。其中一座巨型连阁式陶楼让人叹为观止,陶楼的主楼和附楼左右并肩而立,主楼仿木结构、楼阁式,七层高,主楼的腰檐下出现了斜出45度的转角斗拱。附楼是三层庑殿顶的高台式建筑,主楼、附楼间以高悬半空的阁道相连,十分壮观。

  院落、楼院、望楼和陶仓楼等是汉代常见的建筑明器,其原型是汉代富庶人家居住的建筑。此次展出的灰陶院落和三进式陶院落体现了均衡对称的四合院形式,是古代沿用时间较长的建筑形式;院楼以楼为主体,楼前用墙围成庭院,东汉绿釉陶院楼即反映了这种由院和楼组成的建筑形式;望楼是兼有瞭望、侦察和远眺等功能的高层楼房,少则三层、多则五层,常伴有武士俑出现。

  展览还展出了仓、井、灶、圈和厕等生活配套设施,展现了古人的生活场景,颇具烟火气息。

  岭南建筑明器宛如小家碧玉

  “来自中原的建筑明器颇具北方庄园经济的大气特色,相形之下,岭南建筑明器则精致细腻,有如可爱的小家碧玉。”吴凌云解读说。

  岭南建筑早期以干栏式为主,这一点也反映在建筑明器中,如陶仓和陶囷等均作“高架式”干栏建筑,下部以柱子支撑,把仓房高架起来,以达到通风防潮的目的;秦汉之后,岭南与中原地区交往日益密切,许多中原建筑的特点开始出现在岭南建筑明器中,如以中轴对称布局的三合式陶屋以及院落、陶城堡等建筑形式,但外形上还保留了地区文化因素。砖瓦的传入有效解决了民居潮湿问题,干栏建筑的优势逐渐消失,岭南地区的建筑明器开始向平地式发展,体现了南北建筑风格互相融合的特点。

院落建筑主楼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