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59岁六小龄童:有的演员可以留白头发 我就是不行

59岁六小龄童:有的演员可以留白头发 我就是不行
2018年05月17日 10:33 上观

  原标题:59岁六小龄童:“有的演员可以留白头发,我就是不行”

  作者:陈抒怡

光环一层层褪去,“孙悟空”坠入凡间。光环一层层褪去,“孙悟空”坠入凡间。

  六小龄童很难坐得住。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约每隔5分钟,六小龄童就会忍不住起身比划、示范。往往前一秒他还在正襟危坐;下一秒就已经站立起来,一脚实、一脚虚,两手交叉在胸前一搭,再配上灵活转动的眼神,瞬间美猴王附体。 

  当天,六小龄童刚刚在上海嘉定区、静安区的3所小学,完成了“西游文化进校园”的公益演讲。按他的话说是“讲演”,先讲后演,先用西游故事深入浅出地分享人生道理,再用生动的猴戏表演把大家带回当年看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的美好时光。尽管一路奔波,但在下午4点和记者碰面时,他依然神采奕奕。 

  采访开始前,六小龄童要了一杯咖啡,但是根本没有机会喝。他的语速极快,不用记者起话头,就滔滔不绝,而且无论从哪方面说起,最终总能绕到孙悟空。谈到兴起,他几乎不给人插话的机会,也没给自己留下品咂咖啡的时间,难怪他会被朋友们笑称为“话痨”。  

  这和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导演杨洁对六小龄童的最初感觉完全不同,在杨洁的回忆录中,第一次见面时的六小龄童“很文静、秀气,像个书生”。据说,六小龄童小时候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在拍摄《西游记》时,为了更有“猴气”,有意改变了性格。 

  改变不仅于此。这些年,六小龄童出席各种场合,都着一身红衣红裤,在接受采访时也不例外。他解释说,这是因为红色是中国戏曲脸谱之中正义忠勇的颜色,也是孙悟空的脸谱形象主色调。再仔细看,他的戒指、手串、手表上也有猴子的造型。  

  上个月,六小龄童刚过了59岁生日。但他说,观众不能接受他变老,有的小朋友举着牌子,“我未长大,不许你老”。也正因此,他在出席活动时总是提着一口气,继续活蹦乱跳。“没有办法,有的演员可以留白头发,我就是不行。” 

  距离1986年央视版《西游记》首播已经过去32年,但六小龄童依旧是那个孙悟空。

六小龄童在接受采访时示范猴戏。 陈抒怡 摄六小龄童在接受采访时示范猴戏。 陈抒怡 摄

  1000场讲演

  5月3日,首次采访后的次日下午,记者在静安区中山北路小学再次见到六小龄童。这是他当天的第二场公益讲演。负责接洽的工作人员说,六小龄童喜欢把每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天三四场讲演连轴转是常有之事。即便如此,学校联系六小龄童讲演的要求,也至少要等2、3个月才能排上。  

  下午2点半,当穿着红衣、戴着红帽的六小龄童从校门口走进来时,坐在操场上的1000多名小学生集体站了起来,又蹦又跳。站在后排的孩子们,伸长脖子、踮着脚尖往前探。握着话筒的六小龄童很擅长调动场上气氛,当他伸手与孩子们击掌时,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一旁的男老师用上海话小声点评孩子们的表现:“疯脱了。”然而,当六小龄童闪转腾挪、舞棍如风,最后来了个手搭凉棚的经典形象时,这位老师大喊一声:“这是我心目中他应该有的样子!”  

  “央视版《西游记》的影响力确实很大。”中山北路小学校长阚奋说,每年学校动漫节上,小朋友们扮演最多的形象就是孙悟空。美猴王的影响力是跨越年代的。在前几天的家长会上,当老师向家长们通报六小龄童将来学校讲演时,家长们表现得比孩子们更起劲,“他们说要买六小龄童的书,回家和孩子们一起看”。 

  在活动现场,中山北路小学京剧社团成员、5年级的学生朱浩然穿着黄色戏服,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六小龄童面前耍了一套猴棍。“很激动,很兴奋。”表演结束后,他反复说着这句话。似乎觉得还不够,小男孩想了想,补充道:“我想我会一直学下去。” 

  在那次活动的第二天,六小龄童在中国政法大学完成了“西游文化进校园”的第1000场讲演。距离2002年他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的首场试讲演,已经过去整整16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面对面的讲演似乎变成了一种老套的交流方式,但六小龄童乐此不疲。“我是要传播西游文化,面对面、脸对脸去讲,跟放视频肯定是不一样的。怎么能一样呢?”六小龄童特意提到了今年4月在广州图书馆的那次演讲,人山人海。“吓死人了,据说从建馆以后没有过,跟春运一样。”  

  央视版《西游记》已经播出32年,六小龄童的号召力依然令人咋舌,这不禁让人想起2016年人们在网络平台上不断呼唤“六小龄童应该登上猴年春晚”。

  “这不是我个人力量。我觉得这是因为中国人对传统戏曲还是情有独钟的,我能演好孙悟空,是因为接受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训练。”六小龄童说。 

  不过,当记者问到之后的讲演计划时,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少有地停顿了一下。“我本来计划是到猴年举办1000场,但因为方方面面原因没做成。所以我告诉年轻人,执著和较劲不是一回事。”  

  “我不能去撞墙,那就只能慢慢完成。”六小龄童咧嘴一笑。

去年年底,六小龄童和上海的小学生们在一起。 受访者供图去年年底,六小龄童和上海的小学生们在一起。 受访者供图

  “回忆杀”综艺

  今年2月,六小龄童参与了一档央视版《西游记》剧组重聚的综艺节目,引发了观众一大波“回忆杀”,也创下当天全国最高收视纪录,收视率比第二名高出2-3倍。一个月内,节目重播了20多次。  

  “这说明只要用心去做,观众们还是认可的。”六小龄童透露,原来的那档综艺节目结构并非如此。比如在猜台词环节,原本定的是让他猜另外一部电视剧的台词,他向导演提出还是用央视版《西游记》的台词,同时他也建议,所有环节都尽可能贴合《西游记》。  

  这些年,六小龄童所参与的电视节目都取得了颇高收视率。“不要以为中国观众很傻,都只爱看搞笑的。不是这样的。”六小龄童摆摆手,“很多综艺节目都是搞笑,就很平庸。我还是想做得不一样。”  

  《开讲啦》节目出品方唯众传媒制片人张光维与六小龄童合作多年,在他的印象中,六小龄童是他接触的名人中,少有的从策划、制作到播出都会全程参与的一位。  

  在录节目之前,六小龄童会坐下来和他们商量方向和形式;录完节目,六小龄童会主动整理出一份意见单,上面详细列举了他感觉不太妥当的地方,就连节奏、配乐等也无所不包;当节目播出后,六小龄童会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上积极转发,帮忙扩大节目的影响力;最后,六小龄童还会向节目组询问收视率和观众的反馈。  

  “他工作起来真的是特别认真、仔细、热心。”张光维赞叹。2014年六小龄童参与录制的一期《开讲啦》创下了节目开播以来最高收视率,至今无人能破。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六小龄童最想做的电视节目却始终没有后话。

  六小龄童出生于绍剧猴王世家,其父亲六龄童是名扬全国的“南猴王”。至今,“章氏猴戏”在中国已延续四代,其家族是国内外公认的“猴王世家”。然而,六小龄童的下一代却无一人传承“章氏猴戏”,以至于六小龄童被作家冯骥才封为“末代猴王”。 

  “过去说‘富不过三代’,我们也四代了。”六小龄童开了个玩笑,却听起来有些心酸。  

  数年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六小龄童曾表示希望通过电视选秀节目找到徒弟,然而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难度不小,题材本身不见得有多大优势,究竟有多少年轻人会关注‘孙悟空选徒弟’?”张光维以电视人的眼光分析,六小龄童本身是一个卖点,但必须还要加入其他流量元素,比如有号召力的明星、文化人士。在给出这些建议后,他补充说:“投资是趋利的。现在投资人很多,问题是他想投钱给谁。”

5月3日,六小龄童在静安区中山北路小学讲演。  受访者供图5月3日,六小龄童在静安区中山北路小学讲演。  受访者供图

  “失踪”的电影

  这些年,六小龄童的一个执念是要拍《西游记》电影,再演美猴王。  

  翻看新闻,自2002年起,六小龄童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几乎每年都提到筹拍《西游记》电影,但直到2015年,这部电影仍旧是将来时——“将要启动”。这甚至一度引发了影片是否“失踪”、“烂尾”的猜测。  

  “没有食言。”说到这里,六小龄童一下子激动起来。“一直在制作!”  

  六小龄童说,电影正式启动是在2016年,在影片中,他仍然扮演孙悟空。“演孙悟空最好的年龄是在20岁至30岁之间。”去年10月底,六小龄童专门去美国好莱坞,与制作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奥斯卡金奖特效团队合作,完成了动作捕捉。“这次做的是全扫描,他们把我的形体、面部、笑、哭及各种情绪全部输入进去。”六小龄童手舞足蹈比划着当时的扫描场景,特效团队开玩笑似地告诉他:“即使你离开这个世界,你的所有数据也可以在银幕上还原出一个真实的人。”动作捕捉结束后,除了规定的情绪扫描外,美方又要六小龄童做两个自选情绪,做完后现场20多位外国人全体鼓掌。他们说:“你这双火眼金睛的眼神,高科技也很难做出来。”  

  按照出品人给出的时间点,2019年,这部改名为《敢问路在何方》的中美合拍3D电影就将和大家见面。电影的一大亮点是,六小龄童、马德华等央视版《西游记》原班人马将在影片中重聚。  

  2016年电影启动,为什么从2002年就宣布筹拍?“之前是一直想做,但没有投资方。”六小龄童这样解释。

  “我找了很多投资方,都要恶搞、搞笑!我怎么能拍?”六小龄童越说声音越大。这些年他找过很多投资商,有的号称愿意投资一个亿,但要求孙悟空和白骨精必须谈恋爱。还有的投资方觉得不搞笑就卖不出钱。  

  “我不能拍!”六小龄童的回答短促而坚定。 

  六小龄童拒绝《西游记》被颠覆、恶搞是出了名的。在各种场合,他都明确表示,践踏、恶搞传统文化是可耻的,孙悟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不能容忍孙悟空在某些作品中成为情种,和白骨精成为恋人。“中华民族五千年不缺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希望给美猴王留下一片情感的净土。”这句来自影迷的话,一直被他引用以表达自己的态度。  

  这种不容忍、不妥协直接阻碍了六小龄童与投资方的合作。

  “我不是说批评他们,但确实是一种遗憾,要不然早10年就拍好了。”为了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六小龄童说他等了十多年。

  “不是我不要变,是观众不让变”

  在电视里,美猴王驾着筋斗云就能翻上十万八千里,但是电视之外,纵有高人气,似乎也难敌现实的商业逻辑。光环一层层褪去,“孙悟空”坠入凡间。 

  这种无力感,实际上在拍电视剧《西游记》续集的时候就已存在。电视剧《西游记》的人气不容置疑,然而在1994年确定要拍《西游记》续集时,导演杨洁和六小龄童同样面对过没人愿意投资的窘境。为了拉投资,杨洁导演还被骗过几次。  

  1998年,中央电视台宣布投拍《西游记》续集,此时,距离《西游记》前25集拍摄结束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更无奈的是,续集播出,却没有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  

  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前25集《西游记》剧组拍摄时间长达6年,而后16集只花了1年。在六小龄童的自传《行者》一书中,他提到前25集《西游记》每集都按电影的标准拍摄,等于拍了25部电影。但拍续集时再无这样的拍摄条件。

  “就相当于是一个高档瓷器摔裂了,现在再粘上,裂缝是肯定有了。”六小龄童打了个比方,顿了一下,他又说:“但前后两部,都是我的孩子。” 

  多年前,六小龄童已经心生念想,等干不动了,就留起胡子,去江苏淮安吴承恩故居看门养老。不过,后来他的计划有所改变。  

  2014年,六小龄童出席文艺工作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问他最近在忙什么,他说,正在筹拍电影《西游记》。习总书记说,《西游记》的故事可以拍很多部,要通过这种方式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去。

  “我们要拍10部。”六小龄童笑言,“看来我要一直演到80岁了。” 

  “以前讲的是市场效益第一,不搞笑就卖不出钱;现在确定,社会效益为重。最好的作品,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体。”六小龄童说,他能感觉到,这些年,文艺作品的评判标准正在被“慢慢掰回来”。  

  “我又赶上一个好时代。”六小龄童感叹。在他口中,前一个赶上的好时代,正是他在拍摄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前25集时的上世纪80年代。  

  这些年,关于“西游”题材的电影扎堆出现在银幕上。结果如何?六小龄童认为“大家都很清楚”。“大家记住的还是央视版的《西游记》,或许当时特技落后,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怎么变,精神和魂不能变。”  

  票房呢?“演员不要去想这个问题,这不是我考虑的事情。”六小龄童说,这次拍电影,他会像当初拍央视版《西游记》一样,“老老实实去拍”。  

  “我们的原则是8个字:‘忠于原著、慎于翻新’,即使改编也要在情理之中。”六小龄童强调,这个标准不是他定的,而是老百姓定的。“我就举一个例子,我问大家化妆要变吗?连孩子都知道不要变,专家也说不要变。”  

  “不是我不要变,是观众不让变。”六小龄童说。

责任编辑:张玉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