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京报评青年们逃地铁票:别怪草莓音乐节劲儿太大

新京报评青年们逃地铁票:别怪草莓音乐节劲儿太大
2018年05月22日 17:17 新京报

  原标题:成都青年集体跳闸逃票:别怪草莓音乐节的劲儿太大 | 沸腾

  集体不是越轨避难所,亦非推脱责任挡箭牌。

  文 | 王言虎

  1

  双手支撑起身体,双腿上抬越过地铁检票闸机,实在跳不过去则从闸机下钻过……别以为这是几岁小儿的顽皮动作,它们其实来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

  这次的逃票行为发生在19日的成都地铁4号线非遗博览园站,当时成都“草莓音乐节”首日演出刚散场,地铁内客流量较大。

  但地铁客流量大,等不及排队就要“跳闸”?这些“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咱能成熟点吗?

  沸腾君从网上流传的视频看到,跳闸的小年轻们,一个个身姿矫健,双臂撑起,两腿蜷缩,轻松越过检票闸门;过不去的娇弱女生,要么是孔武有力的男伴儿抱起来高高越过,或者干脆从闸机下钻过。

  一顿操作猛如虎,大家一人省下几块钱,大步流星乘车去。

▲一女子在男同伴的“扶助”下,爬过地铁检票闸机口。视频截图▲一女子在男同伴的“扶助”下,爬过地铁检票闸机口。视频截图

  但钱省了,队不必排了,这人可丢大发了。他们没曾想到,这一幕,被人给拍下来,上传网络。此刻,他们已经“红”遍网络。新闻的跟帖区,“没素质”“丢人”的评价已是俯拾皆是。

  让沸腾君说,能去参加草莓音乐节的,都是文化人儿,素质不低。而草莓音乐节的定位还是“当代青年文化的重要活动”,这些跳闸逃票的青年刚参加完一场“青年文化活动”,就做出没文化的事,怎么看也跟素质搭不上边,倒是有几分“社会人”的做派。

  拍摄者小郑都说了,排个队不过5分钟的时间。但就是这5分钟,这些刚被青年文化熏陶过的青年人都等不得。

  或许是,草莓音乐节的余劲儿太大,他们还没能从中走出来?

  2

  从两分半钟的视频来看,没有一个跳闸逃票的人摔倒。只能说是“谢天谢地”了。因为,跳地铁机闸,先不说文不文明、越不越轨,本身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他们没摔个大马趴,当时也没被罚款,算是暂时侥幸逃脱。但另外一些人,就没这好运气了。

  看看这位,《地铁内跳闸逃票,摔个嘴啃泥牙齿被磕掉》

  前一秒钟还是狂拽炫酷,后一秒就趴在地上满嘴是血,真是隔着屏幕都替他感到疼。

  有的人倒是没摔伤,不过还是被抓到,处以10倍罚款了事。

  比如这几位大妈,“十余大妈地铁强行逃票按照法律规定要交10被罚款”。

  而有的人,逃票不成还因为打地铁工作人员被行拘:

  2016年2月,北京地铁13号线龙泽站一对男女乘客进站,男子尾随女子闯闸,工作人员发现后追至站台要求男子补票,男子企图逃走被制止后大怒将该员工推倒致使其后脑着地晕倒。最后此人因寻衅滋事被行政拘留。

  这次在成都地铁站跳闸的年轻人没有受伤,也暂时没有得到处罚,但墨菲定律早就暗示,跳闸逃票一次两次或许没问题,倘若继续这么由着自己,总有栽的那一天。

  3

  跳机闸逃票这事儿,其实是社会学家口中典型的“社会越轨”行为: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这样的社会越轨行为,往往指向着个人素质的缺失。而当它处于群体中时,个人素质的缺失更会展露无遗。

  这起集体逃票事件,当然也是如此:一旦第一个人跨过了检票机闸,后面的人就卸下了道德压力与心理负担。他逃得,我当然也逃得。而且法不责众,逃了也就逃了。

  勒庞有段话可以说准确描述了这群逃票者的心态: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在这样的心理机制下,这群年轻人丧失了对乘车规则最基本的遵守,大摇大摆走过,彻底无视距刷票机闸两米之外的那张海报——“文明,是最美的风景”。

  但对一个有成熟人格的人来说,集体不是越轨的“避难所”,更不是推脱责任的挡箭牌。如果规则深植于内心,它就是一堵阻挡自己越轨的坚硬的墙。不管有没有人跳闸逃票,他都不会那样做,并会为之感到羞愧。

  省了几块车票钱,却丢了是非与素养。现在他们被围观批评,恐怕是当初没料到的结果。

  嗯,所以教训就是:千万别为了一点小便利,就丢了一个人立身行道最基本的素养。

 

责任编辑:张义凌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