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结束三年援藏仅六天 武汉医生袁洋再回高原

结束三年援藏仅六天 武汉医生袁洋再回高原
2019年09月05日 04:11 武汉晚报

    在山南物交会为群众免费体检   受访者供图

    到学校体检和健康教育 受访者供图

    回访曾接受过医疗救助的藏族同胞 记者张剑 摄

    参加西藏地区国家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受访者供图

    从武汉出发,一路向西,4000公里,爬升3600米,就可以到达雅砻江畔的雍布拉康。7月15日,已结束三年援藏任务回到武汉仅三天的医生袁洋没能按捺住内心的“冲动”,找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强烈请求再回西藏,再回雍布拉康,“还有些事没有干完,请再给我一年时间!”

    又一个三天,金银潭医院党委批准袁洋,以该院援藏队队员的身份再次入藏。那天清晨,袁洋拥抱了妻子,亲吻了女儿后,挥手与年迈的父母再次告别。

    只为治更多的病,救更多的人

    从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出来,袁洋习惯性地戴上墨镜和遮阳帽,没有头疼和缺氧等高原反应,他的身体已经不再有三年前初上高原的不适感。

    1977年出生的袁洋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耐多药病房副主任。2016年,作为武汉市第八批援藏队的一员,他来到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卫生局任职副局长。

    上任伊始,袁洋到乃东区卫生局下属基层卫生所考核时发现,有些基层医生竟然不会使用血压计和听诊器,还有医生不会读取血压计上的舒张压和收缩压。

    还有一次,袁洋早上离开医院时,看到门口墙根有位老人坐着晒太阳。等下午回到医院时,这位老人竟然还在原地。他好奇地一打听,原来老人早上来看病,当班医生说要出去办点事,让他在外面等会,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大半天。

    “治病救人,是一名医生的天职”,更是袁洋当年梦想穿上白大褂的起点。做点什么,才能够“治更多的病、救更多的人”?

    这两件事让袁洋“不安分”起来:三年期间,他将2000平方公里的乃东区五乡两镇47个村跑了五六次。每季度,他都会带领各乡镇的村医,翻山越岭,走遍乃东全境,对村医进行基本技能、医疗规范、慢性病管理、传染病防控、妇幼保健服务、卫生监督协管等方面的交叉考核,并对考核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集中进行点评。

    为了从机制上激发乃东基层医生的内生活力,袁洋率先在山南市组织实施基层医疗绩效改革,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不断改进的考核方案。

    可喜的局面出现了。村医间你追我赶,乃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在2017年山南市卫健委年终考核中乃东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乃东县也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乡的目标。

    把武汉优质医疗资源引进乃东

    乘飞机、坐汽车,袁洋辗转回到办公室放下行李,行军床、制氧机、加湿器,甚至速效救心丸都原样不动地在那里,那是一段夜以继日的日子。

    作为山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乃东区竟然三十多年来没有属于自己的医院。2016年,袁洋刚刚进藏,乃东区人民医院重新筹建开业,袁洋一边适应头痛、呕吐、难以入睡等严重的高原反应,一边和同事从设置诊室开始张罗。

    虽然乃东区人民医院顺利试营业,但全院专业技术人员不足30人,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袁洋两次陪同分管区长赴汉,与湖北和武汉市卫健委协商构建组团援藏事宜。

    袁洋联系动员自己的工作单位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参与组团援藏,建立了“5+4+N”模式,即:五位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医生对口帮扶;四位医生援藏期限为三年;根据乃东医疗卫生需要,由武汉市卫健委临时派遣N位专家短期援藏。

    2017年起,作为乃东区卫生局副局长的袁洋担负起了援藏医疗队的管理工作。

    除金银潭医院先后有12人次专家对口援建乃东区人民医院,还有多位分别来自武汉市各大三甲医院的专家组团医疗援藏。

    两年来,经袁洋牵线,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还向乃东区人民医院捐赠了总价值200万元的结核Gene—Expert检测仪和麻醉机。

    在袁洋为代表的全体援藏专家和本地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乃东区人民医院先后建立了二级医院创建办公室、住院部、手术室、口腔科。并按照二级医院的标准建设了检验科、功能科。先后完成了第一台手术和第一例纤支镜检。

    2018年3月7日,亚堆乡郭乃村一位孕妇住进了乃东区人民医院。检查、监测、等待,产科医生达瓦群宗、仁增旺姆、护士长次仁曲珍守候了近48个小时,迎来乃东区人民医院第一位宝宝呱呱坠地。这是34年来,乃东区的农牧民第一次在自己的医院享受到家门口的分娩服务。

    如格桑花扎根雪域高原

    8月的雍布拉康,被绚烂的格桑花簇拥着。

    2017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成立了乃东临时党支部,袁洋任支部书记。

    由于很多医生初上高原不适应,士气低落。袁洋通过组织大家开展“红心向党,健康乃东”活动,在当年清明节,带领大家前往当地的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鼓励大家扎根戍边、守好神圣疆土,为藏族同胞做好医疗保障服务。

    这个高原上的红色堡垒很快激发出特殊的战斗力:在海拔4000多米、零下10℃环境中健康宣教,在野狼和熊出没的深山解剖取样……

    “每治好一个患者,就能增加藏族同胞的一份信任。”回到乃东的袁洋,被当地的藏族同胞们团团围住,称他“雪域高原温暖的尼玛”(意为“太阳”)。

    医疗援藏总有结束的一天,内地医生走后,设备谁来用,检验结果谁来研判,诊疗制度及标准谁来把关?这一切都需要袁洋及同事们为乃东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当务之急是提升基层特别是村医的职业技能。袁洋为村医们制定了系统、详尽的学习规划,并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一对一、手把手,从量血压等基本医疗操作开始逐一教授当地医生们。有两次培训讲课时间长了,袁洋身体虚脱,被同事背下来吸氧,吸完氧还要继续讲。

    如何重点建设地区头部医疗机构?这不仅涉及到病床数量、医疗器械等医院硬件的提升,更涉及到人才梯队培养、医疗流程管理、科室门类建设、病例病案管理等软件提升。

    乃东区人民医院创建二级医院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浴火重生。

    袁洋憧憬道:“通过红色堡垒的影响,只需要一年时间,这个医疗队就会像漫山遍野的格桑花一样,一茬一茬,扎根雪域高原,撒遍乃东区47个村……”

    特派记者张剑 通讯员陈莉 李洁发自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

高原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