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你的脸都可能被“换”掉 隐私安全如何保障?

你的脸都可能被“换”掉 隐私安全如何保障?
2019年09月23日 09:49 人民日报

  原标题:警惕!你的脸都可能被“换”掉,隐私安全如何保障?

  人脸识别应用越来越多,刷脸打卡、刷脸登录、刷脸进站、刷脸付款……网友担忧:“我们的面部信息能否得到妥善的保护?”

  普通人“秒变”大明星。前不久,一款换脸软件的火爆及其引发的争议,让人们再次领会到人工智能的“魔力”。

  用户只要下载安装这一软件,上传一张自己的照片,就能把自己的脸换成平台短视频中明星的脸,而且毫无违和感。但很快,这款软件就因为用户协议、隐私等问题引发争议,有关部门还约谈了企业,要求进行整改。

  互联网+时代,刷脸应用越来越多,这种“换脸术”到底是种什么样的技术?会有哪些潜在的风险?在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便利生活的同时,如何更好保护我们的“脸”?

  “换脸”门槛降低,动动手指就能实现

  AI换脸,其实不是新鲜事,它依赖的是时下火热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
两年前,国外一位ID为“deepfakes”的网友,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写了一个AI换脸算法,这一算法也被称为deepfakes。

  技术专家告诉经社君,最初的deepfakes只是一套算法,后来作者将它开源了,其后又有人不断优化,发布了桌面应用软件。一些工程师和技术发烧友,可以借助该技术,做一些换脸后的视频。但这需要高配置的电脑,并收集大量图片到服务器上训练,需要不小的投入、花费很长的时间。

  比如,今年初,国内某视频网站的用户“换脸哥”通过换脸技术,发布了一段朱茵脸部替换成杨幂的视频。“换脸哥”接受媒体时介绍,这段视频做了一个月左右。

《射雕英雄传》中黄蓉扮演者朱茵的脸换成了杨幂的脸《射雕英雄传》中黄蓉扮演者朱茵的脸换成了杨幂的脸

  专家分析,时下流行的换脸软件用到的技术,本质上与“deepfakes”的方法一样。这些软件通过优化算法、替用户承担服务器成本等方法,大大降低了换脸的门槛,用户只需下载一个APP、上传一张照片就可以。以前专业工程师才能完成的“换脸术”,如今普通人动动手指就能轻松实现。

  不仅是视频,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还能用来“换声”。据媒体报道,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给定任意文本,就能随意改变一段视频中人物说的话,且丝毫看不出篡改的痕迹。

  也就是说,有了这项技术,处理音视频时,原则上可以让任何人说任何话。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越加成熟,效果越来越逼真,操作越来越简单,应用领域和场景越来越多,与之相关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换脸”可能侵害肖像权和隐私权

  AI换脸一出现,就争议不断。这些争议集中体现在侵害他人的肖像权以及对隐私的威胁上。
首先,换脸有可能侵害视频或者影视作品著作权,以及作品中演员的肖像权。
其次,如果用户上传别人的照片,还可能涉嫌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和隐私权。

  换脸软件平台的影视剧素材可能涉嫌侵犯版权

  虽然上述的换脸软件做了改进,用户要配合眨眼等动作才能上传照片,也就是说单独上传一张他人照片无法制作视频,但网友们仍然担心“换脸术”被坏人利用了怎么办? 
“有手机号、有面部图像,通过技术合成,犯罪分子可以替你和你的家人通话了。”一位网友表示,“换脸术”如果用来制作虚假视频,可能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安全风险也是网友们担心的问题。

  当前,人脸识别应用越来越多,刷脸打卡、刷脸登录、刷脸进站、刷脸付款……网友担忧:“我们的面部信息能否得到妥善的保护?”“我的某宝付款开通了人脸识别,会不会有漏洞,被坏人利用盗刷?”

  不过,对这一点技术专家已经解释过了,大家还是可以安心的。专家表示,当前金融领域的“刷脸支付”采用的是3D人脸识别技术,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也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用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人脸一般通过不了验证。

  人脸信息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

  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的内涵与范围均在不断延伸。除了通讯记录、家庭住址等传统信息,如今,人脸、指纹、声纹等生物特征信息应用也日益广泛。“换脸”软件的争议,再次让人们意识到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人脸识别是人可识别的个性化信息中的核心,同时也是隐私权保护的核心。人脸信息的隐私安全保护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成为社会共识

  一些安全专家分析,一些企业会基于某些平台做数据交换,需要警惕的是,如果人脸收集方的安全防患意识不强或者能力不足,这些数据经过数次转手,可能到流通到黑市,存在极大的隐患。

  不久前,北京青年报一则报道就显示,在某网络商城中,有商家公开兜售“人脸数据”,数量约17万条。在商家发布的商品信息中可以看到,这些“人脸数据”涵盖2000人的肖像,每个人约有50到100张照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移动安全联盟秘书长杨正军说,随着数据被收集的场景越来越多,流通环节增加,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随之提升。

  构筑立体防护网,保护我们的“脸”

  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人脸识别给人们购物、出行生活带来了便利。在一些地方,退休老人每年的审核认证也可以借由手机APP的人脸识别完成,省去了来回奔波的烦恼。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发挥新技术价值的同时,尽量规避相关风险。

  越来越多的生活场景用到人脸识别技术

  在数字化时代,我们的生活紧密地和数据联系在一起,关键是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完善、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关部门也不断强化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监管工作。

  ——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网络安全法》就在信息收集使用、网络运营者应尽的保护义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8 年5月1日实施的《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规定,个人面部识别特征属于个人敏感信息,传输和存储个人敏感信息时,应采用加密等安全措施,存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时,应采用技术措施处理后再进行存储。

  那么,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法治国际中心执行主任吴沈括说,首先应当厘清界限,区分个人信息和个人数据,区分哪些数据是企业可以收集的,哪些数据是要征得用户同意的。同时,有个人隐私相关的信息重点在于保护,而对于和个人隐私不相关的个人数据重点在防止滥用。

  针对人脸信息的高度敏感性,专家建议,慎重上传平台和授权使用,对于一些非金融类或非必要的重要场景,不建议用户开通人脸识别功能。

  从法律层面,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增强其可操作性和约束性,加大数据保护力度,加大对违法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企业的惩戒力度。

  当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立法、执法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发挥好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AI企业也要加强自律,遵守行业准则,构筑起个人信息安全的立体防护网。

责任编辑:祝加贝

隐私安全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