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知救命恩人去世的消息冯李立一脸悲伤  刘宝双的妻子伤心欲绝 摄影/范继文
5月4日勇救落水儿童后陷入昏迷,5月8日抢救无效去世,身后留下妻子弱女
有关部门送去慰问金,表示一定落实刘宝双家属生活保障
昨天上午10点10分,勇救落水儿童的外地民工刘宝双因为窒息时间太长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他30岁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小女儿。“他一直想看看孩子百天的照片,可我还没来得及寄出,他就……我真后悔呀!”回忆起最后一次与丈夫通电话的内容,刘宝双的妻子丰淑君泣不成声地对记者说。自从5月5日赶到北京后她几乎粒米未进,身体几近虚脱。他那今年1月份才出生的女儿刘旋睁着好奇的眼睛四处打量,不时咿咿呀呀地说着儿语。一点儿也不知道从此再也见不着深爱自己的亲生父亲了。
本报实习记者程婕报道今年32岁的刘宝双原是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旗的普通农民。今年3月2日,他才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生前是通州区建筑集团某工地的施工民工。5月4日,正是大多数北京市民欢度“五一”长假的时候,他却在潞河中学的工地上加班。当天下午附近突然传来稚嫩的呼救声,刘宝双立即和10名工友赶到出事地点,原来是一名小学生不慎落入了两米深的湖中,他毫不犹豫第一个跳入水中,连衣服都没脱。惊慌失措的孩子紧紧缠住他的脖子,他只能使出全身的力气把孩子往上举。最后,孩子得救了,他却沉入水中,救上岸时已经没有了呼吸和心跳。
被刘宝双救起的南关小学五年级学生冯李立的父母每天跑两趟医院看望刘宝双。噩耗传来时他们全家都悲痛得流下热泪。他们都是下岗职工,家境很困难,但还是把借来的5000元钱塞到丰淑君的手中。冯李立的父亲哽咽着对小刘旋说:“你爸爸为了我的儿子牺牲了。以后只要我有饭吃,也一定让你们家饿不着。”
据了解,刘宝双家在家乡只有两口人的地,以前他种地每年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爱人是一位教龄15年的民办教师,每年只有1000多元的补贴。为了养活全家,刘宝双走上了来京打工的路。在工地上干一个月能有600多元的收入。谁知打工的日子开始不久,他就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北京孩子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外地民工刘宝双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得到了市委、通州区委和所在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抢救期间,潞河医院从各大医院请来多位专家为其会诊。但是,窒息时间太长的刘宝双终于没有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昨天上午,有关部门领导专程看望刘宝双从家乡赶来的家属,并送来慰问金。他们都表示一定要按照《北京市见义勇为权益保护条例》的规定,落实烈士家属的生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