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京讯(记者李晔)一款“青龙过海”的菜肴,端上来不过是紫菜汤里搭上一根大葱;“金钩挂银条”,其实就是黄豆芽炒绿豆芽,它还有一个“别名”叫“勾勾搭搭”;更有甚者,一道名为“玉女横陈”的菜,经解释方知是“清蒸鳊鱼”……近日,记者在南京鼓楼区采访时发现,不少饭店在激烈的餐饮业竞争中,挖空心思制造出各种“上天入地飞林走云”的菜谱,着实太离谱。
一家小餐馆的老板向记者抱怨,光鼓楼区,就有大小饭店1000余家,不在菜名上标新立异,饭店就根本站不住脚。不少饭店营业不景气,本身又无“看家”菜肴,只能靠此绝招来吊食客的胃口。所谓“情人的眼泪”据说不过是肚丝拌姜末,“如胶似漆”则是拉丝苹果,“男欢女爱”为一雌一雄的河蟹扎成一堆,一些大呼上当的食客愤愤然将饮食文化唤成“淫”食文化。
业内人士介绍,单“生炒甲鱼”这菜,在南京的饭店中就有不下50种叫法,有些根本就是蒙骗顾客。若不是记者不停地追问,谁能知道“一见钟情”不过是盘牛肉,“妇女主任”就是葡萄干炒甜玉米呢?更有一位食客向记者反映,前些日子他出于好奇点了个“西施舌”,服务员却端上一盘酱猪舌,众人纷纷指责店家亵渎了历史与传统民间文化。
据南京市饮食行业协会有关人士分析,目前有不少店家烧的菜其实再普通不过,但将“水煮鳝片”改名为“红海之舟”,就给顾客造成新菜的错觉。另有不少商家实为“被动卷入”,眼见同行出奇制胜,也不得不闻风而动。但这只能在短时期内刺激消费,从长远来看,终会自生自灭。专家们呼吁商家“改邪归正”,从哗众取宠的竞争中,转入到比拼价格、口味和原材料新鲜度这条正路上来。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