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新会电】(记者汪波通讯员林炳光)近日,新会市小冈镇鱼农苏某为自己所养的桂花鱼打起了一桩鱼“官司”,原因是他所信任的水产局干部竟给他介绍了一种无证兽药。虽然一审苏某因证据不足而败诉,但他表示要将官司打下去,给自己讨个说法。
水产局某科长给苏某开了一药方
小冈镇鱼农苏某养了10亩鱼塘的桂花鱼。去年10月7日早上,他发现所养的鱼有浮游现象,找人咨询后,到新会市水产局买药。在水产局,苏某见到有一人在看报纸,想起此人被人称作林科长,曾在小冈镇讲过养殖技术课,便将自己养的鱼有浮游的现象予以反映。林科长开了一张药方,介绍苏到一鱼苗场买药。
苏某花了800多元买来药后,按林科长的吩咐于当天分三次将磷肥、尿素及一种蓝色杀菌药和一种中草药撒到鱼塘里。下药后,桂花鱼浮游现象不但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
桂花鱼死亡损失9万元
第二天早上,苏某发现有部分桂花鱼死亡,即找小冈镇政府农办求援。小冈镇农办及技术推广站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对鱼塘进行录像,并取水化验。化验结果是水质溶氧严重不足和亚硫酸盐过高,严重威胁了桂花鱼的生存。苏某随即通知林科长到现场。林科长来后,亲眼见到塘边已有100多条死鱼,而且又有一些桂花鱼在水面浮游。在场的其他养鱼专业户提出无药可救,建议捉鱼。
10月9日上午,江门市水产局派人到现场调查发现,苏某所买的药物无包装标签和使用说明,有可能是这些药物造成了事故。由于下药前桂花鱼已有问题,江门水产局人员建议到省里对水质进行测试。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苏某只好先捉鱼贱卖,当时打捞出桂花鱼5000条。此后又有些鱼死亡,苏某损失9万多元。
找消委会、法院讨说法
过了两天,苏某到新会消委会投诉,认为他所购的药是造成鱼大量死亡的一个因素。消委会人员到苏某买药的鱼苗场进行调查。当问及药品来源时,鱼苗场称,药品是新会市水产局林科长配制,并送来试用的、没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药品曾卖给附近多个镇的养殖户,单价每公斤29元至50元不等。
此后,消委会做了大量调查和调解。新会水产局出于人道考虑,愿意救助苏某2000元,苏某表示接受。但苏某对林科长等人制售无证兽药不满,遂向法院提出起诉。近日新会法院小冈法庭一审开庭后,由于苏某没有提供水质鉴定报告,因举证不足而败诉。苏某认为水产局干部竟配制无证药品,并介绍鱼农使用,如不作出任何赔偿实在说不过去。因此苏某表示要继续上诉。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