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家解释患者实施近视手术后视觉朦胧现象成因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1日11:48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讯 (记者 陈凤琼 实习生 叶芹 通讯员 邢洲)小李半年前接受了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虽然手术后他的视力达到了1.2,但是仍然觉得眼前朦朦胧胧。眼科专家说,要获得更高的视觉质量和良好的视力,关键在于保持术前眼球的非球面形状以及改善眼球的像差。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姚达强表示,目前较成熟而常用的治疗近视的手术方式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简称LASIK),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手术后第二天视力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并且可以工作和学习。 姚主任解释,正常眼球的角膜面是一种非球面形状,即是中央近似球形,而到周边逐渐变平坦,这种非球面形状是有利于视觉质量的改善的。人眼角膜非球面的特性发生改变,就会造成视觉质量的下降,表现为夜间驾驶困难、眩光、光晕以及单眼复视等症状,因此任何一种屈光手术都应该考虑到这一因素。然而,LASIK术中传统的激光切削模式是根据近视散光的度数进行单纯切除,使角膜顶部变平。有许多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受到影响,他们经常用诸如“雾样感”“视物模糊”或“不清晰”等词汇来描述他们的视觉。 姚主任说,关于波前像差方面的研究包括:全眼球波前像差和角膜波前像差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导全眼球波前引导的LASIK手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全眼球波前像差分析较为复杂,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处理,而且多种因素可以影响全眼球像差测量的精确性,因此引导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较为困难。 名医介绍 姚达强,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专业发展方向:眼底显微外科手术。擅长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包括PRK、LASIK)、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玻璃体切割术、青光眼手术及角膜移植等其他内眼手术,手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