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18:56 法制周报-e法网

  记者追击

  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

  初次见到朱令是在2006年春节前夕,拿着朱令风华正茂时的照片,再与眼前全身瘫痪、目光痴呆的中年妇女进行对比,记者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身体不由得发出微微颤抖。这是一种对摧毁美好生命的凶手的愤怒,对曾经才华横溢的朱令的惋惜,更是对生命脆弱的感叹。

  为此,记者采访了朱令案的多名关键人,试图在这纷纷攘攘的舆情议论背后,记录最原生态的真实声音,将读者带回11年前,重新解读幕后的细节。这11年,原本健康美丽的朱令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她的父母又是如何在艰难困苦中煎熬……11年的苦难生活慢慢展现在我们面前。展现他人的苦难,并不是为了炒作,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体现一种媒体的终极人文关怀。有些人、事已经随风远去,逐渐被人们遗忘,但另外一些人,包括朱令的家人、同学、亲友以及千万名关心此事的网友,对此却在默默地尽力帮助不幸者。一个在风雨飘摇中的生命之火正在熄灭,而千千万万颗真挚的心却在不断给予温暖,生命的终极意义正源于此。

  朱令的家庭是个命运多舛的家庭。她曾有过一个与她一样聪明美丽、考上北大的姐姐,但是在一次旅游中意外失足坠崖。母亲说,当时看着已经没有了意识的朱令,她只有一个想法:“我已失去了一个女儿,不能再失去这惟一的一个了。”虽然朱令摄入的“铊”的含量足以夺人性命,但是这个女孩却顽强地活了下来。朱令最喜欢“死不了”花,因为朴实无华的小花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现在,我只能祈祷,让这朵花儿顽强的生活下去,让阳光照耀这个不幸的家庭,让他们早日看到真凶落网。

  最新进展

  爱心为她撑起的天空

  网友为她庆祝生日

  2006年11月24日,寒风刺骨,北京方庄小区的朱令家却热闹非凡,小屋内飘荡着“生日之歌”的音符,望着眼前

蛋糕上模糊的火苗,朱令在家人的协助下,终于艰辛地将火苗吹灭,这一天是她33岁的生日。看着女儿从风华正茂到病入膏肓,早已两鬓斑白的母亲朱明新流下了热泪。当日,两名志愿者为全身瘫痪的清华大学女生朱令买来蛋糕,陪她一起度过生日。

  2006年初,志愿者送给朱家一套康复器材,朱令每天要做4次康复运动,在器材的帮助下“站立”至少20分钟。朱明新说,朱令每隔两小时就得做吸氧治疗,并需要翻身和处理大小便等,为此,每到晚上朱令的父亲都要大量喝水,以便于两个小时后有尿感起床,照看女儿。据朱令的医生介绍,朱令的父母已近七十岁高龄,但她很有可能活不过其父母了。

  一位志愿者介绍,朱令的悲惨遭遇让她产生了同情之心,所以她加入帮助朱令的志愿者队伍。据悉,除北京的网友外,上海、广州及海外等众多网友都在关注着朱令身体的康复等进展。

  父母亲的共同心愿

  “12年过去了,女儿中毒的案子一直悬着,我们现在都是60多岁的人了……”朱令的父亲吴承之说,从当年朱令被确诊铊中毒后报案至今,女儿到底是如何中毒的,是否有人投毒,吴承之夫妇仍在苦苦等候着答案,同时也在为朱令病情康复而担心,每年为朱令做治疗都要花很多钱,而两位老人是靠不多的退休金生活的。

  朱明新说新年自己有两个最大的心愿:一个是希望朱令能够更好地康复;第二个是希望公安局能够缉拿凶手。

  “有文化,善良,坚强的老人”,许多人这样评价朱明新、吴承之夫妇。高学历毕业的吴氏夫妇,碰到事情之后,从来都是选择理性解决。朱明新最想给女儿的是一个“公道”。

  1997年,在北大化学系发生了同样的事情,两个学生被人投毒,因为有朱令的前车之鉴,两人送往医院后,立刻使用普鲁士蓝,由于治疗及时得以很快痊愈。现在两人远在美国,中毒者陆晨光曾经来看过朱令,对吴承之说:“感谢朱令,是她救了我的命。”(记者 刘卓)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6,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