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家族团伙导演富婆征婚骗局1年敛财350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6日10:50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一张小报、一版婚介广告,一个家族犯罪团伙导演了一起惊天骗局。从去年3月至今,总共有300余人陷入了“富婆征婚”的圈套,涉案金额高达350万元。作案用的39部手机摆满了刑警的办公桌。近日,春熙路派出所破获了这起特大诈骗案。办案探长24小时揣着缴获的手机,因为电话铃声依旧此起彼伏,受害者还在从全国各地打来电话……

   破获特大诈骗案

  顺藤摸瓜 抓获7名嫌疑人

  自今年7月开始,泸定人雷先生报案称,他看见某小报上的征婚广告后,按要求汇款,被套取了12500元的费用,此后对方杳无音讯。按照广告所指的“一环路北三段金宇大厦”寻找,却查无此地。

  警方调取银行记录发现,这些

银行卡上的交易极不正常,汇款来自全国各地,有数十万元的交易记录!警方顺藤摸瓜,掌握了1000多个电话号码。这些号码背后究竟藏着多大的案情?

  那些天,春熙路派出所昼夜灯火通明。探长任舸数日不眠,小心甄别,最后锁定了4女3男共7名嫌疑人的号码。今年9月2日,任舸带队将这个家族诈骗团伙的7名成员一举抓捕!

  已核实的受害者就有117人

  这7人是一个一夜暴富的家族。从去年3月至今,他们通过“富婆征婚”,骗取金额高达350万元!黑龙江、甘肃、云南、广东……受害者遍布全国各地,自报案到现在已经核实的受害者有117人,而这个数字只是冰山一角,受害者的人数每天都在增加……

  记者见到任舸时,他面前的一部白色

小灵通每隔数分钟就接到一个电话,而这些电话大多是受害者打来的。任舸告诉记者,这部白色小灵通就是所谓“婚介公司”的热线。

  在缴获的这39部手机中,每部上都贴有标签,记载着该机的号码,此外还有“工商”“公证”“律师”“婚介”等字样。受害者拨打所谓征婚广告上的每一个所谓“监督机构”号码,其实全部是犯罪集团杜撰的,而接电话的也正是这些犯罪嫌疑人。

  受害男控诉

  我2万多元打了水漂

  古先生(42岁,甘肃酒泉的生意人):今年8月,我成都的朋友从某小报上看到一则征婚广告,向我推荐一个40岁的离异女子,她继承了前夫上千万元资产。随后,我拨通了婚介所提供的电话。他们显得很正规,先登记了我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随后询问了我的详情。随即,他们给了我一个相亲的编号。而女方,也仅仅是用一个号码来代替。

  想联系女方?请先付中介费900元。我按照他们的说法,将钱打入他们的银行账户。第二天,他们说我初审通过了。请缴手续费3000元。我想,这是终身大事,于是又缴了。第三天,他们叫我拨通了一个公证处的电话,公证处称,具体见面事宜已经经过公证,请缴纳公证费3600元。我想多的都花了,也不在乎这些了,于是又汇了款。很快,女方的母亲说,我们可以见面了,请交见面礼2700元;此外,婚介所要求我缴纳女方的见面安全保险金2700元;一名律师要求我缴纳反悔赔偿保证金4000元;女方母亲再次要求我缴纳女方飞抵成都的活动经费和购物费6800元,律师又要求我缴纳

个人所得税3600元……就这样,我先后缴的27300元全都打了水漂……

  古先生被骗的金额,并不是最高的。目前核实的案件中,有一名受害者被用类似的方式骗取了48000元,最少的也被骗1000元。

  揭秘犯罪团伙

  网上下照片 专骗单身男士

  让部分受害者深信不疑的,还有征婚消息上配的照片。这些照片从哪里来?任舸透露,嫌疑人上网寻找各年龄段美丽女性的照片,胡乱贴在消息上。同样一张照片在《××旧闻》上是“50岁,夫车祸瘫痪,有巨款”,而在《××快讯》上则变成了“30岁,丧夫”……

  记者看到,在他们诈骗记录的首页仔细标注出1948~1968年男士的年龄和生肖,而犯罪团伙针对的主要是40~60岁的单身男士。目前查证最大的受害者70岁,最小的34岁。这些征婚广告划归在“爱之缘”“心语缘”等5个“婚介公司”名下,他们在《××大众文摘》《××××参考》等数十家小报上刊登1/3个版的广告,上书“工商注册号”“法律监督投诉”“公证处公证号”等电话号码。然而,上面所谓“举报电话”全部是犯罪嫌疑人自己的号码。曾有受害者拨打“举报电话”,但是经过“核实”发现“无误”。于是,受害人从将信将疑到深信不疑,一步步走入婚介的陷阱。

  收购废旧身份证 用于银行开户

  嫌疑人从去年3月至今,迅速敛财350万元。主犯张福音夫妇,每两三天就要到银行去取一万元现金,进行分赃。通常他们夫妻俩分八成,其他同伙分两成。此外,每名同伙每个月还有“基本工资”600元。张福音夫妇在成都市中心购买了3套六七十平方米的住宅。此外,他们购买了一辆CRV汽车和一辆“昌河北斗星”。尽管如此,警方依旧追回了100余万元现金。

  除了每两个月更换一次电话号码之外,嫌疑人还从收荒匠那里收购大量废旧身份证,用于银行开户。现已查实了40余张废旧身份证和近70张银行卡。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首席记者 杨柳 见习记者 吕纪元 韩杰

  相关内容

  主犯张福音:每次骗钱都很害怕

  昨晚7时许,记者在春熙路派出所见到了张福音,对于自己一手策划的这起特大婚介诈骗案,他不时以“记不清”“搞忘了”搪塞。今年30岁的张福音出生在重庆江北农村,只有小学文化的他,16岁就出来闯荡社会,当过餐馆服务员,卖过电器,最后还做起了服装生意,自己当起了老板。对于自己落到如此田地,他归结为“太想发展自己的事业了”。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什么会到成都来呢?

  张福音(以下简称张):2005年,一个朋友让我来成都做婚介广告,后来和婚介所打交道多了,就认识了几个“大姐”,常听到她们说关于利用婚介骗钱的事情。

  记:你为什么都是拉拢亲戚和朋友进来?

  张:更信任他们。

  记:你认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上当受骗?

  张:因为他们贪便宜。

  记:你骗他们时有没有愧疚之心?

  张:没有,因为他们不被我骗,也会被别的人骗。

  记:想到过被警察抓住吗?

  张:想过,每次骗钱都很怕,每次都告诉自己下次不干了。我真的是想干到今年年底就收手。

  记:你有什么话要对像你一样在骗人的人说?

  张:收手吧,不劳而获的钱用不得。

  记:对被骗的人呢?

  张:天上真的是不会掉馅饼的。

  “富婆”莫清菊:刚开始还“实习”了半个月

  随后记者见到了莫清菊,今年39岁的她一脸沧桑,丝毫没有昔日“富婆”的风范。莫清菊自称出生在重庆黔江一个贫穷的农家,而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14岁先天性智残的儿子。她和张福音的老婆潘世玉是多年的朋友,今年5月,潘世玉给她打来电话,让她赶紧到成都来,而这个电话也改变了莫清菊的人生轨迹。

  记者(以下简称记):潘世玉告诉你来干什么?

  莫清菊(以下简称莫):没有,来了以后我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记:你主要负责什么?

  莫:就是让我装婚介所的工作人员接电话,游说对方缴1000元中介费。刚开始,我什么都不懂,还“实习”了半个月,学习说话的内容,怎么才能让对方相信并寄钱过来。半个月后,我就正式开始接电话,这时就有1500元的底薪了。

  记:第一个月挣了多少?

  莫:因为母亲生病,第一次我只干了二十多天便离开了,提成也就三千多元。

  记:后来怎么又回来了?

  莫:潘世玉又打电话给我,我还是觉得这钱来得容易,一直干到被警察抓住。

  记:最多一次分了多少钱?

  莫:两万多元。

  记:骗人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呢?

  莫:我是留了良心的,对方实在没钱,我就不忍心再骗了。这个钱虽然来得容易,但是心里还是很担心、难受的。

   特别提醒

  春熙路派出所刑警中队探长任舸提醒市民,如果你有类似经历,请迅速与春熙路派出所联系,电话86656259。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