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村主任获刑20年村民放鞭炮庆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8日00:52 东南快报

  昨天晚上,福州市城门村村民纷纷买来鞭炮,上街燃放庆祝,他们刚刚获悉,福州市闽侯县人民法院已经对以城门村前村主任林小青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进行宣判,涉黑组织26名成员被判刑,林小青等头目被判20年徒刑。(本报2007年11月14日曾作相关报道)

  林小青,男,外号“老仔”,1964年11月20日出生于福州市。曾因犯流氓罪、故意伤害被福州市劳动教养委员会劳教。2003年,林小青当上城门村村主任。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林小青网罗一批“两劳”释放人员、社会闲杂人员等,形成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在仓山区城门一带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作案70多起,欺压残害群众、称霸一方,严重破坏仓山区经济、生活秩序。

  2006年10月25日,福州市公安局将林小青团伙骨干成员逮捕,2007年1月,刑侦支队组织专案组,对长期盘踞仓山城门一带作恶累累的林小青涉黑组织开展立案侦查,2007年5月,抓获林小青等29名组织成员,缴获来福枪1支、子弹15发和大量赃款赃物。

  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审判,福州市闽侯县人民法院做出判决,在多达173页的判决书中,详细记载了实施持枪伤害、强迫交易、敲诈勒索、寻衅滋事、赌博等犯罪活动的事实,并对具体人员做出实刑判罚。

  2008年元月5日,福州市公安局把摧毁以林小青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列为2007福州警方摧毁十大团伙要案之一,排名第二位。

  这样一个庞大的、欺诈一方近20年的犯罪团伙,到底是如何被绳之以法的呢?记者昨天走访了林小青曾经“盘踞”过的城门村,从一些村民的口中解密了这个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团伙的发迹到覆灭的历程。

  儿时玩伴成了黑道头目

  记者走访城门村,当问起前任村主任林小青的事情后,很多村民避而不答,有的则说“不知道”、“不敢说”。最后记者找到该村村民林新镜,他曾经是林小青的从小玩在一起的朋友,眼见着林小青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又将他和弟弟林建华打成重伤,10多年没有拿到一分钱的赔偿,还逼着其弟弟在上班的工厂里住了12年不敢回家。

  昨天上午,记者在林新镜的家中见到了林建华,至今他仍然住在哥哥家,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时间盖自己的房子,由于肾被打出了问题,至今也没有娶妻生子。

  林新镜今年45岁,比44岁的林小青大一岁,由于在同一个村子,家也住得比较近,与村子里很多差不多年纪的人一样,是一起玩耍一起读书的。

  据林新镜介绍,上学之前他们与林小青还能玩在一起,但是上了小学之后,林小青便开始与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走到一起,3年级的时候就不读书,在社会上混事了。

  在他的记忆中,林小青在这之后就不断地与打架、抢劫之类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开始林跟着一个大哥后面当马仔,曾经还去闽侯混了一段时间,犯了事又回到城门。

  大约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林小青成为当地小混混的头目,最早跟他的是林健,后来有林晓、林众等。1992年时,他们靠暴力获取利益开始壮大自己实力,先是从本村村民林贻尧处长期借用一支来福枪,并购买来来福枪子弹十五发,1993年时,他的手下只有4个人,之后林小青不断网罗小弟。通过暴力殴打、武力威胁来获取工程项目挣钱。

  这个时候,林小青的势力已经覆盖到整个城门镇。

  弟弟被打成十级伤残

  据林新镜介绍,当时他已经开始承包一些小的工程,每年有不少的收入。1993年底,年仅20岁的弟弟林建华从安徽退伍回家,过完春节之后准备与哥哥一起在工地干活。

  1994年3月21日,正当兄弟俩在工地施工时,林小青因为没有承包到该工程而心怀不满,带着30多人将工地围住,林小青带着八九个人冲进工地,拿着铁棍朝兄弟俩头部、腰部就是一阵猛打,最后甩出一句话“这里的工地都是我做的!”后走开了。

  兄弟俩立即被送往医院,花了3万多元治疗,后经法医鉴定,哥哥为轻伤,弟弟为重伤、伤残鉴定为十级。

  发生冲突后,立即有人报警,双方都到派出所做了笔录,但再也没有任何结果,也没得到一分钱的赔偿。最让家里接受不了的是,林建华当时就被医院告知,除了头部受伤外,由于肾部遭到重创,可能以后都无法生育。

  随后,伤愈的林建华在附近一家鞋厂找到工作。

  为此,哥哥林新镜怎么也想不清楚,为什么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也会遭他毒手,便找到林小青讨个公道,但想不到的是得来的又是一顿毒打。这时他才发现像他这样,被林小青欺负的村民已经有很多。

  施暴者竟当上村主任

  林新镜知道以自己兄弟的能力与林小青斗,怎么也不是对手。林家兄弟便向公安机关告发林小青的罪行。1994年11月,当他们把所有的材料递交给仓山分局后,第二天,林小青就带上四五个马仔找到林新镜家,将起兄弟俩痛打一顿。

  见递交上去的材料没有反应,林建华又将材料递交了一次。又过了几天,林建华晚上在鞋厂下班回家的路上,被林小青和几个马仔拦住,拳打脚踢了一番,还称道:“你们还敢去告我的状,被我知道一次打一次!”并扬言如果再上告,就让林建华不要想在这个村子混下去。

  1995年初,被逼无奈的林建华找到鞋厂领导,说明情况后,得到厂长的同情,立即在职工宿舍给林建华安排了一个床位。“没想到这一住就是12年!”林建华说,虽然工厂离自己的家走路只要15分钟,但每年不要说回家,连出厂门的次数都不多。

  每年的春节,父母实在想见见儿子,家里3兄弟一起来到工厂,将弟弟接回家,才能与两位老人相聚,这12年中,每当母亲想见见儿子,就跑到鞋厂的大门口,见上儿子一段时间。

  “想死的心都有了!”林建华一说起这十多年的委屈,被打伤的头部还隐隐作痛。

  林新镜还一直四处告状,林小青不但没有被告倒,反而当上了村主任,在村里更是不可一世。 本报记者/孙韬 毛朝青 实习生/宋珍娇 吕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