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央视《纪事》:家有神童(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18:38 央视《纪事》
央视《纪事》:家有神童(组图)

接受记者采访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央视《纪事》:家有神童(组图)

家有神童


  “神童就是年龄较小的神仙”

  出生21天会笑,3个月时能自己挪动身体,5个月开始坐在小车里,8个月能扶东西,11个月能走,14个月会跑,20个月会说话,21个月多一些就会背诵。

  4岁,2000年3月7日他上了长征小学;6岁,从三年级直接升入五年级;8岁,本学年孩
子从初一跳级入初二;9岁,秋季开学准备上高三了。

  辽宁盘锦一个10岁的孩子上大学,那不就是神童嘛。当我刚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这是我的第一反应。于是怀着很大的好奇心,我找来了一些关于他的报道。

  10岁的张炘炀:“这么多记者来采访我,我觉得自己都成一个新闻人物了。简直不敢相信,也就是难以置信。”

  有人问张炘炀:“你觉得炘炀算是神童吗?”

  张炘炀答道:“如果有神童的话我当然是,但世上没有一个神童啊。”

  也有人这样问他:“你知道神童是什么吗?”

  张炘炀:“神童,自然就是年龄较小的神仙了。”

  刚刚看到的那些让我觉得张炘炀还真有些奇特的地方。不过很快一名采访过他的同行却告诉我说,这个神童可不怎么样,这句话等我看了他给我带子才明白。原来这盘带子上面有张炘炀冲着其父大叫“闭嘴”的画面。听到张炘炀对他的父亲说出这样一句话的时候,我开始想,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神童,又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抱着一探究竟的念头,我决定拍摄这部片子。很快我就和摄像一起,赶往了他们刚刚搬到河北廊坊的家,廊坊市第一实验中学。

  这是一所刚刚成立的民办中学,学校里正在大兴土木,在教学楼前我们第一次见到了张忻炀。

  张炘炀自说自话:“我最佩服的人是张炘炀,因为我觉得张炘炀比其他人都好。”

  张母:“那也不是说你哪方面都好啊,知道吗?可能是有一些方面你比同龄小朋友强。”

  老师:“上学时你爸爸要是不跟着你,你生活能自理吗?”

  张炘炀:“在张炘炀的眼里,张炘炀比其他人都好。但是在别人眼里就不一定了。”

  这天下午见到张忻炀的样子,和我印象里的神童几乎差不多。然而随着我和这一家人渐渐熟悉,我开始发现了一些原先并不知道的事情。

  就先从这次搬家说起吧。这次举家搬迁是为了照顾即将在天津上大学的孩子。为此,母亲从辽宁盘锦调到了河北廊坊的这间民办中学里。而父亲也准备放弃自己的工作,为了孩子上大学进行全程的陪读。说起父亲张会祥对孩子的照顾,在当地早已小有名气。父亲张会祥原先在辽宁盘锦市街道机关工作,因为工作清闲,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教育孩子上。

  张父:不是说培养自家孩子自私,你说一个机关就当一个一般的科员,又不是领导干部。也没那么多的应酬,也没有那么多的事,你有哪方面能力你就做哪方面事,我既然那方面不行,我这方面行,那当然我也算是做出自己的贡献了。

  而张忻炀从小就表现的有些与众不同。

  张父:“我们学得快,别人一本书可能学半年,我们一本书可能一两周就学完了。三年级上了四个月,四年级没上,五年级上了两个月,六年级上了完整一年。连复习带考试,他就上了初中。”

  就这样,在父亲的决定下,张炘炀走上了频繁跳级的读书生活。不过对于父亲的教育方式,当老师的母亲一开始的时候并不太赞同。

  张母:“一开始他说上高三,参加高三的复习,我就有点反对了,我说这孩子这么小,我说跟人家竞争,咱们考试不就是做实验了吗。他上高三,因为我周围这些人都是从事教育比较多,说教这么多年书了,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孩子,说你这肯定是揠苗助长了,拔苗助长啊,或者别做夹生饭啊。”

  张父:“我说句不好听的话,老师一般都是有点按部就班,或者有点教条主义。我可以打破这个,因为既然有这个能力,凭啥不快点学呢,学会得了。很明显,这一个班假如六十个学生,你会不会反正教师都是按一个进度走。那我孩子有这个能力,我也有这个能力,我凭啥不能快点啊。”

  在和这家人接触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这是一个很淳朴的家庭,过着非常规律的生活。比如说每天早上,父亲总是要为张炘炀泡上一杯牛奶,或是削上一个水果。

  被质疑的神童

  在过去的十年,他们一家人平静地生活在辽宁盘锦一个不大的城市里。尽管孩子从小因为频繁跳级在当地小有名气,不过因为父亲一直都拒绝采访,所以他们也一直平静地生活着。而现在这一切都因为张炘炀参加高考而改变。

  这天下午,从南京来的几名记者在张家拍摄。因为拍摄的时间比较长,张炘炀开始有些不高兴了。而就在前一天下午,我们也因为拍摄耽误了这家人吃饭的时间,于是请他们到外面下了一次馆子。

  张炘炀:“如果等他们就只能再下一次馆子了。”

  张母:“不用下馆子。”

  不过拍摄结束后,两名记者为了赶着回去做节目,匆匆就走了。结果张炘炀不高兴了。

  张忻炀最后去了食堂,但在食堂里他又一次对爸爸大发了脾气。张忻炀一个人坐在一边。当时的我觉得,这个神童可不怎么样,至少他不懂得尊重自己的父母。不过很快我就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张炘炀:“我想下馆子,他们不让。”

  记者:“今天为什么想下馆子呢?”

  张炘炀:“我认为食堂已经没什么好菜了,一看还真是。”

  在张炘炀的火气消下来的时候,他的父母开始来劝他了。张炘炀:“你哄我火候还挺对的,火正在消的时候,你就来哄我了。”

  张父:“对啊,但是将来你要学会自己调控,知道吧。自己不高兴的时候自己调控。净靠别人哄不行啊。”

  张炘炀:“如果我自己调控,生气要生一两个小时左右。”

  张父:“父母在跟前能给你调控调控,那父母不在跟前,不就要靠你自己了。”

  张炘炀:“如果我自己调控,所谓缓冲时间要一两个小时,有可能一开始一两个小时。”

  张父:“第一次调控一两个小时,第二次就一个半小时,第三次用一个小时,第四次用半个小时,第五次就用十几分钟了,到最后自己就觉得没必要生气了。”

  张炘炀:“不用我自己管,这个身体就自己逐渐成熟了。”

  看到这个时候,我突然有些明白,可能是我错了。我用了成人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孩子的举动,或者说我一直以来把张炘炀当作的是一个神童,而我忘了,他还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

  张炘炀在一个月前以超过本科线20多分的成绩被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录取,这一天是学校给张炘炀送录取通知书的日子,不过让父亲张会祥感到有些奇怪的是,来了整整一车的人。

  对于这家人来说,这是如此难忘的一天。因为十几家媒体一下子涌入了这个原本普普通通的家里。然而这种高兴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让这家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张炘炀被大学录取的消息,使人们联想起了过去一些神童的经历。那是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年班。当时的少年班是在著名的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的大力倡导下建立的。在一片欢呼声中,二十名平均年纪十多岁的孩子们进入了中科大,开始了他们的神童生活,当时的人们对这些神童们充满了希望。然而二十六年过去了,当年的天才少年们大多早已失去了神童的光环,而除此以外他们中间还出现许多让人们意想不到的问题。于是人们开始怀疑,是否天才们都有着某种 缺陷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再加上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大小神童们在大学里纷纷以退学收场,这也让媒体对待神童们的态度悄悄发生了改变。

  张父:“一个大学的系委书记,一上来就不问三七二十一,就说三个悲哀。说你这孩子这么小考上大学是悲哀的,说你这父母陪读孩子放弃自己事业是悲哀的。好些人就不假思索,光会说,谁不会说啊。他懂啥吧,他了解这些情况吗。反正小孩上大学就是悲哀,为什么啊。”

  上海台记者:“对孩子未来发展,你一点都不担心吗?”

  张父:“我不担心。”

  上海台记者:“一点都不担心吗?”

  张父:“这个有啥可担心的,就是上大学了。”

  上海台记者:“现在外界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对于你们有什么影响吗?”

  张母:“对我们没什么影响。因为别人说一件事物出来之后,肯定有人议论,褒贬都有,赞成和反对的都有。但是我们能以平常心对待这件事,现在有人说张炘炀是神童,我和他爸包括张炘炀自己也不承认。”

  张父:“我认为很正确,起码我是这样想,我没有耽误孩子。如果孩子将来真的没有发展好,那不是我造成的,对吧。该我做的事我都做了,那你成不了才是你个人问题,我没有耽误你。我作为父亲也好,作为家庭也好,我能做的我都做了。(年龄)小上大学也有成功的,也不是说都不成功。稍微有点挫折,或者走点弯路了,社会可能就有点接受不了了,那也应该有点宽容啊。就是十岁的孩子,现在能考上大学,也算不简单的人了,对不对?但你不能方方面面都要求我们孩子最优秀,那你说可能吗。再说人还不能十全十美,这方面好,那方面还不见得,有可能那方面还差呢。”

  更让父亲着急的事情出现了,张忻炀自己看到那些媒体对他质疑的报道。

  张炘炀:“我不会重蹈王思涵,张满意他们的覆辙吧。”

  张父:“不可能。你就是那样也没事。你小,你还可以再读书。”

  张炘炀:“我只是,我有可能走上那条路吗? ”

  张父:“百分之百走不上那条路,有爸爸在百分之百走不上那条路。”

  张炘炀:“如果你陪读,我也肯定要走上他们那条路的,不管怎样都要走。”

  张父“:如果我不陪读啊?”

  张炘炀:“也就是如果你不陪读,我要走那条路。如果你陪读,我也要走那条路。”

  张父:“那我陪读假如你上网,玩电脑,玩会儿我肯定就提醒你了,我说张炘炀,你现在已经半个小时了,或者一个小时了,咱们干点别的吧。”

  张炘炀:“不干!既然这样那我就不上大学了,防患于未然,不上大学了。”

  张父:“你小学有人说你不行吧,中学有人说你不行吧。”

  张炘炀:“那不行指的是学习跟不上,不是指不好好学习。”

  张父:“不是说你学习跟不上,是说你这么小上学就不行,跳级就不行。说你肯定没学好。”

  张炘炀:“是不好好学习吗?”

  张父:“不是说不好好学习,说你没学好,说你肯定这样学不好,结果咋样,你考上大学不就是一个证明吗?你中考分也不低,小学升初中分也不低。”

  张炘炀:“我上大学不会不好好学习吧?”

  张父:“不会。”

  张炘炀:“就是不好好学习那条路已经和咱们现在走的这条路不搭边了吧?”

  张炘炀现在每天接触最多的还是不断到访的记者。而这也成了他父亲现在最担心的事情。

  张炘炀:“我现在已经蒙了。”

  上海台记者:“那也就是说只要是你不会的,你就觉得那是弱的,所以说你不会,对吗?”

  张炘炀:“那当然!因为我是张炘炀呗。”

  上海台记者:“你和你爸爸妈妈说话也这样说吗?”

  张炘炀:“不这样说。”

  上海台记者:“是不是我这样问你你很烦我啊。”

  张炘炀:“天机不可泄漏。”

  张父:“这媒体一报道以后吧,现在我想让我们孩子做个完人,但他有时候不听,我就生气。再说有时候他和媒体不配合,说一些不健康的话,说点啥的,我也着急啊。”

  神童走进大学校园之后

  这一天,是张炘炀去大学报道的日子。虽然在此之前,一家人早就做好了准备,但这一天的遭遇还是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记者:招招手!招招手!

  张炘炀:大家好!我是张炘炀!

  记者:以后是您在这陪读是吗?

  张父:对,我陪读。

  记者:对咱们学校宿舍的安排您觉得满意吗?

  张父:挺满意,我挺满意,挺好。

  这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名记者挤在了张炘炀不到十平方米的宿舍里,这有些超过了我的想象。尽管一开始张炘炀一家人们还觉得十分高兴,然而随后而来事情却让他们感到有些意想不到了。

  学生: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数理系新生动员大会。

  这天下午的新生欢迎会,因为有了张炘炀的到来,不少媒体进入了教室进行拍摄。这也让欢迎会的气氛变的有点紧张,会议进行了没多久,张炘炀父子突然接到了一张纸条,要求他们离开教室。

  张父:辅导员给我写了个纸条,让黄书记出去的时候我们也跟着出去,跟着退场。

  记者:为什么啊。

  张父:不知道。

  记者:你也不知道?

  张父:可能是不是怕媒体,不太清楚。

  老师:那就算了,已经出来就出来吧,反正已经出来了。

  辅导员:媒体一进来,学生一下就慌了。

  老师:他们慌什么啊。

  辅导员:毕竟都是学生啊,这么多媒体,我都紧张。

  胡珩:从开始拍摄到现在,已经几乎一个月了。每天从早到晚的在一起,让我们也慢慢变成了,这个家庭的一部分。从这个时候开始,让我感到有些困惑了,为这个家庭所面对的一切。而接下来发生的似乎越来越失去了控制。

  来到学校的第二天中午,我在宿舍门口意外的碰见了两名来采访张炘炀的记者。也就在这个中午,张炘炀的爸爸第一次当着我的面对儿子大发了脾气。

  张炘炀:哎,就这破房子,真是的。

  当地记者:这房子怎么了,宿舍比以前要差一点是吧。

  张父:这宿舍可以吧。

  张炘炀:这宿舍比较差。

  张父:比哪个啊。

  张炘炀:我指的是这宿舍比我想象中的要差。

  张父:这其实比咱们住的招待所要大。

  张炘炀:反正我就是想必须要住在高档的地方,或者怎么说呢,为咱们自己弄一个好点的房子,否则我就不满意。

  张父:你看这不得了,要这么一报道学院就不要你了。你愿意上哪上去就上哪上去,全国也没人要你。

  张炘炀:没人要就没人要!

  当地记者:有机会你去别的学生宿舍看看。

  张父:你看看人家怎么生存的,咱们就是比较普通的家庭。

  张炘炀:咱们毕竟,反正我就是主张奢侈浪费!

  张父;你看这孩子,要不说成不了人,报道净报道他好的,这样的镜头根本都没有,要这样的话谁都说这孩子好不了。我跟一般的媒体我也说,这孩子也不见得能成人。唯一担心的就是这方面,他学习我不担心,唯一担心的就是这方面。

  当地记者:慢慢来,年龄还小,很正常。

  张母:对,他也是有点任性,也是任性。

  张父:那你任性谁能容忍他!我能容忍他,别人能容忍他吗?

  张母:那当然,别人不能容忍。

  张父:这不得了。不可能啥都是我去教他吧,不是我去和这个社会沟通去吧。你说人家家庭能比咱们次啊,比咱们好得多,人家父母挣的钱都多啊。

  张炘炀:挣的钱少我会反而奢侈。

  张父:那你奢侈钱哪儿来啊?没钱,咱家没钱。

  张炘炀:没钱,那我就杀了你再说!

  张母:生气了。

  张父:要不说(年龄)小上大学没几个能成才的。假如我要是不陪读,这孩子百分之百成不了人。

  张母:就是咱家有钱你也住不了其它地方,人家不让在外面住。

  张父:假如不是亲生父母,要是一般老师,说我可教不了这孩子,对不对?我跟他生那个气,假如岁数大的,说我还能活多少年,我教他,把我气死,我还想多活几年呢,我才不教呢,你愿意让谁教谁教。我说我陪养孩子我少活十年,他现在没法理解。

  当地记者:不理解。

  张父:根本不理解。

  张炘炀:没法理解。

  张父:这是出了点成绩了,父母孩子都觉得挺荣耀,其实也是吃了很大苦的。要不我们当地有人说,他那父亲,全国,全世界都找不着。其实你也得知道这个辛苦。还得哄着孩子,还得让他各方面都达到优秀。他不懂,孩子不理解。

  张炘炀:如果住这样的地方,我走向歧路得更快。

  张父:那更快更好了,你一年就走上歧路了就省事了,这学校省得担心受怕的。人家培养你就一点压力没有吗?人家也知道十有八九这孩子不见得能成功。但是一心一意地想把你培养成功,看能不能成功。

  胡珩:其实在我看来,张炘炀说这些话,无非就是一个十岁孩子的行为。然而从他参加高考到现在,这个家庭一直在悄悄地发生着一些变化,在父亲看来,张炘炀上大学或许就意味着马上要进入社会了,对他的要求也开始和过去不一样了。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成长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张父:你看看,这儿住八个人现在,一样吧。

  张炘炀:一样,一样。

  张炘炀:有你那边好吗,还没你那边好吧。

  张炘炀:估计没有。

  张母:你看他们有那样的柜子吗?还有电脑桌什么的。

  张炘炀:还没有鱼。

  张母:还没有花。

  张炘炀:命好苦啊,命好苦啊,命好苦啊。

  记者:谁命苦啊?

  张炘炀:就是他们。这个学校在其他方面比较适合我,不过这个宿舍,如果没有那些鱼和花什么的,根本是没法忍受的,现在有了那些鱼和花,还能好点。不过这鱼应该怎么样呢?

  这一天是张炘炀领课本的日子,他的大学生活即将正式开始了。

  同学:行吗?不行让你爸过来。

  这一天也是母亲要返回廊坊的日子,尽管廊坊与天津的距离不算太远,但这毕竟意味着一家人将要开始一段长达四年的分居生活了。临走前,母亲的心情并不好受。

  张母:我自己的东西就那一个包。张炘炀,这炘炀别人还真不好念,没听过的话。

  张父:你少说两句吧。

  张母:我还不能说话了?

  张父:不好念现在你说这个有啥意思啊,自己说自己家孩子名字不好念,给你录上还挺好玩的是吗?

  张母:那录就录呗。我看你也是有点骄傲了。

  张父:我不是骄傲,你那是在明显做秀。

  张母:谁明显做秀?那你有人的时候你训斥孩子干吗啊,那天紧着跟媒体说张炘炀这不行那不行的,明天你就跟所有媒体公布。

  张父:那媒体也要适当报道点,不是说咱们孩子什么都优秀的。

  张母:那报道啥啊,报道你孩子不优秀啊。

  张父:不优秀就不优秀,优秀不优秀不是也要靠自己。

  张母:那你昨天说我们家孩子肯定不行了,成不了才成不了人的。

  张父:我说不见得成人。

  张炘炀:你确实说成不了人的。

  张父:十有八九成不了人。

  张炘炀:你说肯定成不了人。

  张母:是啊,你说肯定的。

  张父:也有可能肯定成不了人。

  张母:你咋那么确定呢!

  张父:就他昨天那样肯定成不了人。

  张母:那可不见得!

  张炘炀:如果你现在及时哄哄我,我倒有可能收回来点。

  张母:不存在收心的问题,张炘炀。进入那个环境你就能安心学习了,没事待着干啥啊

  张父:行,你妈让你画你就画去吧。所以要是有你妈在的话,这孩子不可能教育好。

  张母:所以说我也不在啊,我也不经常来。

  张父:这要小时候听你的,现在还在四五年级呢。

  张母:四五年级也不见得就不好!

  张父:所以这观点就不一致嘛,观点既然不一致,媒体采访你为啥不说啊?你说一开始我反对,现在我仍然反对。

  张母:你不老是说有你妈教育就不好吗?

  张父:这不刚才是你说吗?我说让他收收心,你说根本不存在收心的问题。

  张母:对啊,有那环境他就能学习,现在让他干啥啊,你天天让他拿书看啊?

  张炘炀:我看不下去!

  张父:我说让他看书了吗?始终从小意见就不一致,为教育这孩子生多少气吧,别的媒体根本就不知道,一忍再忍的!

  张炘炀:那你对我总不是一忍再忍的吧?

  张父:对你,为了把你培养好,我该哄你哄你。

  张母:对啊,那你不存在忍的问题,啥叫忍啊。那你现在认为张炘炀培养的好还是不好啊?

  张父:你妈认为把你这样是培养坏了,你看将来怎么办吧。你这大学是上还是不上吧。

  张母:张炘炀啊,妈没那么认为你,但是首先我同意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院长的说法,先成人,再成才。

  张父:啥叫成人,你说啥叫成人。 张母:就会点儿知识,整天打架骂人做坏事的,妈妈认为那不是好事。

  张父:那怎么是教育让他成人,我这么教育你认为是反向教育,立马就跟孩子说。

  张母:别看到谁都趾高气扬的,觉得了不起了,瞧不起那些认为是不好的工作,那样工种的人,知道吗?

  这是让我们觉得很难受的一天,我想起了刚开始见到他们一家人时他们和睦的样子。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的变化太大了。原本平静简单的生活,现在变得有些面目全非了。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我考虑我们是否应该离开了,或许这家人太需要安静下来了。

  CCTV新闻频道

  [首播]:周日11点10分

  [重播]:下周六23点15分

  下周五14点10

  联系方式:北京市羊坊店115号央视新闻评论部《纪事》栏目

  邮编:100038

  热线电话:010-63973106

  Email:jishi@vip.sina.com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