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父亲欲卖肾帮女儿追星(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11:42 法制周报
父亲欲卖肾帮女儿追星(组图)

想起女儿的情况 父母相对无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父亲欲卖肾帮女儿追星(组图)

家中墙上尽是刘德华的海报


  29岁的兰州女子唐娟(化名)曾发誓:“不见刘德华,终生不嫁人。”12年来,因沉溺追星,她2次赴港,6次进京,只希望面见华仔;12年来,为了女儿追星,父母东挪西借、债台高筑。近日,已年逾花甲的老父,为了满足女儿的心愿,竟要到医院卖肾。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时间,这则“卖肾追星”事件,成为了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实际上,该事件引发了泛娱乐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多重思考,极具标本价值。为此
,记者展开调查。

  忙追星卖房又欲卖肾

  3月30日,记者来到位于兰州城关区甘南西路的唐娟家。唐母拄着双拐,大老远就热情地招呼着记者。唐母的腿是2004年老伴陪女儿赴北京追星期间不慎摔伤的。提起女儿的情况,唐母十分心痛,“孩子多年来遭遇的折磨,父母的心一直在流血”。

  唐娟对记者说,“我已经寻找刘德华12年,如果见不到华仔,我将一直寻找下去。”唐娟的父母也证实,孩子曾坚决地表示,“如果今生见不到刘德华,绝不嫁人,也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唐娟出生于1977年。父亲杨某今年65岁,是兰州市阿干镇中学的退休中学语文老师,每月退休工资1900元;唐母没有工作,家庭生活困难。

  记者看到,唐娟的房间里贴满了刘德华的海报、宣传画,就连窗台摆放的饮料,也是华仔代言的产品。

  2004年,为筹措第二次赴港的费用,唐父忍痛将40多平方米的住房卖掉。如今,一家三口挤在月租450元的一室一厅里。唐父表示,如果女儿仍执意去香港见华仔,他就只能去

医院卖肾换盘缠了。

  痴女狂追华仔16年

  事情缘起于1994年2月的一天,年仅16岁的唐娟突然做了一个梦:她梦见自己卧室里有一张刘德华的照片,照片上左右分别写着:你这样走近我;你与我真情相遇。

  正是由于这个奇怪的梦,使得她死心塌地喜欢上了华仔。当记者问及她为何如此痴迷时,她对记者说:“是缘分。”

  自那后,她昼夜思念、寝食难安,正值花季的她竟然辍学,“专职”在家“面壁”痴迷偶像。

  12年里,唐娟通过各种渠道,给华仔写信表白,遇到

演唱会或歌迷见面会,她都想方设法到场,但始终没能如愿见到华仔本人。

  1997年9月,20岁的唐娟随甘肃某旅社组织的旅行团踏上了香港的土地。在香港的三天里,她走遍了华仔经常露面的地方,但最终没见到华仔。2004年国庆节,父女两人又再次来到香港,在华仔加多利山

别墅门口苦苦守候两天,但仍未如愿。

  2004年10月9日,刘德华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开演唱会,父亲专门陪唐娟来北京,她买了票价1680元的A区场地票,当时的座位在11排,无法近距离接触到刘德华,她感到非常遗憾。第二天上午,唐娟又去了北京国际大酒店,还是没能见到刘德华本人。

  华仔呼吁歌迷停止无理行为

  最近,唐娟办好了港澳通行证,准备再次去香港寻找刘德华。而唐娟父母为女儿筹集赴港费用心急如焚。

  孩子12年痴迷追星,难道家长没有劝阻过?面对记者的疑问,唐父叹着气说:“没有办法。看到孩子受折磨,我们非常心疼,只希望孩子见到偶像后,能够好转。”

  据唐父介绍,对于唐娟的一般要求,家长都尽力去满足。因为担心刺激孩子,12年来,他们基本没拒绝过女儿的任何要求。

  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刘德华通过经纪人表示,如果他的歌迷利用不正确、不正常、不健康的方法与他见面,他决不理会。刘德华强调,他“最憎恶”不孝的歌迷,歌迷的家长也不应纵容孩子的过火行为。他呼吁歌迷停止无理行为。

  当记者将华仔的斥责反馈给唐娟时,唐娟显得异常失落,眼泪情不自禁夺眶而出。面对偶像的斥责,唐娟陷入了长时间的思考,家人静静地陪伴在她身边。

  将近一个多小时后,唐娟逐渐恢复平静,或许是华仔的批评触动了唐娟的内心。唐娟告诉父母和记者,她突然觉得自己很自私,多年来给父母带来了太多的困苦,自己今后一定好好对待父母,尽孝道。

  家长溺爱是最大诱因

  “卖肾追星”事件背后凸显出家庭教育软肋,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成都社科院副院长陈伯君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唐娟的行为首先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应该遏止人们对偶像的崇拜,因为偶像崇拜是人作为精神动物自我填补精神空白的本能。唐娟的行为已越过正常人偶像崇拜的边界,其执著偏激已到了痴狂的程度。而造成这情况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她的家长。

  家长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一味地“爱”和“呵护”,无疑于放弃了监护的法定责任,放弃了阻隔孩子异想天开行为的屏障。从家长开始卖房子到准备卖肾帮助孩子圆那个异想天开的梦想,可以看出,当家长的不仅没有理性地遏制孩子不切实际的“追梦”行为,而且助长孩子的异想天开,致使29岁的唐娟的心理和行为还停留在16岁甚至更早的那个年龄段。这种年龄与心理和行为的严重差异,是非健康的、病态的表现。而这种非健康、病态的形成,与家长的“爱”和“呵护”直接相关。

  见华仔的心愿不变

  记者和唐娟就其多年来追星的心路历程进行真情对话。

  记者:华仔在你心中是怎样的位置?

  唐娟:心中的惟一,今生的最爱,终生不渝。只想通过一切机会见华仔一面。从16岁那年,从意外梦见华仔开始至今。

  记者:多家媒体报道,多人关注你的事件、关心你的近况,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吗?

  唐娟:感谢所有关心我的好心人,不过我还是想见到华仔。

  记者:父母为你做出了如此巨大牺牲,你觉得自己做法合适吗?

  唐娟:我(承认)自己的做法很自私,华仔的斥责让我醒悟,父母永远是我的亲人。见到华仔,我就能安心尽孝道了。我的心愿完成后,我将尽自己能力让父母幸福。

  记者:你现在心情怎样,有什么打算?

  唐娟:心情还好,就是还想去一次香港,作最后的努力。

  记者:父母为你筹集的赴港费用到位了没有?

  唐娟:还差一小部分,但我是不会放弃的。如果不去,我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记者:华仔不一定在香港,赴港会见的机会并不是很大啊!

  唐娟:可是不去,我会更加着急,父母也会更加着急。

  记者:12年来,你是怎么度过的?不学习、不上班、不和同龄人交往,觉得难受不?

  唐娟:一直在苦苦的思念和等待中走过。以前我就是性格内向,所以并不觉得难受。

  记者:想过结婚生子,过正常人的生活吗?

  唐娟:如果见不到华仔,就不考虑;也从来没有想过。

  记者:如果见到华仔,你能够回归社会正常生活、赡养父母吗?

  唐娟:心愿能了,应该可以。但我现在心里很乱。

  本报记者:陈安庆/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