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母亲为使孩子进好学校花10万买半个门洞(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11:06 竞报
母亲为使孩子进好学校花10万买半个门洞(组图)

东旺胡同23号院里密密麻麻盖了十来间屋,多数房间没人居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母亲为使孩子进好学校花10万买半个门洞(组图)

在东旺胡同附近购买房屋的房主大多是为了解决孩子就近上学的问题


母亲为使孩子进好学校花10万买半个门洞(组图)

本来就不宽阔的院大门由于加盖房屋变得更加狭窄


  本报讯 为了让孩子根据“就近上学”原则上个好学校,北京市民王女士花10万元买下东城区东旺胡同23号院的大半个门洞,然后砌成房。此举令原来宽敞的门洞“瘦身”为80厘米宽,同院居民进出不便,双方产生激烈矛盾。

  目前,王女士因为小小的门洞引来一系列“麻烦”和“关注”。

  2米门洞“瘦”成80厘米

  “这个地方就是原来门洞的印子。”这个院子的住户芦大爷指着水泥墙边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大杂院布局的东城区东旺胡同23号院原有一个大约2米多宽4米多深的门洞,而现在门洞里砌起一道砖墙,只剩下80厘米宽。穿过狭窄的门洞,估计100平方米不到的院子一共被分割成大大小小10间屋子,有的住着人,有的空着。一位住户告诉记者,院子被一家中介公司先购买下来,然后转手卖给了9户人家。

  市民买门洞只为孩子上学

  “从中介手中买门洞就是为了让孩子能上府学胡同小学。” 门洞主人王女士说,学校距她买的门洞很近,步行只要四五分钟时间。

  然而按照规定,由于门洞不具备居住条件,仍然不符合“就近入学”原则,王女士想来想去,只好雇人在门洞里砌间房了。

  王女士说,

房产证上写着她买的是住宅房,因为原来门洞在西北角,现在门洞所在的位置原来曾经是房子。“我有规划许可证,属于合法施工。”王女士说。

  从东城区规划局管理科的工作人员那里记者了解到,王女士的确拿到了规划许可证,王女士出具的房产证上写的就是住宅房。

  对于王女士把门洞砌成房的做法,院里的住户表示异议。他们认为这样不仅进出不方便,而且万一有个火灾逃生也成了问题。给王女士建房的一名工人悄悄告诉记者,这个小小的门洞他们已经施工10多天了还没有完工,因为地方狭窄,居民进进出出,施工很不方便。 “现在门洞主人也是挺烦恼的,花了那么多钱买了这个门洞。就是为了孩子上学,现在弄得烦恼一堆。”此名工人说,“当时估计中介公司卖给她也没有跟人家说清楚情况。要是房子将来被拆了,那就亏死了。”

  有小孩子的邻居选择沉默

  邻居们并不全都公开反对王女士在门洞里面盖房。还有一部分邻居保持了沉默。他们和王女士有相似的处境———孩子需要就近上学。

  面对记者,邻居们的目光里流露着谨慎和防范。一位邻居说他不认识门洞主人,也不愿意评说这件事情。记者注意到,这位邻居身旁有一个八九岁的孩子。

  刚搬来23号院的一位大爷告诉记者,他的孙子现在上幼儿园,再过3年也该上小学。“这里距离府学胡同小学特别近,买这里的房将来孙子就可以上府学胡同小学。”这位大爷说。

  胡同新房主逐年变化增多

  “在我们这里,有的老院子被分割开,卖给十多户人家。”东旺胡同的一位老居民告诉记者,现在东旺胡同里的老房子虽然居住条件不好,遇到雨天漏雨,上厕所要跑到胡同里的公共厕所,但是房价可是一年比一年贵。“胡同里现在增加了不少新住户。因为这里紧挨东城区示范小学府学胡同小学,买了房子就可以把户口迁过来,上学就符合规定了。”他说。

  与府学胡同小学这类区一级的示范校相比,记者了解到像上述问题在北京市一级的示范校表现得更为突出。为了解决新生源过多,学校无力承受的问题,一些学校不得不根据自己的情况推出新政策,比如有的二手楼盘买卖一段时间后房主才可享受孩子免赞助费的优惠,比如世纪城的业主居住满三年才可使孩子上人大附小。

  三方声音说“门洞事件”

  “现在一些家长不惜钱财买二手房,为的就是让孩子上我们的学校。说实话,这两年新学年开学我们都遇到不少买二手房迁入我们所辖招生范围的事件,这种增加的生源的确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因为我们的教学设备和师资数量都是有限的。”北京朝阳区一知名小学的校长告诉记者。

  现在高中、大学一般都是通过文化考试来决定上什么学校,但是小学、初中是义务教育,上什么学校根据户口“就近上学”,政策规定不让随便“择校”。一位家住西城区的马姓家长告诉记者,虽然有学校掏赞助费可以上,但是钱太多,而且还未必能够挤上。“如果花钱买一个二手小房,不仅基本上可以确保孩子上好学校,而且房子将来还可以出手再卖,也不亏本。”这位家长坦言。

  一位在派出所从事户籍管理的知情人士透露,每年他所管的辖区因为有一所名校每年都会遇到类似王女士的事件。“居民在这里买了房子,不管大小,按照法律规定就可以把户口迁到我们这里。可能原来一户人居住的院子现在变成好几户,管理起来我们也很头痛。”

  门洞事件折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王女士的‘门洞事件’实际上反映了目前仍然存在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现象。”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育学者表示。

  中外皆有“就近入学”原则

  我国有关“就近入学”的规定源自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其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就近入学”具体可以解释为: “就近”是指原则上指在户籍所在地或住房所在地相对就近的学校登记入学,具体的入学政策由各区县从实际出发确定;“免试”主要指不允许组织任何形式的书面考试,允许艺术、体育、科技项目传统学校组织专项测试,外语实验学校(班)和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录取学生将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在国际上,“就近入学”作为一项制度规定,早在1870 年英国的《初等教育法》中就已经出现,该法明确规定小学生就学距离为3英里,超过3英里则家长有权以距离远为由拒绝送子女入学。在20世纪80年代,丹麦政府也曾有过类似规定。在美国,居民没有户口的概念,义务教育就近上学的法定依据是居住地,不论是自有房者还是租居房者。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应均衡

  “由于历史发展、地域环境等原因,城市优质学校的分布目前仍是不均匀的,一些区域的各种自然、人文环境较好,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教育专家分析说,“比如,名校拥有国家教育拨款,修建先进的多媒体教室、花费数百万建造的塑胶操场、人造草坪等,而非名校则形成鲜明对比,教室里只有黑板、木课桌、学生活动就在狭小的水泥操场。”

  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影响之下,很多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一流的学校。而在“就近入学”原则下,子女就有可能被分派到教学质量不高的小学、初中。除非改变户籍,否则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和择校的可能。自然而然诱发的一个结果是,一些经济实力相对好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获得上名校的资格,想尽一切办法在其附近买新房或者二手房,目的就为获得“就近入学,上好学校的机会。”

  专家表示,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有赖于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名校附近二手房成“香饽饽”

  名校附近的新楼盘开发基本已经饱和,因而附近的二手房成了想让孩子上好学校的众家长争抢的“香饽饽”。中介公司借名校周围二手房交易牟利成为业内不可争议的事实。

  记者了解到,进入暑假后名校周边的房屋中介公司的成交量均大幅度上升。如人大附中旁边的知春里、双榆树小区,6月份成交量比5月上涨21%,西城区4中、8中、35中等学校集中的区域,6月份成交量比5月上涨19%。名校周边的二手房价与放暑假前相比也上涨了1到4个百分点之间不等。

  “打电话来咨询附近房子的,80%以上是为孩子上学方便。从最后成交看,为孩子买房的占了一半多。”记者从北京几所知名小学附近,如北师大附小、北京小学、中关村一小等附近的中介公司获知。

  中介借“就近入学”牟暴利

  调查中记者获知,名校周边房子基本上属于饱和,几乎没有新楼开盘,因此二手房市场交易活跃,甚至连一些实际上居住条件落后、但是靠近名校的平房也成为一些家长抢买的目标。看准这一牟利机会,京城一些房屋中介公司做起了文章。

  东城区东旺胡同23号院靠门洞一侧的3间房子中介公司花了31万元买下,然后分别以24万、17万、12万元的价格卖给3户人,之后门洞也于今年5月被中介公司以10万的价格卖给一名王姓女士。“名校附近的房价最少在1万元左右1平方米,最高可以达到2万左右。搞到名校附近的二手房转手再卖十分赚钱,这种利润是其他房屋买卖交易所没有办法比的,可以翻倍卖。”北京某著名房屋中介公司的业务员透露。

  小房卖完卖大房

  记者就在不少房屋交易网站上查看到类似下面的房屋出售信息:

  建筑情况:9平方米(建筑面积) 6.8平方米(使用面积)2000年(建筑年代)

  售价: 8万元(可商量)

  更多信息:此房为门道,投资用,可落户口,上重点小学用,门道约为9平方米,以实际测绘为准,有私产房本,边上可盖一间5平方米左右的房子。

  还有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名校,在网络上贴帖子表示愿意将楼房与名校附近的平房进行交换。

  记者以顾客的身份咨询房屋中介公司是否可以帮助购买到府学小学招生范围区域的一间平房时,对方回答“有”,价格12000元/平方米以上。“但是都是大房子,小房子现在都已经脱手卖掉了。”对方说。当记者表示太贵,孩子小不着急,等明年看中合适的再说时,中介公司姓李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这样的房源很紧张,如果记者不赶紧出手,以后连大房都没有了。

  文/本报记者 张华念 摄影/本报记者 李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