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古墓发掘出铜蘸炉 专家称系古老火锅(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9:31 南方新闻网 | |||||||||
46号汉墓发掘时的情形。摄影:本报记者严明 46号汉墓出土的铜蘸炉为岭南地区首次发现。摄影:本报记者严明 44号清墓出土的地券表明了墓主身份。摄影:本报记者严明 本报讯 (记者许黎娜 实习生郑琼弘 通讯员马建国 朱汝田) 食在广州。两千多年,生活在广州地区的古人已经使用上火锅炉加热,蘸料进食。近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恒福路117号银行疗养院考古工地上,于一座西汉墓里发现一件小巧精致的铜蘸炉,证明了广东人悠久的饮食传统。 自2000年6月至今,广州考古人员在恒福路银行疗养院一带上万平方米内进行了5次考
“铜蘸炉”证明西汉贵族好吃 耳杯状的釜、镂孔炉壁、长方形的炉灶和底盘,这就是从46号汉墓中出土的迷你火锅——“铜蘸炉”的外形。炉上有一个形似耳杯的蘸锅,炉膛内残余着烧过的木炭。推想一下,在冬天时,“铜蘸炉”的使用者在炉内放上蘸料加热,然后放进食物蘸着品尝。考古专家笑称,这位墓主生前一定很好吃。 从该墓清理出的一件随葬品的篆刻可知,墓主叫做“陈顺和”。从这座汉墓的规模之大及出土文物之精美,不难判断,墓主应是一位贵族。 考古专家介绍,这种西汉时期的“铜蘸炉”在岭南地区是首次发现。可见,广东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这“铜蘸炉”极有可能就是现代火锅炉的“祖先”呢。 洪秀全老师墓是讹传 在46号汉墓的旁边不远处,有一座清代古墓。墓地依山就势,在祭台东、西两侧还竖立着一对通高4米的圆柱形花岗岩华表,上饰浮雕云龙纹,气势磅礴。可见这墓主也非等闲之辈。在考古人员进行挖掘清理前,住在恒福路的一些老街坊都说,这墓主是洪秀全老师之墓。 是否真是如此?从墓主“写”给地府神明的一张“地契”上,考古人员确定了上述说法只是讹传。 买地券是古人去世后为表达对地府神明的敬畏,制成的随葬品,其内容相当于今天的“地契”。该买地券交代了墓主名为冯成修,生前住在现在广州海珠区赤岗的木排头村。这买地券也证明了墓主冯成修确实是位老师,他“官礼部郎中前提督/贵州学政/闽蜀典试生”。考古人员介绍说,“礼部郎中”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高官。 该地券还表明,冯成修死于1796年,而洪秀全生于1814年,说明在洪秀全出生之前,墓主人冯成修已驾鹤仙逝18年之久,二人不可能有谋面的机会,更遑论有师生关系了。 据介绍,发现古墓群的恒福路所在地横枝岗是历代广州人理想的棺葬地,因此也就成了考古的“富矿”。(南方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