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组织12位农民工街头实施行为艺术(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10:31 大河网-河南商报 | |||||||||
画室里的王刚 12名“泥塑”农民工走上德化街头 资料图:12个泥人街头表演行为艺术 资料图:12个泥人街头表演行为艺术 11月12日,12位满身涂满泥巴的农民工现身郑州街头,省会媒体纷纷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一位画家在用“行为艺术”呼唤都市人对农民工别那么冷漠。 是什么力量驱使该画家关注农民工?昨日,记者走近这次行动的发起人——河南著名油画艺术家、中原工学院副教授王刚,感受他用10年时间体会出的农民工群像。
痴狂于可生万物的泥土 王刚今年53岁,一身休闲打扮。与11月12日的农民工装扮相比,洗去满脸泥巴后的他,画家气质勃然而出。 正如记者所想,他画室的几个房间里放满了表情不一的农民工雕塑,屋子里的油画上还是各式各样的农民工形象。 “这就是我所表现的老万系列。”指着这些农民工形象,王刚说,之所以称“老万系列”,是因为它们源于千千万万的农民工。 王刚老师和所有“老三届”的人一样,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但与其他队友不一样的是,王刚喜爱绘画。 1970年,王刚随“上山下乡”的洪流来到农村。呼吸着满带泥土芳香的空气,听着淳朴的乡音,王刚算是真正接触到了农民。几年下来,当地许多农民兄弟也都和他交上了朋友。 2年后,王刚被推荐上了师范学校。崭露头角后,他先后来到广美、鲁艺等知名艺术院校学习。 在艺术道路中走得越远,王刚越想把中国5000年的文化积淀用现代艺术表现出来。 王刚时刻都在寻找,时刻都想把自己内心的精神追求,找一个完美的、最质朴的载体来表现。 这个时候,他想到了他曾热恋的土地,想到了那“可以演变一切的泥土”。而一直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不就是泥土的体现吗?这个时候,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追求。 感动于农民工的那双大手 199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第十届油画研修班上学的王刚到安钢采风。一次,他刚走出厂区大门,一群身穿五颜六色服装的装卸工人吸引了他。 那不是正规的装卸工,没有统一服装,没人指挥,在他们身上,有令他一直向往的粗犷之美。灵光一现,把土地作为铺底色,把描绘静物的粗犷用在这群农民工身上,不更能表现那种野性、张力和朴实自然的特点吗?这不就是自己一直追求的素美与大美的境界吗? 灵感闪现的一刹那,王刚捕捉到了,而这些人物自然而然地就成了“老万系列”的单个组合原型。 小试牛刀后,王刚又出发了。每次看到农民工,他就像看到了自己的亲兄弟一样。而且一直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民工,看到这么平易近人的画家,都愿意和他交朋友。 就这样,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农民工,一个个活生生的灵魂被搬到了画卷上。他把人物有机地放在空间里,用粗放的笔触和混合的色彩,在虚化的背景中表现人物。 王刚说,他每刻画一个农民工,都蘸满了感情。他喜欢农民工,他感谢农民工。他说,一双被铁皮割破的粗糙大手,让他至今记忆犹新:当车祸发生时,一个在旁边干活的农民工,放弃挣钱的机会,奋不顾身地抢救被车辆压着的生命。铁皮割破了他的双手,他却毫不在乎。 事后王刚问他:“为什么放弃工作,为什么那么拼命?”农民工回答:“那是一条命,总不能看着他被压死呀!” 王刚愕然!将近10年了,每次回忆起那双手,王刚都会感动。这也成为他放弃一切,专注于农民工的最直接原因。 想唤醒一些人麻木的心灵 王刚画农民工出名了。2004年,他的“老万系列”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震惊了京城书画界。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艺术评论家范迪安说:“农民工将来会成为历史概念,王刚能在这时候用自己的语言把他们记录下来,这对我们的艺术财富也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在王刚的工作室内,摆放着400多尊各式各样的农民工雕像,油画有1000多幅。当把这些群像排展开来,作品的意境和气势让人为之心颤。有人说他,灵魂成了自然,而自然也成了灵魂。 王刚说,每天一大早起床后,除了正常的教学时间,每天十几个小时,他都泡在工作室内或画或雕。每刻画完一个人物,他都要到工地寻找新的原型。 但是,王刚敏锐地感觉到,那些一直为生计奔波的农民工,尽管身体来到了大都市,但心灵还没融入城市。寂寞、贫困时刻伴随着他们。更可怕的是,他们忍受不了城市人对他们的蔑视。 王刚再次陷入了沉思。都市的高楼大厦建设,下水道的冲洗,哪里少得了他们的身影?就因为他们出身卑微,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城市人就排斥他们,看不起他们,公平吗?“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唤醒都市人麻木的心灵。” 经过两年的准备和近10天的服装收集,11月12日上午,在艺术策划人暨著名艺术评论家柴中建的主持下,在众多艺术家的参与下,12名“泥塑”走上了德化街,用“行为艺术”激发世人对农民工的关注。 “行为艺术不是裸奔,是可以群体参与的艺术,是从美术馆走出的高雅艺术,而用这种方式关注农民工,在全国我们应该是第一次。”王刚说。 正像河南省美术馆馆长化建国所说,“老万系列”表现很好,这次用行为艺术的形式来表现主体,更逼近了主体。 王刚没想到反响会这么好,以至于几个将服装借给他们的农民工,哭着跟他们走完了整个行程。 要找回中国最壮美的东西 针对一家媒体反映个别人说他“丑化了农民工形象”的声音,王刚不以为然。 “艺术本身就存在争议,作为行为艺术尤其如此。”王刚说,现实社会就是这样,很多农民工为了家庭的幸福,告别老婆孩子,孤身一人在大都市拼搏,他们不舍得穿,不舍得吃,但仍备受冷漠。 这次的12名“泥塑”,就是广大农民工的真实体现,这并不是丑化。在他的作品中,也有身着高领毛衣、皮肤黝黑、很帅气的小伙子。 王刚说,这些都是民族的营养。在外国,他们认为中国在近代艺术上很少有自己的东西,但我们总是把中国最传统的、中国最壮美的东西抛弃了。 王刚表示,他就是要把这种美找回来,并唤醒人们关注农民工。 致力于精神的更高追求 采访中,有人说王刚很“傻”。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放着钱不挣,两眼反倒瞄上不能挣钱的中国农民众生相“老万系列”。 当记者求证时,不事张扬的王刚总是一笑了之。就像他的妻子赵琳所说,他们更关注精神生活,丈夫这种更富人文关怀的艺术,她支持。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一个这么出名的油画艺术家,现在还住在80平方米的房子里。 在王刚家中,除了书就是画,再者就是雕塑,根本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王刚说:“他的钱除了供应在天津上大学的儿子,其他的都用在了农民工艺术作品的创作上。” 以下是记者和王刚的对话: 记者(以下简称记):“老万系列”能卖钱吗? 王刚(以下简称王):(笑)这些东西除了进美术馆收藏,谁会买这呀? 记:那您的经济收入从何而来? 王:工资加朋友资助。 记:您甘于清贫吗? 王:(笑)那是傻瓜!我也想把我的生活经营得更好。 记:听说很多人高价买您的静物画? 王:是的,如果卖静物画,我早发(财)了。 记:能说一下每平方尺的单价吗? 王:(沉吟)反正价钱不菲,我能拒绝回答吗? 记:那为什么不多画点静物画? 王:越是大众的东西越能进入市场,我放弃是因为我有一种心灵的更高追求。 笑…… 称“老万系列”会继续 中国农民众生相“老万系列”已成为王刚的艺术标志。王刚说,他还要让“老万系列”继续延伸,因为这已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王刚说,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民工是个庞大的队伍。在中国急剧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工的处境和命运,是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主题。 他表示,既然选择了这个主题,就会一如既往地走下去。他会继续描绘这群活生生的躯体,勾画他们活生生的灵魂,留住他们在大地上的身影,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他们的生活。(本报记者李书衡 实习生王春锋/文 杨东华/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