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十大恶搞备忘录:胡戈准备淡出(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15:29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胡戈扔出一个“馒头” 千手观音 非常真人 恶搞经典:“走穴”的潘冬子 有人把2006年称为“恶搞年”。年初,胡戈扔出一个“馒头”,恶搞的潮水汹涌而至。大片、名人、经典、商业、草根、文学……所到之处,无不披靡。 “恶”“搞”两字相连派生,成了全年最热门的关键词,在网上网下一往无前。这种以文字、图片和动画为手段表达个人思想的方式完全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所谓的“正常”。说白了就是“不好好说话”,是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
值得注意的是,波澜壮阔的“恶搞”正从网上波及网外,从虚拟波及现实,从小众闹剧波及文化趋势,掀起了又一场“新文化”运动。 系列报道策划:田小平、罗爱萍 文/记者邱瑞贤、胡瑛、杜安娜 在2006年的一年里,“恶搞”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穿梭,网上网下,交相辉映。如火如荼的恶搞文化大有营造一种新文化时尚,甚至派生“恶搞学”的趋势。 谁是恶搞的鼻祖? 所谓恶搞文化,又称Kuso文化,其实是一种经典的网上次文化,由日本的游戏界传入台湾,成为台湾BBS网络上一种特殊的文化。把“恶搞”一词真正推到中国网民面前的是胡戈,但是有人却提出祖师爷应该追溯到周星驰,他的“无厘头”为“恶搞”做了铺垫。他的《大话西游》更被奉为“恶搞”之《圣经》。 不过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周星驰只能算是“搞笑”——当“搞”的对象被不乐意地丑化或被传统道德不接受的时候,“搞笑”才是“恶搞”。细察其别,也许就是细微的一线之差。 电影的剪辑合成;名人的恶搞;名人之间的“互咬”……有的作品被认为“恶搞”之经典,有的作品被指为“粗俗不堪”……在这其中,即将过气或已过气的名人也不甘寂寞赶上网络博客疯狂的年代,或自爆个人所谓隐私,或互爆对方隐私,或开口大骂。只要能吸引口水或板砖就是效应,名人更名,过去名的现在又名,不名的未来或许会名。 恶搞与后现代主义 对于“恶搞”的普遍理解,是对公众熟悉的人物或事物根据自己个人的意愿进行大胆、夸张、具有讽刺意味地重新定义和打破传统理解的没有明确因果关系的重新诠释。这种诠释具有强烈的感官刺激,个人主观色彩和感情色彩强烈,对被“恶搞”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构成正面或侧面的讽刺与嘲弄。只是网络像一个扩音器和放大镜把“恶搞”之风带起,迅速广泛地传播。 网络恶搞对陈凯歌的电影《无极》进行了解构,从一个侧面映衬了后现代的表现美学。胡戈的草根立场与陈凯歌的精英立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陈凯歌试图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上阐释他的电影理念和电影哲学,而胡戈仅仅是为了搞笑和娱乐大众而造就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体现了平民大众通过网络渠道获得了在社会现实中无法取得的话语权。 网络恶搞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并伴随着后现代思潮勃发的今天,草根阶层通过网络颠覆和嘲弄权威和主流文化,从而表达自己话语权的一种方式。 冲破旧的文化独断 恶搞风潮的兴起,是特殊时期试探社会的产物。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宗桂认为,“恶搞”问题十分复杂,并不是简单的“该宽容还是该严惩”这样二元对立思维就能解决的。 他指出,从文化价值观和文化选择论的角度看,“恶搞”当然可以看作是文化多元的一种表现。不拘泥于固有的文化价值理念,敢于表现自己的文化品性,张扬自己的文化性格,这并非坏事。问题在于这种表现和张扬,在眼中充满自我的同时,还应看到社会大众,还应尊重主流的文化价值观,尊重他人的文化选择。否则,就是用新的文化独断去取代旧有的文化独断。更为重要的是,无论何种形式何种内容的“恶搞”,都必须遵守法律,不违反基本的社会公德,不超越公民道德的底线。 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文化方式,恶搞从借民间的名人、大片恶搞而渐至“无所不恶搞”,有人认为正是在挑战人们的心理底线、道德底线和感情底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