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记者目击毒品交易全程:线人协助警方抓捕毒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6:17 大洋网-广州日报
记者目击毒品交易全程:线人协助警方抓捕毒贩
得到接头地点后,小余在巷子里迅速放好钱。

记者目击毒品交易全程:线人协助警方抓捕毒贩
小余在小巷的另外一个通道等待梁寺的出现。

记者目击毒品交易全程:线人协助警方抓捕毒贩
狡猾的梁寺出现了。

记者目击毒品交易全程:线人协助警方抓捕毒贩
小余在隐蔽处拿到了红色的小袋装的毒品。

  “记者先生,我想让你们去偷拍一个毒贩子,我要揭发他们。”就是这样一个举报电话,本报从上周五开始连续三日前往顺德均安暗访一新式的毒品交易。

  摄影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拍下毒品交易过程后,与举报人一起将相关情况反映给均安警方。

  文/图:本报记者

  线人:“举报多了我都快成公安”

  线人来自四川泸州,“就叫我小余吧”,他自我介绍道。小余身材矮小,瘦骨嶙峋、双眼无神,走起路来跟一阵风似的飘忽摇摆,“是的,我是一个吸毒者,到现在还无法完全戒掉。”

  小余说起这番话时眼内全是仇恨:“现在我已经众叛亲离了,最疼我的姐姐也不管我了,但到了这步,我有了豁出去的勇气,我要和他们斗到底!”

  小余口中的“他们”是活跃在均安各隐蔽巷子的毒贩子,小余的斗争自去年10月开始,他配合均安警方将一名叫“小勇”的毒贩绳之以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今年3月,一共配合警方抓获了4名毒贩子。

  而就在近期,一名叫“梁寺”的毒贩引起了小余的注意:“他卖东西的办法很特别,就是不和你直接交易,让你到事先约好的小巷的一个隐蔽处拿货,你的钱也是放在隐蔽处,他事后拿走。”

  由于没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过程,让参加过多次抓捕的小余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我举报了很多个卖货的,怎么抓他们我很清楚,都快成公安了。像梁寺这样,我感觉警察抓起来很难,所以我求助你们,希望你们能把过程拍下来!”

  踩点:确定三条小巷

  在经过多日暗访摸底后,本报记者确定了偷拍的方案。在梁寺最爱出现的均安新华村,记者们分头行动后,发现了其中三条巷子最符合梁寺的“口味”:第一人少,基本在大白天也没有人进出;第二出口不多,但不是死巷子,这样既利于梁寺迅速撤离,也防止有其他人贸然进入;第三巷子里面没有任何商铺,而且全部住户大门紧闭。

  由于这三条巷子都没有具体名字,记者将此编号为“1、2、3号”,并在3条巷子的中间位置做好埋伏,一等梁寺确认,马上前往拍摄。

  3条巷子中,记者最希望梁寺在2号出现,因为对面就是一个停车位,而且有花丛遮掩,方便记者驱车快速隐蔽拍摄。小余与梁寺用公共电话接头后,交易的地点正是2号。

  报案:副所长带队侦查

  在小余的帮助下,记者进行了5分钟惊心动魄的拍摄。随后,记者与小余一同向均安派出所报了案。接报后,均安派出所当天的值班领导陈副所长,立即在刑警中队向记者、小余全面了解了毒贩的情况。此后20分钟内,陈副所长召集5名干警一起研究、制订出击方案。当天下午4时55分许,陈副所长率领5名干警、小余前往仓门村、新华村进行实地摸底。

  “出于毒品交易的复杂性,暂时不宜透露此案的细节。”至记者截稿时止,陈副所长说,此案还在进一步的调查取证、查处之中。

  对话“门徒”

  “我不想他们继续害人”

  在小余出发后,摄影记者也一人开着车子紧跟出发。此时,我们心中忽然被什么东西揪起来似的:虽然经过多日摸底,小余也告诉我们新华村不是梁寺的老巢,但面对的毕竟是毒贩,是最可怕的亡命之徒。

  接下来的5分钟却无比漫长。幸运的是,拍摄十分顺利,在小余出来后,摄影记者也随后到了约定的安全位置。

  通过摄影记者的镜头,我们还原了整个交易过程:小余先在巷子一不起眼的砖头下放下交易款,之后就是等待;而在梁寺出现后,两人没有任何言语交流,甚至不进行碰面,梁寺只给了小余一个暗示,告诉毒品隐藏位置;最后小余拿了毒品撤出,在确定完全没人后,梁寺才去捡起交易款。

  小余,就像是日前缉毒影片中《门徒》的一个现实版:他极其痛恨毒贩,但又不得不依赖毒品。在许多瘾君子被毒品彻底击败,徘徊在地狱门口等死时,他的选择有些另类,也相当凶险:不断去举报毒贩,“因为这是我的唯一选择”。

  “我就一个人了”

  记者:“你为什么要举报毒贩,是不是他们让你吸毒的?”

  小余:“一开始不是,但去年我曾经戒了3个月,之后就是这‘小勇’(第一个被小余举报的)诱使我,结果搞得我现在人不是人,鬼不是鬼,家人早不要我了,姐姐也不管我,我就一个人了……”

  记者:“所以你要报仇?”

  小余:“我不是报仇,我是不想其他人像我一样。我举报的毒贩,全部都是卖货卖了几个月的,每天都要交易五六次,我知道他们害了很多人。把他们抓起来了,起码受害的人会少些,我不想他们继续害人。”

  “我其实非常害怕”

  记者:“那你举报了那么多毒贩子,有没有受到威胁?”

  小余:“没有,前三次举报,协助抓获几个毒贩后,接待我的刑警很好,他告诉我很多自我保护的办法,而且他抓人抓得很彻底,我没有看过被抓的毒贩的朋友再在均安出现过。”

  记者:“之前没有,那现在被威胁了?”

  小余:“是的,也许我抓得太多了。大多是四川人,前几日,有人传话给我,告诉我小心点,知道我在均安有公安保护,如果出了均安就难说了。但我知道我的事情暴露了,而且我不想给公安添麻烦,我想回老家避一避,我其实非常害怕。”

  “我还会继续举报的”

  记者:“那你现在准备回老家?”

  小余:“是的,那里没有毒品的,很乡下的地方,我想我这次应该能完全戒掉。还有,也避避风头。”

  记者:“以后怎么打算?”

  小余:“戒了后,我继续出来打工,也许是顺德,也许是

东莞,反正要好好打工,我这个样子,已经拖累家里欠了好多钱……”

  记者:“那以后还会举报吗?”

  小余:“会!只要我知道哪里有贩毒,无论是我老家,还是广东,还是我之前打工的浙江,我看到了,我就会举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59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