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老人为守护永陵携妻儿在地宫居住2年(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08:0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老人为守护永陵携妻儿在地宫居住2年(组图)
他在阴冷地宫住两年

老人为守护永陵携妻儿在地宫居住2年(组图)
永陵发掘

  94岁的刘复章老人一生都守护着一座陵墓:永陵。为了保护永陵,他甚至带着妻儿在阴森潮湿的陵墓里住了整整两年。作为参加永陵发掘的当事人,他是成都文物界响当当的人物。这位执着的老人很富有,因为他发掘过价值上千万的文物宝藏,他同时也一贫如洗,家里连一件像样的摆设都没有。昨天上午11点20分,刘老因肺心病在成都去世,从他的衣服口袋里只找出一张报纸,报纸的边栏有一则关于永陵的小消息,老人到死都惦记着永陵。

  一生清贫他挚爱考古

  刘老的家位于西安北路二道桥永陵职工宿舍,不大的院子里搭着灵堂,“慈父慈心养育儿孙,克勤克俭辛劳一生”,挽联中间,摆放着刘老的遗像,不断有人前来上香、鞠躬。

  “爸爸人缘好,来看他的人牵着趟呢。”在刘老小女儿刘才丽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刘老的家,这里的清贫让记者意外,除了床、柜子,找不出多余的家具,没有一件像样的摆设,连家电都破旧不堪。阳台上搭建的水泥台蒙上厚厚一层灰,“这是我爸生前工作的地方,每天除了出去找文物,他就坐在水泥台前给文物编号、做修补。”在水泥台上,记者看到一本发黄的手稿,“1971年3月,生产队在院坝取土修猪圈时发现王建墓石人造像;1983年,金鱼街挖下水道出土汉代井圈……”刘老用清晰的笔迹记录下了他参与的每一次文物发掘。

  守护永陵他誓与陵墓共存亡

  刘老与考古的缘分始于1942年,当时在四川大学做校工的他随川大历史系教授冯汉骥参与了永陵发掘,从此一发不可收。据刘老的二儿子刘才庚回忆,当时成立了王建墓文管所,所长和办事人员都只有父亲一个人,1949年,他们全家便住在了永陵旁边,当年那里全是坟堆,也是处决犯人的地方。他们全家包干了墓地的大小事情,包括为墓顶除草。文革期间,红卫兵闯进永陵捣乱,由于担心永陵遭受灭顶之灾,刘老竟然想出了让全家人错愕的决定——他要一家七口人一起搬进王建墓地宫,誓死保卫永陵!

  “我当时只有十二三岁,要我住坟墓我弄死不干,后来爸爸给我们讲王建墓的重要性,我也似懂非懂。只知道每天最怕的就是晚上关上墓门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鬼在飘。”刘老的女儿对记者说。陵墓里阴森、潮湿,一家七口人都睡地铺,所有的衣服、被子都是湿润的,一年四季没干过。就这样,整整两年住在墓里,刘老用他的决绝之举捍卫了永陵的完整。

  保护文物他挺身挡住推土机

  从发掘永陵开始,刘老一生痴迷文物考古。他一有闲暇时间,准会出现在成都某个工地,带上他的小铁铲、小刷子,寻找可能被挖掘机毁灭的文物,那可都是他的宝贝。刘老70多岁高龄时,在青羊宫附近一个工地上发现了一些烧碗,这可是隋唐时期的文物,刘老立即请求工地停止挖土,可工人们不懂,不停地把他往外推,刘老干脆就站在推土机面前,用身体挡住推土机,不允许文物被破坏。“他那么大年纪了,何必这么亡命,还被工人掀。”刘老的小女儿眼里噙满了泪水,“爸爸就是这样,他觉得文物都像自己的儿女,被破坏了心痛得很。”

  刘老一生自己发现的文物数以千计,价值上千万,他全部交给了国家,现在四川省博物馆、成都市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草堂博物馆等都珍藏有他捐赠的文物。在去世前一个月,他还要二儿子用三轮车推着他去十二桥找考古队,他屋里还有一批文物要捐,可因为病情加重,这一趟最终没有成行。

  幸福美满与老伴走过“钻石婚”

  在刘老去世前的10多天,刘老相伴60多年的老伴朱淑群离开了他,虽然家里人都瞒着刘老,可医生说,老人肯定有心灵感应,这不,才10多天,刘老也跟着去了。刘老和朱婆婆的恩爱,街坊邻居全都知道,对于刘老挚爱的考古,朱婆婆无条件支持。当时在王建墓墓室供台发掘出的汉砖,一匹就是几十斤重,全是刘老和朱婆婆一起,用棒棒挑回家,码在楼下,再统一捐给博物馆。平时,刘老在工地上发现了啥宝贝,一定会跑回家告诉朱婆婆,他会一遍遍地清洗这些宝贝,缺胳膊少腿的再修补好,朱婆婆也替他高兴。刘老生前最后一次嘱咐儿女是在病房里,他挤出力气对二儿子说:“要把你妈照顾好,她的病比我重。”在朱婆婆去世那天,刘老的病情突然加重,还打了强心针,虽然暂时缓过气,可10多天后,他还是追随老伴去了。

  “爷爷一生有两个挚爱,一是永陵考古,二是奶奶。爷爷知道奶奶在等着他,他走得很安详。”刘老的长孙刘军对记者说。

  记者 李欣忆 摄影 刘陈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