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冒死降落救出未满月小灾民(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1日10:53 现代快报
直升机冒死降落救出未满月小灾民(组图)
才17天大的罗一梓被南空某搜救团用直升机援救到成都 范飞 摄

直升机冒死降落救出未满月小灾民(组图)
执行此次任务的南空某搜救团的飞行小组 快报记者 顾炜 摄

  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10天,山崩地裂,瓦砾呼啦啦砸到襁褓上,妈妈拼命地护住了他。然而,高山里的这座村庄已经成了一座“孤岛”,如此弱小无助的他还能活下来吗?

  上帝在关上大门的时候,肯定会打开一扇窗。空降兵战士、医疗专家、空军搜救团、120急救中心……先后围着这个小生命展开了一场接力;19日,南空某搜救团的直升机将他送到了成都,如今他正幸福地躺在成都市妇产科医院的病房里,吸吮着妈妈的奶水。

  长大后他会知道,在2008年5月这场空前的灾难中,他是来自灾区的最小的新生儿。

  第一棒

  空降兵战士:恨不得把所有食物都给母子

  5月2日,傈僳族姑娘余丽芝产下一名男婴,取了个很文气的名字“罗一梓”。5月12日的强震中,什邡茨竹坪村进出山路全部损毁,才10天大的一梓突然从全家人的宝贝变成了“灾民”。妈妈也没法“坐月子”了,虚弱无力的她出现了产后感染症状,开始发起高烧……一家人以为,这下肯定要困死在山里了。一想到一梓刚降生到这个世界就面临着生命危险,妈妈的眼泪都快哭干了。

  16日,空降兵救援突击队翻山越岭赶到了村里,乡亲们顿时看到了希望,“一梓有救了!”余丽芝虽然高烧不退,却坚强了很多。战士们惊讶地看到了楚楚可怜的小一梓,恨不得把随身带来的所有能吃的东西都给母子俩,可惜突击队员们为翻山大多是轻装上阵,只带了少量的食物和药品。“最有效的办法是先治疗妈妈,妈妈的病一好,孩子自然有奶了!”他们立刻拿出退烧药给余丽芝服下,同时安慰她:“放心吧,医疗队很快就到。”

  第二棒

  医疗小分队:母子必须送医院抢救

  17日,驻扎在红白镇的医疗救援队在接到空降兵突击大队已经抵达前方的消息后,也立刻出发。因为沿途要么道路不同,要么山石滚滚,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才走到中转站大木瓜坪。在此医疗队分成了几个小分队,其中一队向茨竹坪进发。

  19日上午,小分队来到了茨竹坪,武汉军区总院的主治医师郗二平和村里的向导挨家挨户去找,看看有没有急需救助的伤员,当看到小一梓母子的情况后,郗二平立刻觉出了严重性:妈妈高烧还没有退、产后感染现象有加重趋势,奶水已经没有了;孩子明显营养不良,而且就在前一天,仅有的一点奶粉也吃完了!

  郗二平几乎用上了所有能用的办法,处理余丽芝的炎症和高烧,但是山中医疗条件实在有限,必须立即将母子送往大医院抢救!

  第三棒

  南空某搜救团:直升机冒死降落

  飞往茨竹坪救援的任务由南空某搜救团的团长、上校李春辉亲自执行。19日下午,机组在接到命令后迅速从成都太平寺机场起飞。

  30多分钟后,飞机来到茨竹坪上空,一看下面的地势,作为有着近30年飞行经验的特级飞行员,李春辉当即觉得这里不符合降落条件。从飞行要求来看,应该立即放弃着陆,就在思考是否应该将飞机提起转向的那一刻,李春辉突然一阵心酸,他看到了地面上满怀期待的灾民,特别是一眼看到了一个黄色的襁褓,“那是个婴儿啊!”顿时,他下了决心要试一试。“大家觉得如何?灾民们不能再等了。”他扭头问副驾驶王香印和领航员段延超,“要降!我们不能让灾民们失望。”大家异口同声。于是,机组成员迅速作出了协调分工,准备降落。

  飞机越来越低、越来越低,然而不巧的是,下面是一个斜坡,周围又三面环山且空间很窄,螺旋桨旋起的气浪形成巨大的乱流,机身开始抖动……危险!赶快提升!李春辉果断地将飞机提了起来;平稳后,他决定再试一次,可惜,这次还是没有成功。

  怎么办?“再试!”大家决心已定。这一次,飞机终于降落在了斜坡上,可是有一只轮子离开地面约有1米高,整个机身倾斜着停住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上人的速度必须非常快才行。

  在地面部队战士的帮助下,9位灾民包括一梓的爸爸、妈妈、奶奶,顺利登上了飞机。为了防止一梓和虚弱的灾民们在飞行途中出现意外状况,郗二平医生亲自抱着一梓登上飞机护送他们。在一梓进机舱的时候,驾驶舱里手握操纵杆的李春辉欣慰地回过头来看了看他的小脸,“很安详。”

  领航员段延超则在心里想:团长每天晚上给飞行员们开会,总是强调安全第一,着陆时一定要具备充分降落条件,可一看见底下的灾民,他自己就首先“不忍心”了。

  第四棒

  120急救中心:书记安排指挥车护送母子

  又是30多分钟后,飞机返回到了太平寺机场,当郗二平怀抱着一梓走下飞机后,这幕场景顿时震住了在地面指挥接应的成都市120急救中心党委书记李远建,她快步跑上前去将孩子接过,急切地询问情况,郗二平简短地介绍了情况后,格外郑重地告诉她:“这孩子我现在交给你,请你一定妥善安置!”

  在快速做完消毒处理后,李远建决定用自己的指挥车护送小一梓和他的家人去医院。疾驰途中,李远建一边安慰一梓的家人,一边在电话里与医院做好了接应安排。

  第五棒

  成都市妇产科医院:吃的用的塞满了病房

  小一梓的到来,刷新了成都市妇产科医院收治灾民年龄最小的纪录,他也成为这次地震灾区最小的新生儿灾民。由院长隆玉华亲自坐镇,成都市妇产科医院忙碌的医生护士们一方面对余丽芝的产后感染进行治疗,一方面展开了对小一梓的救助。院里专门辟出了一间病房,让一梓一家人住在一起,“这个时候让他们家人团聚是最大的心理安慰。”隆玉华说,看着小一梓那么小就遭到如此灾难,全院上下都特别不忍,医生、护士们把他洗得干干净净,还买来了漂亮的衣服给他换上,吃的、用的,塞满了病房。

  眼下,小一梓的各项指标都基本恢复正常,妈妈余丽芝的烧也退了。看着身边的孩子,她每每眼眶湿润,只是,这是感动的泪。

  快报特派记者 郑春平 空军报记者 伍轶 发自成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