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72岁老妇执意翻山回家喂猪(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6日09:41 都市时报
北川72岁老妇执意翻山回家喂猪(组图)
在被地震破坏的崎岖山路上,苏昌平背负老人们的食物,沿着悬崖峭壁前行

北川72岁老妇执意翻山回家喂猪(组图)
站在三角木棚前的付贵珍老人

  本报北川专稿 38岁的苏昌明昨天站在北川县擂鼓镇胜利村的灾民安置点,犹豫地看了看眼前的大山。山上已经起大雾,听头天下山的人说今天有大雨,有的地方山体还在滑坡。到底去还是不去?他身边已捆好了两摞1米多高的方便面纸箱,72岁的母亲还在山上等着他送吃的。

  短信唤回离乡兄弟

  苏昌明排行老五,家里兄弟姐妹8个,除2个姐姐,兄弟5个及二姐一家都在省外打工。5月13日,正在西安出租房里休息的苏昌明突然接到侄子的短信:“快点……给家里打电话嘛……我打给他们就是打不通……快呀!”他想起头天中午上班时厂房摇晃了一阵,“当时想汶川离北川很远,就没放在心里。”

  短信让他慌了,迅速和其他兄弟联系,分头给家里打电话。由于通信中断,几个人一面心焦地打听消息,一面迅速从上海、江苏等地往西安会合,准备一起回家。但地震造成宝成线中断,回家谈何容易?所幸好消息不断传来,嫁到外乡的三姐一家、母亲和三哥的妻子和孩子全都平安,只有大姐夫失踪……

  15日,八弟苏昌平、三哥苏昌兵及二姐一家等7人终于乘上了西安到重庆的大巴,几经辗转于16日回到了擂鼓。把姐姐、母亲安置到九洲体育馆后,苏昌明开始寻找大姐夫。当他无奈地回到九洲体育馆时,得知母亲已回家了,怕母亲有危险,三哥陪着一起回去。兄弟几个只好返回山上,从垮塌的房下刨出了一些食物,花4天时间在危房前的空地上给母亲搭起了一个结实的木棚,并用水泥砌了灶。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粮食,没办法,只有背上山。

  老人执意回家喂猪

  5月24日中午12点35分,苏昌明和苏昌平背着几天来政府发放给的干粮,从胜利村出发,翻山越岭,给包括母亲在内的几位上了年纪的亲戚送干粮。

  苏昌明的母亲居住的北川县擂鼓镇苏保村大安三队,在胜利村对面16公里外的大山上。地震发生后,她家的8间房子垮了2间,没垮的6间木板房也成了危房,家里唯一值点钱的只剩下3头大猪和8只母鸡。按灾前生猪每公斤30多元的市价,这应该是一大笔钱,也是灾后重建家园最后的本钱。

  在绵阳市九洲体育馆救助点住了2天后,母亲付贵珍就再也待不住了。她不顾儿女苦苦相劝,也完全无视山上每天不断的余震和可能再次出现的山体滑坡,固执地选择了回家喂猪。

  送粮进山 近路历险

  进山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全村人集资几十万元修成仅2个多月的盘山公路,但因山体滑坡,许多段路已滑到山下。若要走,必须横穿五六个滑坡断面,非常危险,但只需2个半小时。另一条相对安全,但半数路段都埋没在丛生的杂草和树林中,只有10多厘米宽,湿滑难行,需要四五个小时。兄弟俩决定走盘山公路回家。

  沿路上山,不断遇到村民,多数是回去找吃的。灾民安置点虽提供食物,但每天吃饼干、方便面也不是办法。发了米和油,但总不能吃光饭,回家或许还能刨出点腊肉、土豆;田地没受灾的,甚至还可摘些新鲜豌豆、莴笋和白菜。

  满山的石土、残木、裂缝及部分山坡上还悬在空中的巨石,起先还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但渐渐地也就没觉得有多可怕了。我们甚至横穿了两三个山体滑坡后的断面——手脚并用,拉着树藤,攀过巨石,一一“横渡”。

  大家都在一个路口休息。一个村民正在往鞋上绑藤条,他说,前面的路有点险,他的鞋底滑,捆藤条增加摩擦力。当时,我对自己的休闲鞋还是很有信心的,但谁知才绕过山路我顿时就傻了眼:一个断面差不多呈50度的斜坡直插谷底,没有树干、没有巨石,全是细碎的沙石。所谓的“路”,只是村民们踩出来的,仅10多厘米宽的一串脚印!!

  背着方便面的苏昌平过去了,扛着摄影包的曲鸣飞过去了,老乡们接过了我所有的负重。我慢慢将全身贴着坡体,回头竟然发现脚后跟露在了山崖外,鞋底轻轻一搓,碎石就“沙沙”地下去了一小片。心立即紧了起来,咽了一口口水,试着把左脚横移了一步,“沙沙”又是一片细响。我只觉得自己浑身发软,绝望地看着已在平地上的曲鸣飞:“我真的过不去了……”

  身后的苏昌明一把抓过了我紧扶山石的右手:“别往下看,只盯着脚下,踩稳,我们拉你过去!”前面一个老乡也紧紧拉住我的左手:“别怕,不会有事的!”就这样,40多米的断面,我完全是被他们拽过去的。大脑一片空白,只记得站到平地上时,双手和双腿一直在抖,以至于都无法从老乡身上接过自己的包。但即使这样的路,仍有不少村民大包小包地肩挑背扛地往山里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