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一变天地宽----禾城大学生就业现状扫描
2009年2月9日,嘉兴市春季人才交流大会在嘉兴国际会展中心举行。460多家单位提供了8000多个工作岗位,吸引数以万计的求职者前来应聘。其中大、中专毕业生占求职人员半数以上。
人海中,记者看到毕业于郑州大学的徐正芳拿着求职表格来到隔板后认真填写,她说:她是学日语专业的,但这次应聘她先调整好了心态,不挑岗位,首先有个工作岗位,找个落脚的地方,再一步步来。
记得去年11月30日,长三角IT产业人才交流会上,记者遇见毕业于江西大学的王兵,他是学新闻专业的,当过学生会副主席,自诩在大学里算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之前,他在南昌曾找到过几份工作,最高的一份给他1200元/月,但他觉得像他这样的大学生至少也值2000元/月。此后他从南昌折腾到深圳、福州、厦门等地。辗转数月后,他两手空空来到在嘉兴打工的父母身边。磨掉了身上的浮躁气后,身处逆境的王兵想法就现实了许多。所以这次他要求不高,现场与一家企业达成意向,每月工资1500元。
从去年9月份开始,记者陆续采访到一些高校毕业生转变观念、顺利找到工作的例子:有人曾8次咬定公务员岗位但均未果,最后无奈放弃不现实的要求后,才获得较为满意工作;有人不依不饶非得月薪5000元,四处碰壁后,找了份月薪2000元的工作,现在月薪已升到4000元;有的放下身价从服务员干起,现在已是餐饮部经理……
记得海宁一企业人事部丁经理对记者说过,当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形势严峻不等于“严冬来临”,说实在的,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他认为大学生在求职方面必须认清一个现实,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高校已不是“象牙塔”,大学毕业生也不再是“象牙塔”尖上的那颗“明珠”。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往往难以一下子找到理想的工作,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时候,暂时屈就也不失为明智之举,不妨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曲线就业”策略。
记者赞同丁经理的观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不仅在于政府大力拓宽就业门路,还在于大学生自身的观念转变,观念一变天地宽。
摄影记者 储永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