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名儿童中615人血铅超标 凤翔公布首批血铅初检结果
2009年7月下旬至8月7日,凤翔县长青镇马道口村、孙家南头村200多名儿童在医院自行检查血铅,其中138人血铅超标。经省卫生厅授权,由具备资质的西安市中心医院对长青镇多名儿童开展了血铅检测工作。
8月13日晚8时,凤翔县政府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首批731名儿童血铅检测的初检结果:在全部731名14岁以下儿童中,只有166人未超标,血铅超标率达到84.13%%。在血铅超标的615名儿童中,属重度铅中毒的有3人,中度铅中毒的163人,轻度铅中毒的144人,高铅血症的305人。
此次公布血铅初检结果的731名儿童来自长青镇马道口村和孙家南头村,本次西安市中心医院在长青镇共采集血样1017人,剩余的286个血样正在检测中。
东岭公司未现身发布会
8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除了省内外19家新闻媒体外,还有宝鸡市疾控中心以及十多名发生儿童铅超标村子的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但东岭冶炼公司相关人员没有出现在发布会上。
凤翔县处理“长青部分儿童血铅超标事件”领导组组长、常务副县长何宏年说,凤翔县政府在8月13日晚6时30分接到西安市中心医院传来的检测统计结果,具体的名单目前政府还没有拿到,待拿到后就会公布。医院随后将会把检验报告单传到凤翔县政府,再发放到受检儿童家庭。
村民没想到血铅超标达8成
在发布会上有记者问道,即使环保部门的各项检测都合格,但那是按照工业排放标准做的,是否并不能证明东岭冶炼公司就不是污染源。对此,宝鸡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路建超说,如果不能找到污染源,会选择和此次发生血铅超标村庄环境、饮食习惯相近的村庄做对比检测。
在首批731名14岁以下儿童血铅检测结果公布后,参会人员都对数据显示的严重性感到意外。参加发布会的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也说这个数字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孙家南头村3组组长晁明润说,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次事件很严重,但是当时猜测比例也就是一半左右,没想到会高达八成以上。其他村民代表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比例比想象的要高,但最起码说明政府没有隐瞒。”
零点消息
初步判定东岭是污染源
环保部西北督查中心、省环保厅联合督办调查组初步判定,造成凤翔多名儿童血铅超标的主要污染源是陕西东岭冶炼公司的涉铅企业。
联合督办调查组现场检查了长青工业园区内的两家涉铅企业情况。监测人员对水体、大气、土壤等28个点位、66个样本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召开了事件污染源调查分析会,专家分析认为,造成这次血铅超标的可能因素有企业排污、汽车尾气、生活习惯等因素,但是事件发生地的陕西东岭冶炼公司是主要涉铅企业,本次应急监测数据显示,从项目建厂前后周边土壤环境比对分析,周围土壤存在铅含量上升的趋势,因此初步判定造成凤翔县多名儿童血铅超标的主要污染源为陕西东岭冶炼公司。据央视午夜新闻整理
治疗方案
166名中重度儿童免费治疗
其余患者在家驱铅,政府配送牛奶等驱铅食品
在此次公布的数据中,重度铅中毒的有3人,中度铅中毒163人。按照凤翔县对血铅超标儿童的治疗方案,这166名儿童需要住院治疗,费用由凤翔县财政支出。
凤翔县政府此次拿出的治疗方案依据国家卫生部《儿童高血铅症和铅中毒分级与处理原则(试行)》的规定,并结合本次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治疗方案是在西安市中心医院专家郭宝科教授的指导下,经过3天的广泛走访、调研、论证,结合凤翔县的医疗条件,提出方案,经由国家卫生部专家组审定同意后确定的。
该方案决定,对于100~199微克/升的高铅血症和200~249微克/升的轻度铅中毒儿童,在家进行非药物驱铅。政府派专人给每个家庭送去《知情通知书》和专家出具的健康处方。派专业医护人员分片包干,指导患者开展饮食干预治疗。
对250微克/升以上的中、重度铅中毒儿童采取入院药物驱铅治疗。入院时须持本人户口本、合疗证和血铅检测报告单到凤翔县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一个时期以后,依据复查结果或继续住院治疗或回家非药物驱铅治疗。
此次住院做驱铅治疗所产生的费用由凤翔县财政全额负担,治疗影响驱铅治疗效果的其他基础性疾病的费用,按国家新合疗政策予以报销;在家进行饮食干预的患者,由政府统一采购、配送牛奶、干菜、干果等驱铅食品,蔬菜由农户自行购买。
目前,该治疗方案所涉及的医务人员培训、床位、药品等已全部就位。
搬迁方案
明年5月底完成搬迁
8月13日晚的新闻发布会同时公布了目前尚未搬迁的425户村民的搬迁方案:从现在开始,用2年时间,全面完成搬迁任务。搬迁范围为宝冯公路以西,目前尚未搬迁425户1803人。搬迁户统一迁至工业园区核心服务区安置。新址建设结合关中民居特色,先建后搬、设施齐全、一步到位。力争11月启动工程基础开挖和建设。
2010年10月底前完成所有房屋建设工作。2011年3月前完成新区道路、绿化、亮化、供气、排水等后续建设工程,5月底前完成搬迁工作。
长青镇镇长蒲仪明之前表示,搬迁一户的费用至少需要20万,要对425户群众进行一次性搬迁,所需资金不是小数。对此何宏年介绍,此次搬迁的资金是多方筹集的,主要来自财政支持、开发筹资、企业承担、向上争取、部门承担等。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华商报》记者 王智 采写 《华商报》记者 王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