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选择5000人的尊重,还是选择50万元的年薪?”
妈妈一句话,让24岁的邓麟云下定决心,决定花5年时间,将“童梦中国青年公益发展中心”发展壮大。
童梦一班、二班和三班
邓麟云出生在上海,父亲是大连人,母亲是成都人,但他常以“成都人”自居,他的“童梦中国”公益行动也是以成都为枢纽,向四川乃至全国辐射。
作为“童梦中国青年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邓麟云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后到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攻读金融学硕士。
“童梦中国”入会要求很高:留学生必须是世界前50强大学的,国内学生也必须是“211”院校的。昨日,按照约定,150名“童梦三班”志愿者陆续赶到成都。16~18日,“童梦三班”将在成都集训3天,培训内容包括支教点民俗礼仪、安全事项、考勤制度,还有往届支教志愿者的经验介绍。19日,志愿者们就将分成6个小组,分赴北川、平武、万源、通江四地的六所学校。
支教老师不上课堂上的东西,而是教孩子们舞蹈、音乐、棋类、体育、素质拓展等课程,教案都是志愿者们自备的。邓麟云说,他们希望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以国际化视野,帮他们开拓思维、树立信心、培养兴趣。
同时,志愿者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发现有能力的学生和贫困学生。对有天赋的学生,他们会定期关注,加以指导;对贫困学生,则将启动“童梦计划资金”,资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此次支教的志愿者,邓麟云将之称为“童梦三班”,前两次的则分别叫“童梦一班”和“童梦二班”。“童梦一班”的志愿者有60人,全是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大学生。“童梦二班”有志愿者90人,全是到澳大利亚留生的中国留学生。而此次的“童梦三班”,拥有志愿者150人,来自世界各地。目前,“童梦中国”的登记会员已有4700人。邓麟云希望通过校友会的形式,将这些志愿者聚集起来。为此,邓麟云建立了专门的网站,有专门的队歌、论坛甚至管理制度。
一封信催生出“童梦中国”
组建“童梦中国青年公益发展中心”,源自于一封信。2009年5月,从美国回京的邓麟云收到一封来自北川地震灾区的信。一个小孩在信中称“我姐姐在地震中去世了,再也没人给我辅导作业了”“爱心哥哥,希望你能回来,继续辅导我的作业”。
孩子们为何要给邓麟云写信呢?
原来,2008年“5·12地震”后,邓麟云就联系上北大的校友,买了500支狂犬疫苗,在绵阳桑皂等地建立了4个医疗点,6月1日儿童节,看到孩子们怅然若失的样子,邓麟云又在医疗点旁边,和志愿者们一起建立了一个教学点,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他还休学半年,在四川待了8个月,用自己的奖学金和平时攒下的生活费,先后资助了7名灾区学生。
因此收到北川小朋友的这封信后,邓麟云马上在网上发出倡议,决心组建“童梦中国青年公益发展中心”,希望通过假期爱心支教,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传递梦想。他联系了在美国留学的60多名学弟学妹,当年7月就奔赴北川,开展了为期一月的爱心支教。
临走时,孩子们哭了
而最初选择支教学校时,当地校长的一席话让邓麟云很受感动,校长说,“经济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观念落后”。选择支教学校,除了校长思想要开明外,还有一个硬件条件:学校要有学生宿舍,可以安排志愿者们住宿。
在学校,每组志愿者每天分成3个小组,一组负责做饭,一组负责教学,一组负责家访。每天6节课,放学后,小组成员还必须开会总结当天的得失。
临走那天,雨很大,家长们提着土鸡蛋、玉米棒子前来送行;孩子们也流着泪,拽着哥哥姐姐们的衣服,不愿他们离开。
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学弟学妹们看到这一幕后,也纷纷要求加入“童梦中国”。2009年11月,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学生们接过支教接力棒,组建“童梦二班”,到平武支教。
平武石坎小学一位老师表示,也许短期的支教活动并不能让学生的成绩突飞猛进,但无疑会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带给他们新的观念。尤其是这些“学生老师”的留学生身份、名校学生身份,让孩子们觉得梦想不再遥不可及,这对孩子们的成长很有帮助。
他毅然放弃50万年薪
学生、家长和当地老师的评价,让邓麟云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
去年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毕业后,邓麟云本来签约了美国一家银行做风险投资,年薪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是继续做公益还是上班赚钱呢?就在邓麟云苦苦纠结时,妈妈的一句话点醒了他———“这要看你是选择5000人的尊重呢,还是选择50万年薪”?他决定用5年时间,全身心投入“童梦中国”,尽可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成都商报记者
杜玉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