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达州9月8日电 (记者 靳廷江)由于贫困生太多,四川万源中学每年的教师节都变成了“捐款助学日”。今年也不例外,该校提前庆祝第26个教师节,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活动议程就是全体教职员工为贫困学生捐款献爱心。
贫困生太多 学校专门成立了“扶贫济困”领导小组
革命老区四川万源市地处大巴山腹心地带,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市)。万源中学有7000余名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贫困生较多。如何保证贫困生尤其是特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一直是摆在学校领导面前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为此,该校成立了专门的“扶贫济困”领导小组,千方百计寻求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
品学兼优的蒋应战是该校初三5班的学生,今年2月初突患脑血瘤住进医院。蒋家一贫如洗,面对巨额医疗费用几近绝望。在这危急关头,万源中学“扶贫济困”领导小组在全校师生中发起“少用一元零花钱,救助应战回校园”的募捐活动,一共募集到六万二千多元现金,解决了其燃眉之急。本学期开学,蒋应战已痊愈返校。
该校本学期刚刚招收了一个“著名”的特困生,他就是17岁的挖煤救母“孝顺哥”蒲志钢。获悉蒲志钢的事迹之后,鉴于其在德育方面的突出表现,万源中学决定招收他为高二插班生,全免了他的学杂费。
万源中学高二14班还有一对“明星”特困生,他们是此前被全国各大媒体报道过的“轮椅兄弟”熊仕华和熊仕渊。熊家兄弟幼时先后突发怪病:双腿发软,走路困难,渐渐无法站立。全国各大医院和世界卫生组织均找不出病因,有关部门确定两兄弟均为一级残废。为了他们读书和治病,熊家债台高筑。
2008年7月,两兄弟初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万源中学就读,校长王兴中了解到情况后,免除了他们所有的学杂费用。为方便兄弟俩上课,学校专门把他们安排在同一个班就读,并在同一层楼里腾出一间教室供他们住宿,后来干脆让熊家六口全部住进教学楼,聘请其父母在学校做零工,还对他们家的水、电、气全免费。万源中学科技大楼里,就这样安起了一个特殊的家。
校长曾下乡插队做知青 有扶贫济弱情结
“王校长年轻的时候下乡插队做过知青,那时候长期赤脚干活,脚底板到现在都还有一个大大的肉刺,”万源中学高一物理教师向道兵分析:“所以他有扶贫济弱情结,能体会穷人的难处。”
现在就职于万源市国税局的胡伟是万源中学95级7班的学生,那时王兴中是他的班主任。“我最难忘的是王老师当年用油桐树叶煎水给我洗冻疮的情景。那年的万源真冷啊,不少同学手脚都长了冻疮,有的开始化脓了。王老师上山拣回来许多油桐树叶,煎水给我们檫洗,效果居然出奇的好。
如今在万源市残联工作的张发平和胡伟是同班同学,他的左眼先天性残疾,难以通过高考体检,是王兴中一次次带着他找医生和相关领导“说情通融”,问题才得以解决。“王老师自己掏钱买了两瓶酒送给负责体检的医生,那医生还不愿意收。后来,王老师又去找当时主管教育的副县长签字,这才圆了我的大学梦。”
对于学校教师和当年的学生对自己的评价,王兴中不以为然:“什么情结不情结,任何一个学校都有两个任务,一个是教书,一个是育人。不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还能育什么人?”王兴中认为,扶贫济困是学校的天职,更是万源中学的光荣传统。“无论换了哪个当校长,还不是一样要这样做。”
教师节变成“捐款助学日” 老师称“特别有意义”
9月7日上午,正在万源中学采访的记者偶遇一对贫困学生苟志娟和苟志伟姐妹。据了解,苟志娟姐妹是万源市茶垭乡李家沟村人,她们的父亲在8年前因病去世,母亲离家出走杳无音讯,姐妹俩一直跟随三婶一家生活。三婶一家本来就很困难,今年又遭遇洪灾,日子更加捉襟见肘。万源中学获悉这一情况后,将姐妹俩接到该校读书,学习和生活费用全部由学校提供。“能帮一个算一个吧,我们只能尽力。”王兴中说。
当日下午,万源中学举行“新学期开学典礼暨第26个教师节庆祝活动”。活动的一个重要议程,就是全体教职员工为贫困学生捐款献爱心。
“这样过教师节,我觉得特别有意义。”该校教师王清康告诉记者。
“记者同志,仅靠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你要呼吁社会各界多关注和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学生啊。” 整个采访过程中,老师们似乎忘记了记者的采访主题是教师节,挂在他们嘴边的总是“贫困学生”。(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