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民手工仿造各个朝代马车(组图)

每一个仿古马车都是等比例缩小,纯手工制作。 每一个仿古马车都是等比例缩小,纯手工制作。

每一个仿古马车都注入了杨先生的心血。 每一个仿古马车都注入了杨先生的心血。

古代马车模型。 古代马车模型。

  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业余爱好,有人喜欢书法,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欢收藏……,然而家住济南6455工厂的杨崇华的爱好却与众不同,他喜欢制作古代马车模型,无论是先秦战车还是民国马车,他都能做的惟妙惟肖。

  A 一直喜欢中国传统物品

  造车源于老木匠指引

  在6455宿舍工厂区,提起杨崇华来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可真是个怪人,每天除了上班就在家里做马车模型,家里都快变成木头工厂了。”“他脾气很大,有一次我想花3万块钱买他一个模型,他竟然把我赶出来了。”听说记者来采访,附近居民纷纷诉说对杨崇华的印象。

  做马车模型并不是他的主业,他是一家军工企业的技术人员,从小就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之前最大的爱好就是拍摄面临消失的古代部落和为各种石头制作底座,并且乐此不疲,直到2007年家里装修房子,他的兴趣才发生转移,“装修完成以后,家里剩下了很多的木头块,丢了很可惜,就向木匠请教如何利用。”木匠提了很多建议他都没有接受,直到一位老木匠无意中提议做马车时,他才突然高兴起来,“我一直对古代车船感兴趣,也看过一些资料,做马车再合适不过了。”

  制造中精益求精

  第一个作品用俩月

  经过和老木匠商量,杨崇华决定先从做独轮车入手,因为它造型比较简单,而且工作量也比较小,当天下午他就通过这位老木匠,买来了刨子、凿子、手摇钻、角尺、直尺等工具,还特意跑到附近的木材市场买来了各种木头,但工具虽然找齐了,如何制作又成了一个难题。

  为了尽早掌握做车技术,第二天一早他就跑到济南的博物馆寻找资料,从朋友手中寻找资料,收集了满满一柜子小人书,根据小人书他手工仿造各个朝代的马车。说起那段历史杨崇华说他永生难忘,“基本上下两刀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然后再跑到老木匠家里问,回来再做。”经过两个月努力,杨崇华的第一件作品终于完成了,“虽然车轮做大了,推手也不一样长,但我还是异常高兴” 。现在这辆独轮车还摆在工作间里,杨崇华表示会永久收藏。

  除了图纸以外,杨崇华对于模型的选料也很苛刻,制作模型最好的木头就是红木、花梨木、乌木、檀木这几种,为了保证选材质量,杨崇华每个星期六、日,都会驾车到15公里外的英雄山广场选材,即使这样,一星期能选到一块好木头都很难。

  C 模型制作精雕细琢

  做一辆要用5个月

  杨崇华说他的模型都是仿照古代真马车来制作的,无论是马车零件,还是部件之间的大小比例,都和真马车一样,只是比例较小。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杨崇华带领记者参观了他的收藏室,一进门记者就被他的作品吸引住了,杨崇华制作的马车长约1米,高度大都在40-80厘米之间,先秦战车、唐代马车、民国运输马车应有尽有,无论是车轮、车身还是顶棚都和真车无二。“很漂亮吧,做这几辆车花费了我两年时间啊。”杨崇华告诉记者,他制作的所有模型都完全按照中国传统手工艺制作,都是卯榫结构,除了装饰钉以外,全部车辆没有一颗钉子,而且车辆全部是他手工制作的,甚至车窗和车身上的花纹也全部是用磨刀一点点刻上的,“从选材开始,一直到车辆成型,一共要经过200多个工序,制作一辆车需要4-5个月。”

  D “齐鲁马车模型第一人”

  不参加展览不卖作品

  出于对这些模型的喜爱,记者临走时提出买一件,没想到杨崇华突然不高兴了,“对不起,我的作品不卖,我现在还想把我卖出去的买回来呢,请你以后别说这个了。”他告诉记者,刚刚熟练掌握马车模型制作技术时,为了推广自己,他经常参加各种展览,也获得了一些荣誉,还被业内人士称为“齐鲁马车模型第一人”,还有很多人慕名而来要求出高价购买,本来不打算以此赚钱的杨崇华禁不住诱惑便卖了4个,“一个卖给了台湾的一位收藏家,还有一个卖给了一位美籍华人,其余的卖给谁我都忘了。”

  不久后他感觉自己违背了原来的意愿,但由于没有留下买家的联系方式,一直没能买回来。杨崇华现在拒绝参加任何作品展览、也很少与非业内人士打交道,专心致志的做他的“中国古代战车模型系列”,“我要把从先秦开始,一直到民国时期的各种类型马车做车模型,一共是30多个吧,人家不都说车的历史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吗。”说到这里他又悲伤起来,“如果不卖那四辆,现在应该做好了一半了。”……

  “我的确想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但是我想去工艺美术学院找,毕竟他们有底子。”杨崇华说。

  文/记者 陈晶  图/记者 王晓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仿造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