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女子为筹集科研经费卖掉自家新房(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8日03:57  大河网-河南商报
认真工作 通讯员 李杨/供图 认真工作 通讯员 李杨/供图

  河南商报记者 张高峰

  通讯员 李杨

  为了“画地图”,她曾把床榻当办公室,一个月没下床,还曾变卖了自家的房产来搞科研;甚至因为坚守岗位而错过了见父亲最后一面……

  2008年,她荣获第四届国家十大“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新奖,是全军首位获此殊荣的女科技工作者。2010年,她被评为“为新中国军事测绘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

  她叫马秋禾,是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遥感信息工程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超前

  发明摄影测量成图新技术

  时间回到20年前,1991年1月17日,一枚激光制导炸弹将巴格达电信大楼瞬间夷为平地,拉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

  美军的这第一个攻击目标就如此准确,“战场环境”如此单向透明,引发了广大中国军人的思考。

  “不少人觉得,这取决于武器装备的精良,马秋禾却有不同见解。”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遥感信息工程系政委闫海回忆说。

  马秋禾说,武器装备精良固然重要,但军事测绘的广泛应用,快速准确提供各种地理信息数据,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巴格达平静了,马秋禾的心情却无法平静。当时我军的基础测绘,基本是刀刻手描的原始生产模式,数字成图还是空白。

  这是一片未曾耕犁的土地。为了拿下这块阵地,她遍访了近千名测绘作业员。

  山脉、河流、道路、植被……一个个地图符号和图形要用计算机的语言描述出来,在当时的条件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马秋禾带领课题组,在对调研成果进行分类、归纳、抽象和建模的基础上,系统构建摄影测量数字成图技术框架,硬是奇迹般实现了完全数字化的成图过程,生产效率成倍增长。

  1997年,这款被命名为“Mapping Star 1.0”的应用软件开始向全军推广,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军测图领域摄影测量模拟时代结束了,军事测绘走进摄影测量数字时代。

  她果断

  卖掉新房凑齐科研经费

  “没想到一个军队院校的普通教员,能完成如此重大的课题!”这是我国测绘界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对马秋禾的评价。

  让老专家感到振奋的,是2002年马秋禾经历了艰苦攻关而发明的“Mapping Star 2.0 数字测图系统”。

  这个全新系统,填补了利用摄影测量手段进行地理信息生产与更新一体化的空白,实现数字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制图和电子出版等领域关键技术的有机结合,“原来多个部门要做三四天的成图过程,可简化到计算机一键完成”。

  不为人知的是,在这套系统的研究过程中,为了凑齐科研经费,马秋禾曾悄悄卖掉了家里的房子。当时虽经校、院领导多方努力,但科研经费仍有较大缺口,眼看项目面临搁浅危险,马秋禾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她与爱人商量,瞒着单位领导,偷偷卖掉了自家新房,凑足了科研急需的经费30万元。

  她遗憾

  坚守岗位

  没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2008年奥运会圆满结束时,马秋禾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振臂欢呼,同时,她所牵头研发的某奥运指挥控制信息系统,成功通过了奥运大考的检验。

  殊不知,对该系统的研发,一开始就面临诸多难题。

  2007年10月,马秋禾正奔忙于北京的大街小巷,进行项目调试。此时,她接到家里的电话,父亲已经到了肺癌晚期,要靠仪器才能维持呼吸。

  面对家里突如其来的灾难,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她,却无法从工作中抽开身。她一边组织技术人员抓紧调试,一边心急如焚不停给家里打电话。项目调试成功后,她赶回南京老家,父亲却永远地离开了。

  对于马秋禾来说,父亲是山,然而,这座山却在她忙于课题研发时倒下了。她甚至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这成为马秋禾一生最大的遗憾。

  不过,付出总有回报。父亲去世后一个月,马秋禾牵头研发的系统,顺利通过了专家鉴定。

  大爱无边,使命如山。“她出门是一个科学家,在科研一线风风火火;回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她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妻子、女儿和母亲。”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副政委徐诚泰如此评价。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发明家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