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民报料称官员私占小学旧址建自家祠堂(图)

为现场悬挂着热烈庆祝夏氏宗祠落成的条幅 为现场悬挂着热烈庆祝夏氏宗祠落成的条幅

  “瑶海区大兴镇双圩社居委一位夏姓领导,私自占用原双圩小学的操场建设自家的祠堂,11月3日9:30举办仪式。”日前,有读者报料称,原双圩小学校址现在被用作大兴镇敬老院,可与敬老院同在一个大院内的还有一座刚刚建起不久的“夏氏宗祠”。

  A记者走访

  小学旧址内有座“夏氏宗祠”

  11月3日11点多,记者赶到敬老院门口。外围的一道门是原双圩小学的小门,校名已经不复存在(注:学校已经废弃不用)。沿着石子路往里走,路过一片菜地,往里就是敬老院的铁门。

  向路人打听“夏氏宗祠”的所在,一名正在菜地拾掇的男子手指右前方四周被围墙包围的地方说“那就是”。男子继续指点,“从敬老院大门进去,一直走到住宅区的尽头,往右拐有个小门可以通到祠堂。”

  依照指示走过去,果然看到一栋外表还是灰水泥的建筑。“热烈庆祝夏氏宗祠落成”的横幅还挂在祠堂的侧墙上,地上还留有烟花爆竹的空壳和碎屑。

  祠堂的正门同样挂着庆祝祠堂落成的条幅,正门上方有一块“夏氏宗祠”的匾。从敞开的大门望去,里面沿墙摆满了不少塑料板凳,似为落成庆典所用。祠堂内部也未装修,空无一人。

  围绕祠堂走一圈就会发现,除了原双圩小学的一段旧围墙外,还建起了一道用铁栏杆围起的墙,与敬老院隔离开来,另一边新建了水泥墙隔开了敬老院大门外的几户人家与菜地。

  B退休教师

  祠堂的围墙让他们无法如厕

  住在附近低矮房子里的三位老人告诉记者,他们是原双圩小学的退休老师,都在70岁以上,腿脚也都不太方便。

  “他们是今天(3日)上午落成的。”两位老太太说,现在留有的旧围墙都属于原小学的范围,内部是没有任何围墙的,整个小学的师生都是使用位于现在祠堂大门左方的一个厕所。今年6月份左右,原来的教室开始改建为敬老院的住宿楼,敬老院安装了新大门,而沿着同期新建的祠堂也围起一道新的水泥墙,刚好堵住了退休老师和家属们如厕的路。

  白天,他们还可以通过敬老院大门绕着去厕所,但敬老院的大门一般18点关闭。“原来敬老院说会给我们每人配把敬老院大门的钥匙,但到现在还没给我们。”

  三位老人告诉记者,现在建祠堂的地方,属于原双圩小学的范围。对于祠堂是谁修建的,老人们都不愿意说。

  C规划部门

  未接到报批申请,是违法建设

  3日下午, 大兴镇敬老院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敬老院与祠堂没有关系,“以后那个小门是要封起来的,完全堵死。”这也意味着那些退休老教师的如厕问题将更加严重。

  瑶海区规划局邵局长告诉记者,区规划局并未接到“夏氏宗祠”的报批申请,当属违法建设,建议记者将此情况向负责处理违法建设的瑶海区城管部门反映。

  瑶海区城管部门表示,目前还没接到群众反映,如果真是违法建设,他们会尽快关注处理此事。

  记者也从大兴镇政府了解到,该镇是没有规划部门的,报批手续都是在区规划局办理。

  D疑云重重

  “夏氏宗祠”到底是谁建的?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分管敬老院的大兴镇一杨姓副镇长。他告诉记者,敬老院与夏氏宗祠“没有任何关系”,敬老院也是过渡时期暂时安置在这里,“以后要搬走的”,至于夏氏宗祠是不是违法建设他表示“不清楚”。

  “夏氏宗祠”真的是某夏姓社居委领导修建的?这位副镇长表示自己分管的是敬老院,其他情况确实“不清楚”。

  至于原双圩小学的产权属于哪个部门,瑶海区教体局一名工作人员称,区域调整瑶海区接管大兴镇时双圩小学就已经停止了办学,对其房屋产权的归属不是很明确,建议咨询大兴镇政府。

  大兴镇政府则建议记者找双圩社居委,但记者多次试图联系该社居委均未能联系上。

  敬老院和祠堂的产权到底属于哪个部门?祠堂是否与当地夏姓领导有关?本报也将继续关注。

  本报记者 甘琼芳 文/摄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私占 祠堂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