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 (记者 李熙) 5毛、1块、10块……一双双小手捏着钞票投进捐款箱,11月2日12时,一场捐款仪式在位于王家梁的新疆乌鲁木齐市期望小学举行。孩子们捐款,是为了帮同学张红梅一家。
14岁的张红梅家租住在学校附近,她在该校6年级2班读书。她的母亲2009年去世,父亲在打零工,家中还有3个弟弟妹妹,姐弟4人都在期望小学读书,最小的弟弟4岁,在读学前班。为照顾弟弟妹妹,张红梅每天除了上课外,还要忙里忙外地做饭、收拾家务。
家中本已困难,没想到今年夏天二妹张红霞又患上了骨髓炎,治好后,最近又因左腿骨折必须做手术。学校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组织了这次捐款。
曾经辍学带弟弟
看着大家在为自己家捐款,张红梅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眼里噙满泪水,她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脸涨得通红。
“这孩子特别不容易,每天都很辛苦,我们看着都很心疼。”说起张红梅的家境,校长马淑云抹起了眼泪,“4个孩子没妈妈,这个老大只能给这3个小的又当姐又当妈。”
2009年春节前,张红梅的妈妈因脑溢血突然离世,“当时她最小的弟弟才1岁多,孩子他妈一走,我要出去赚钱,只能让她辍学带弟弟。”张红梅的父亲张玉成说。那一年,张红梅12岁,她看着同伴们每天背上书包去上学,就默默地背着弟弟跟在他们身后。
“弟弟哭了,我就给他唱歌,念我以前课本上的故事,他就乖了。”张红梅说。弟弟饿了,她就给弟弟冲奶粉、烧稀饭和米糊。“我知道爸爸没办法一边带弟弟一边挣钱,所以好好带弟弟,相信爸爸会让我回学校的”。
一年后,张玉成在家附近的王家梁钢材市场找到了工作,可以边当小工边带小儿子张兴旺,这样张红梅又回到了学校。“我14岁,比同班同学大1岁,这样也挺好,我还可以照顾同学。”她说。照顾别人,已成她的习惯了。
小小肩膀扛起家
一到中午放学,张红梅准会出现在二年级的教室门口,一下课她就走进教室,帮三妹张红娟把桌子上的文具收拾进抽屉里,然后姐妹俩手挽手回家去。弟弟已经上学前班了,中午吃饭不用她操心。
张红梅的家离学校也就50米远,是一栋自建房里的一小间,被隔成了里外间,所有房间里都不见阳光,张红梅一进家门就开了灯,然后扎进厨房给妹妹做饭,为了省电,厨房装的是声控灯,每隔3分钟就会灭,张红梅得不停地喊,才能不断地激活。午饭是洋芋丝炒面,张红梅把早上没来得及洗的碗收拾干净,然后熟练地点火、热锅,用炒勺在锅里翻炒,没几分钟午饭就做好了。
下午放学后,她先带着妹妹回家,安顿妹妹写作业后,她就去做饭,7点钟,她准时去学前班接弟弟放学。平时,她除了自己的学习外,还得给弟弟妹妹们洗衣服、收拾房子。
张红梅不仅会做拉条子,还会做米饭菜,周末她还会包好饺子领着弟弟妹妹去医院看望正在住院的二妹张红霞,“孩子他妈一下子就没了,我大女儿特别怕家里人生病,所以她总是细心地照顾弟弟妹妹。”父亲张玉成说。
最惬意草地写作业
采访张红梅时,记者问到她最大的梦想时,她抿着嘴笑起来,“一年级时,我想当老师,后来我想当科学家,妈妈去世后,我想当医生。”她说,“其实我特别喜欢放暑假,这样我就可以去河滩边的草坪上,带上作业本,和同学一起,边写作业边聊天。”
“孩子他妈去世前治疗费花了十几万元,还借了外债,二女儿做手术又要花钱,除了再借钱以外,我没别的办法了。”张玉成说,“但有大女儿帮我,有孩子们,我再难也要挺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