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民工20年发表60余篇作品并多次获奖(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9日05:39  重庆晚报 微博
刘学兵在简陋的宿舍中坚持创作。 刘学兵在简陋的宿舍中坚持创作。

  江北区大石坝一家风机厂宿舍,住着一个巴南木洞镇来主城打工的车工。他叫刘学兵,今年41岁。

  这个打工仔,从事写作已20多年,被称为“农民工小说家”。在巴南区文化馆介绍下,刘学兵还加入了重庆作协。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走进他家,刘学兵正趴在褪色茶几上整理自己最新创作的短篇小说《回家》。谈及梦想,他说:“我想进入中国作协,出版自己所有作品。”

  随身揣纸笔

  灵感来了就写

  家人看来,刘学兵是个怪娃娃。“不爱在山野田间嬉耍,然而对别人看完就丢的小人书,我要翻来覆去研究几十遍。”刘学兵回忆。

  到了读书年龄,刘学兵对闲书的痴迷有增无减。农村孩子放学后得帮家里做农活,刘学兵就趁夜里父母睡着后看书,“点亮油灯,然后用厚实的簸箕挡住光亮,在灯下偷偷看书。”

  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原因,刘学兵辍学了。“每天除了做农活,就是埋头创作。”刘学兵享受着这样的状态,父亲却怪他不务正业。“咱是农民,你也没读过什么书,写啥小说嘛?”对父亲的责怪,刘学兵不顶撞,却并不遵从。

  每天,刘学兵都在构思故事。他随身揣一支笔,一张纸,不管在田坎还是水井边,灵感来了便随时记录。一次,他出门挑水路上突然有了灵感,便蹲在路边开写,写完后兴冲冲跑回家,才发现水桶忘了提。

  1991年,他创作的短篇小说《解冻》被重庆农村报刊载。拿着报社寄来的18元稿费,刘学兵第一件事便是走进书店,买下盼望已久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为安静写作

  打工不住宿舍

  2002年,刘学兵到主城打工,在弹子石当起油漆工学徒。几百元钱的工资要养老婆孩子,尽管如此,他还是给自己每月留了80元私房钱。

  “我不住集体宿舍,因为需要安静的环境写作。”刘学兵说,他用80元钱在工厂附近租下一间破旧小屋。每逢休闲,厂里工人便打麻将或相约出去吃饭、喝酒,他便把自己关在小屋,继续创作。

  2008年,刘学兵仅能从厂里领到生活费,家里快揭不开锅。这时,一个朋友还了刘学兵1500元借款。“我马上意识到,用电脑写作已是必然趋势。”刘学兵说,他用这1500元钱买了一台二手电脑。

  政府帮出小说集

  父亲笑了

  去年,巴南区政府组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整理刘学兵90年代至今创作的优秀短篇小说,编印成小说集《钱是怎么来的》。拿到自己的小说集后,他十分开心,立即送了上百册回巴南木洞镇老家。

  一直对自己写作不感冒的父亲开心极了,见人就送一册儿子的作品。几天后,刘学兵回家发现,所有的小说集全被送了个精光。“还是给我自己留几本噻!”刘学兵弄得哭笑不得,心里却喜滋滋的。

  听说刘学兵出了书,他现在所在的江北大石坝风机厂的老板也常给人炫耀:“咱厂里的车工是市作协的作家,你看牛不牛。”

  重庆晚报见习记者 彭光瑞 文 重庆晚报记者 任君 摄

  20年发表60余篇作品

  看看达人事迹

  刘学兵说,20多年来,他写作了近百万字的文章。1991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解冻》起,他陆续在《重庆农村报》、《四川农民日报》、《柳州日报》发表了60余篇作品。

  小小说《钱是怎么来的》获得《四川日报》第十届副刊文学奖、小小说《儿子》获首届“爱我中华杯”经济文化大赛文学类三等奖。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发表 作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