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汉自费数十万为村民修桥铺路(图)

2012年11月02日13:01  现代快报
张广之老人和老伴推着车子修路,面前就是他修的那座“跨省桥”,而独轮车也是他自己手工制作的 见习记者 马晶晶 摄   张广之老人和老伴推着车子修路,面前就是他修的那座“跨省桥”,而独轮车也是他自己手工制作的 见习记者 马晶晶 摄
做丝线手工,赚点钱贴补家用 见习记者 马晶晶 摄 做丝线手工,赚点钱贴补家用 见习记者 马晶晶 摄

  “做好事好,我要钱没用。修路修桥就图大家方便,图村里人平安,给后人留个念想。看见路好走了,我心里就踏实、高兴。”

  ——张广之

  修路好人张广之

  寒风飕飕,在徐州市睢宁县官山镇张集村,很多村民骑车过桥去对岸的安徽泗县曙光村,“多亏张叔修了这个桥。”一位村民说。村民口中的“张叔”正是张集村里84岁的老爷子张广之,18年前,张广之买回了8块水泥板,开始在河上搭建简易桥;3年前,老人用积蓄给这条河修起了一座石头桥;2年前,张广之将一条近1500米的土路铺成了砂石路;1年前,张广之被评为“睢宁人民好榜样”,获得20万奖金,钱全部用来修了条1000多米长的水泥路。

  □现代快报记者 曾偲

  小船换大船

  摆渡摆了好多年

  家门口这条老濉河简直就是张广之一生的“牵挂”。1974年,本来在泗洪、淮安一带以摆渡为生的张广之回到了张集村,最早,他刨了家里的树,扎了个小木船,不为生计,就为把人运过河。“要是不打河面走,过村要绕个十几里。没船的时候,图近就得趟水走。”“我们喊一声要过河,他吃饭吃到一半都会放下碗出来,给钱还硬不要。”村里的老人们都熟悉张广之的事情。

  没过几年,小木船渐渐不能用了,张广之又动手做了个水泥船。当年的那艘水泥大船如今已经被老濉河里的淤泥、落叶掩盖,只看得见一个方方正正的水泥船头。一次深夜,张广之将村里一个生病的孩子送到对岸就医,偏偏那次船翻了,孩子掉进了水里。虽然最后大人孩子都没事,但张广之心里却有了个坎,一定要修一座桥。

  谎称生了大病

  “骗”儿女钱来修桥

  “去县城买了8块水泥板,铺上了,大家就能过河了。”上世纪90年代初,张广之揣着7个儿女们给的生活费,还撺掇老伴把家里的猪也卖了,凑了2000多块钱,去镇上买了当时最好的水泥板和石材,可每月两老的生活费也就花个200块钱。

  2008年张广之下定决心要修座“真正的桥”。“以前小孩给我俩零用钱我都攒下来了,老伴喂的母鸡生小鸡、下鸡蛋,都卖了。我又给小孩们打电话,说我生大病了,要住大医院,赶紧给我寄钱。”谈起自己骗儿女的“诡计”,这个80多岁的老头居然调皮地笑了。“他们一听都很急,在睢宁的大女儿给了我7000块呢,其他5个儿子、1个女儿条件差也都给了我3000块。凑了3万多,又找相亲们借了1万多,一共花掉4万7这桥修起来了。”村上干部说,当初在外地的儿女们一听说老头生了重病,连忙赶回家看望,结果看见老头忙活着修桥,精神得不得了。

  老两口两个劳动力

  加起来150岁

  老伴段金兰比张广之小11岁,老两口都不识字,也从不记账,但对于盘算省钱却非常精明,比如为了省个劳力费,老两口能亲自上阵,这对劳动力组合加起来都已经150岁了。

  修桥那阵,老人天天往村外跑,货比三家,买最好最划算的材料,又舍不得花劳力费,就拖着老伴段金兰和他一起拖着板车拉水泥管回家,两人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几公里路走下来,总要休息个七八次。

  两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走在大街上气喘吁吁地拉建筑材料,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得知二老是为了村里修桥,镇上的、村上的居民们都不同意了。“后来他们不让我们拉,都给我把材料送过来,有的还不要钱。”修桥期间,张广之为了看护石材、工具等物品,干脆铺了点玉米秆子、稻草,睡到了桥头上,一刻也不肯离开他的桥。

  2009年6月,距离1974年已经35年,这条河上终于有了让张广之放心给村民们过河的工具。

  牲畜都卖光了

  铺起一条砂石路

  为了造船、修桥,张广之陆陆续续把家里养的鸡、猪都卖掉了;2010年为了铺砂石路,又把家里仅剩的羊、地里的树能卖的都卖了,凑了2万多块,加上儿女们给的钱,凑合能修路了。张广之便又开始往县城里跑,联系石料、石灰等原材料。

  一个自制的独轮车、一个铁锹、一个箩筐就是张广之两年前修路的工具。当年推着独轮车、扛着铁锹的两位老人是这条泥巴路上不变的风景。两人每天不论风雨,都会“出工”修路,断断续续好几个月,在村里人的帮助下,这条路总算铺完了。现在,这条连接着“跨省桥”的全长近1500米的砂石路成了“交通要塞”,来往车辆出行方便多了。

  瞧瞧他的家

  自设“最低消费”

  却一口气捐出20万

  在睢宁,近几日的低温都要接近1℃了。一见出太阳,张广之和段金兰便坐在门口盘起了线头,两老爬满皱纹的脸映衬着花花绿绿的线绳,让人觉得顿时温暖不少。这是老两口现在的“兼职”:把一捆捆的线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线圈盘好,提供给义乌那边的小商品城。“我们每天能挣个20块钱,够生活费了。”如今儿女们生活都好了,每个月能给张广之两口子2500元,“我不要,我们自己挣的钱够花。”算起老两口一个月大概也有五六百块的生活费,可看看堂屋墙根里那堆土豆、地瓜、蒜头,就知道他俩一个月也就能花个200块。“别人挑剩的最便宜,老头就买回来,他呀,太会过日子了。”村民们开起了二老玩笑。

  “1块5的面条加5毛钱两个的馒头就够我们两个吃一天了。”张广之给自己设了个“最低消费”,可就是这样“小气”的人却捐出20万元来给村里修了条1000多米长的水泥路。

  看看他的村

  修路修出了人心

  全村人民集资修路

  2011年11月,张广之当选“睢宁人民好榜样”,获得了睢宁县委县政府颁发的20万元奖金。在当时表彰大会上,老人就说,这钱他就是临时保管,等用的时候全拿出来。没过几天,他就决定把钱拿出来给村里修条水泥路。

  2012年初,张广之的水泥路修好了,全村人也在他的事迹鼓动下,开始集资捐款修路。“村民一共捐了7万多,村里再投入点,筹了30多万元,铺了水泥路1800多米、砂石路、十字路2500多米。”张集村村支书李绍付感叹,村里动员了好多年的集资修路没修起来,张广之一个人就鼓动了这么多村民自发捐款修路。对岸曙光村的村支书张之宇正打镇上来,看见张广之老人打趣地说道,“现在我们村村民也被带动起来,村里也有老村民要学他修桥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智库报告建议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
  • 体育中国围棋泰斗陈祖德九段病逝 享年68岁
  • 娱乐凌潇肃夫妻婚后首亮相 唐一菲破怀孕传闻
  • 财经分析称王石夫妻2007年已有财产分配方案
  • 科技苹果推iOS 6.0.1更新 修正WiFi连接
  • 博客韩寒:春萍,我做到了 秘制红烧肉(图)
  • 读书巾帼不让须眉:中国的女将军们(组图)
  • 教育棒喝时代:80后是“最悲催的一代人”?
  • 育儿女子因遭家暴闷死3岁儿子后欲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