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孩子走路困难 班里同学轮流背其上学(图)

2013年02月06日13:47  南海网
孩子们背林贻松上学。 孩子们背林贻松上学。

   自幼残疾 行走不便

  家庭贫困 坚持求学

  班里同学们轮流背他上学堂

  海口永兴中学初一(7)班感人故事传为佳话

  本报讯 没有歧视的目光,反而是同学们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在海口永兴中学,15岁的残疾学生林贻松备感温暖。

  就读于永兴中学初一(7)班的林贻松,自幼肢体残疾,行动不便,同学经常背他上下五楼的教室,学校为其提供免费的午餐。在学校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帮助下,性格内向的林贻松慢慢变得开朗起来。而“同学背同学上学”的感人故事,在这所有着52年建校历史的乡镇中学,传为佳话。记者 陈标志 文/图

  同学们主动背他上下楼

  尽管学校已经放假,但林贻松有时也与同学一起到学校玩耍。在永兴中学初一(7)班,林贻松与每个同学的关系都很好。

  今年15岁林贻松是海口市永兴镇儒林村人,自幼肢体残疾,行动十分不便。尽管双腿行走艰难,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对求学的渴望。去年,他成为永兴中学初一(7)班的一名学生。初一(7)班的教室在教学楼五楼,林贻松每天需要沿着楼梯上下多趟,这对于林贻松来说,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但这些曾让其家人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因为自从林贻松走进永兴中学的那一天起,班上的同学就主动承担起背他上下楼的任务。这一背就是一个学期,而且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林贻松称,为了不增加同学的负担,他平时尽量少喝水,少上厕所。

  今年15岁的陈明孝是班上的“大个子”,他背林贻松的次数最多。昨日上午,陈明孝告诉记者,因为林贻松行动不方便,班上的很多同学背过林贻松。“老师也经常对我们讲,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我们也觉得帮助别人,自己很快乐。”接着,陈明孝向记者再现了他们平时背林贻松的情形。尽管是“大个子”,但年仅15岁的陈明孝背着同龄的林贻松上五楼,依然是满头大汗。15岁的吴多仙是班上的“小不点”,学习成绩比较好,“我背不动他,但是我可以在学习上帮助他。”吴多仙害羞地对记者说。

  因家贫从未到医院检查

  据了解,林贻松家境贫困,母亲吴桂妹也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平时,吴桂妹会开着双排座残疾专用电动车载着儿子上学、放学。

  “我接送他上下学,是希望他不要像我一样没文化,多学点文化知识,将来做个有用的人。”昨日上午,吴桂妹坐在电动车上对记者说。吴桂妹说,儿子一生下来就有肢体残疾,因为家庭困难,她从来没有带儿子到医院检查过。

  吴桂妹告诉记者,丈夫年纪也大了,因为家庭情况特殊,一家人主要靠政府低保维持生活,没有其他更多的生活来源。吴桂妹的家距离永兴中学有10多公里,为了儿子读书,她每天清晨早早起床,骑着电动车带着儿子耗费近一个小时才能到学校;下午学校放学,她又等在学校门口,接儿子回家。后来,吴桂妹在镇上租了一处简易房,给儿子当“陪读”。

  吴桂妹当初还为儿子林贻松在学校上下楼及吃饭的问题担心,但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林贻松格外关照,同班同学也主动承担起照顾林贻松的任务。据悉,永兴中学还为林贻松提供了免费午餐。“他能读到哪,我就支持他到哪,我会尽我最大的能力送他上学。”吴桂妹说。

  大多数男同学都背过他

  永兴中学初一(7)班共有50多名学生,而在这些学生里,大多数男同学都背过林贻松。陈明孝等同学都表示,这样的事情要一直做下去。

  “这个孩子的情况比较特殊,校长陈家荣专门叮嘱老师,一定要照顾好这个孩子,让他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关爱。”学校党支部书记、德育处主任张鸿告诉记者,永兴中学1961年建校,办校历史悠久,是海口农村初级中学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之一,学校一直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因为德智兼顾,近年来,永兴中学不仅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综合考评也一直排在海口乡镇中学的前茅。

  “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要看校长怎么当。你到我们学校来,碰到一个穿着最朴素、弯腰捡垃圾的人,就是我们校长陈家荣。”该校一名陈姓老师告诉记者,在永兴中学,学生素质教育是摆在第一位的。

  “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我们会一直关注这个孩子的成长,让他读好书、做好人。”该校一负责人对记者说。

(原标题:海口15岁学生自幼残疾 班里同学轮流背他上学堂)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日方称我军导弹雷达瞄准日本护卫舰
  • 体育WCBA山西神奇夺冠 CBA广东常规赛封王
  • 娱乐童星宫傲漂亮女友曝光 微博甜蜜互动(图)
  • 财经国务院批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 科技苹果128GB版iPad国内正式上市
  • 博客人物:袁厉害有20套房 女婿:岳母被诬陷
  • 读书揭秘:周恩来是否策划离间毛泽东和江青
  • 教育女儿未过保送生考试 母亲自责自己失败
  • 育儿17个月大男孩超萌击球引围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