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开微博专帮学生解答作业题走红(图)

2013年03月22日13:28  河北青年报
“作业君”每天都能收到百余条学生求助。 “作业君”每天都能收到百余条学生求助。

  作业题冥思苦想解不出来?别着急,上微博求助“作业君”,只需将题目发给他,短短几分钟答案就能出来。近日,微博用户“作业答案来了”走红网络,受到不少学生追捧。

  实际上,“作业君”只是一个代表。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遇到难题时,都会选择上网寻找答案。对此,不少家长、老师担心孩子会“变懒”,进而丧失独立思考能力,也有人表示,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利用网络这个平台。

  网络的大门,到底该不该在孩子们做作业时向他们敞开?

  事件

  “作业君”现身微博 专为学生答难题

  “这个英语句子的谓语动词为什么用复数?可是第12条知识点是说用单数啊,主语从句后面的谓语难道是看宾语的单复数吗?”一名高二的学生将一道不会做的英语题发给微博网友“作业答案来了”(以下称“作业君”),“作业君”随后进行转发,很快,这个问题收到了近50条探讨留言,其中不乏高中生,经过讨论,这个问题很快得出了答案。

  记者发现,在“作业君”的微博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难题逆袭”。网友发的题目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多个学科,每一道难题都能在网友的讨论中得出答案。

  博主是位程序员 一天能收百余条求助

  昨日11时许,记者联系上了“作业君”小林。26岁的小林来自福建福州,是一名程序员。从去年11月开通这个名为“作业答案来了”的微博以来,他的粉丝已经将近9万人。

  “我的粉丝几乎都是学生,刚开始粉丝少的时候,同学们问的题都是我在答。”小林说,虽然题目涵盖各个学科,一般他都能应付,现在关注的人多了,他每天都能收到100多条求助私信和留言,也有同学将不会的问题@他,他答不过来,就进行转发,会有很多网友来探讨、解答,一道难题不出10分钟就能有答案。

  据小林介绍,这个微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高中生和初中生,目的就是为大家答疑解惑。他做这个微博的初衷,一是源于对网络的热爱,二是希望能帮学生减轻课业负担。

  调查

  遇到难题求助网络 不少学生有类似经历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遇到难题时,都开始从百度、爱问等搜索引擎上寻找答案,而微博答题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昨日12时许,记者在石家庄市北二环一所学校门口,随机采访了50名学生,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表示有上网搜答案的经历。“有的题不会做,就上网搜搜,有各种答案可供参考。”学生小李说,有时候回家后,题太难,还必须要做,可爸妈又不会,又懒得跟同学打电话讨论,就只好借助于网络了。

  这个说法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赞同。不少学生表示,在网上搜答案也是“没有办法了”。不过,这个办法也不是“万能”的,很多题在网上往往找不到相关解析,或者看得一知半解,遇到不会的题还是习惯于向老师或同学求助。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过学生通过网络手段完成作业的情况。”石家庄市第十三中学高三年级英语老师任亚红介绍,她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对学生在网上搜答案的情况有所了解,“比如基础差的学生交上的作文不是他自己的水平,或者一篇小作文两个人写得很雷同,都有可能跟上网找答案有关。”

  说法

  依赖网络完成作业 会失去独立思考能力

  对于学生利用网络做作业的现象,不少家长和老师表示担忧。

  周女士的儿子在红旗大街某中学读高一,学习成绩中等。“有一次晚上回家,我发现他在用电脑做英汉翻译,我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周女士说,她平时工作比较忙,不太关心儿子的学习,但看到儿子利用网络做功课,她还是吃了一惊,“现在家家都有电脑,如果孩子们都这样,怎么能学会独立思考?”

  同样担心的还有学校的老师。“如果没有经过思考,靠从网上抄答案来完成作业,很容易让学生变懒。”石家庄市第十九中学的高三语文老师曹老师说,长此以往,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会越来越差。

  对于家长和老师的担心,“作业君”小林也保持着警惕。“有些同学把整张空白的卷子拍下来,让我帮着解答,显然是想偷懒。”小林说,他的原则并不是对每条求助都进行转发和解答,像这样拍“白卷”的,一概置之不理,“我也反对学生利用网络偷懒。”

  不反对通过网络验证对错或学习解题方法

  “自己有答案了,但不太确定对错,就想从网上验证一下,这种形式我们还是提倡的。”任亚红老师说,有求知的欲望是好事,但是一定要有正确的动机和心态,学生应该把握住一点,那就是在学习中,完成作业的目的不是向任课教师和家长交差,而是体会解答难题的过程和学会解答难题的方法,“通过网络学习解题方法,我们不反对。”

  曹老师也表示,现在学校里的学生较多,老师很难做到一对一辅导,如果学生确实完成了作业,只是通过网络验证对错或者学习别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而不是抱着应付差事的心态去网上搜答案,还是可以理解的。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作业君”小林的支持,他告诉记者,经常会有学生把答了一半的题发给他,请他帮忙,“这时我会特别乐意帮忙,我知道学生自己思考过了,但确实是不会了,转发一下让他早点完成作业,我心里也高兴。”同时,小林还会经常劝想偷懒的学生自己思考。

  建议

  网络是把双刃剑 家长老师需监督引导

  “网络是把双刃剑,学生们一定要有所选择地利用这个平台。”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秋菊说,如今上网查资料已成为学生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一些开放性的作业,通过网络,学生们可以很好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照抄网上的东西,这样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害无利。

  另一方面,学生的自制力普遍较差,对于一些学生在网上搜答案的情况,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给以适当的监督和引导,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作业的同时,能利用网络上丰富的信息开拓自己的视野。

  ■文/本报记者赵赛   ■摄/本报记者贺志泉  ■制图/周鹏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李克强:政府要说到做到不能“放空炮”
  • 体育卡马乔回击辞职提问 央视为国足弃播CBA
  • 娱乐传王大治设计董洁被拍 仍有离谱照未曝光
  • 财经京籍居民买房遇阻 欲查名下房产遭拒
  • 科技苹果防摔专利可控制iPhone着地位置
  • 博客我看于正被打事件 无耻君王拿姬妾当动物
  • 读书高饶事件诱因:毛泽东对周恩来工作不满
  • 教育铁腕外教遭全班学生弹劾皆因不让抄作业
  • 育儿世界睡眠日:英3成家庭因“夜哭郎”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