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老人不要在浓烟里呆太久,有身体不适可及时去墓园医疗点
■新快报记者 李海强 黄昆 通讯员 穗民宣
受大雨天气等影响,昨日广州全市拜祭人数比正清日锐减,各墓园周边交通秩序基本顺畅。截至昨日17时,全市拜祭人数达37.4万人,车辆3.3万辆。其中市火葬场7.1万人,中华墓园3.9万人,银河公墓2.7万人。
由于拜祭区烟雾熏人,清明高峰两天里至少有3名长者被熏倒,幸被及时救治而安然无恙。医生提醒市民(特别是老人家),不要长时间待在拜祭区,要经常走到别处呼吸新鲜空气。
大雨突至墓园免费赠雨具
昨日上午8时许,各墓园刚开始迎来人流高峰,大雨突然而至,顿时让人们措手不及,没带雨具的市民更是被淋湿身子,十分狼狈。
“各位请注意,我们有免费的雨具提供,请到服务处领取!”在市火葬场,工作人员赶紧提醒四处避雨的群众。这时,摆放在服务处的便民伞和便民雨衣终于派上用场。不到10分钟,服务处门口的几十把便民伞就全部投入使用,火葬场的工作人员很快又补充了一批雨伞和雨衣。
记者了解,市火葬场、银河公墓等墓园均在人流密集地方设有免费派送雨具的工作点。雨天期间,市民无需办任何手续便可以领取一次性雨衣或雨伞。
此外,市火葬场在前天就在K区拜祭场增建了18个拜祭雨棚,让群众在雨天都能够开展拜祭活动。目前,市火葬场所有的拜祭区都设置了雨棚,总数达34个,覆盖到拜祭场内近80%的拜祭台。
虽然大雨滂沱,记者看到仍有不少市民陆续走进拜祭区,抢先占位祭扫。晚来一步的市民只能撑着雨伞,在一旁耐心等着,一等就是半个小时,高峰期甚至要等一两个小时。
墓园通常设有医疗救助点
在各墓园的拜祭区,祭扫市民焚香点蜡,到处浓烟弥漫,难闻的气味让人感觉难受。有市民笑称“早应该买个防毒面具过来”。记者走访时也明显感觉眼睛、鼻子不舒服。清明两天里,至少有三名老人被烟雾熏倒,幸无大碍。
昨日上午,一位专程从香港回广州祭祖的七旬老人受不了烟熏而晕倒,幸好被家人迅速搀扶出祭扫区脱离浓烟,经过现场医护人员的简单治疗后,身体并无大碍。
正清日上午,一位扫墓的长者突然晕倒,墓园工作人员马上联系驻点医务人员派出救护车前往救治。同一天,银河公墓一位扫墓的长者突然晕倒,所幸得到及时救治。
医生提醒市民,特别是老人,“不要在浓烟里面持续呆太久,过一段时间要出来呼吸一下干净空气”。据了解,各墓园通常设有医疗救助点,市民身体若有不适可及时过去咨询、治疗。
■不文明曝光
甘蔗渣随地吐 垃圾用车运
新快报讯 清明时节,各祭扫场所每天人流如织,诸多不文明现象屡有发生。
在银河园地区,靠近火葬场的燕岭路边,以及在人流较多的隧道出入口附件,一些市民私自将元宝、冥币等纸质祭品堆放在墙角焚烧,地面烧黑一大片,灰烬到处飞舞。
对此,市殡葬管理处无奈表示,对于市民擅自焚烧纸钱等不文明行为,工作人员也只能及时劝说,一些人不愿意听,他们也没办法。“希望市民能够自觉爱护环境,理解和支持我们的监管工作。”
在拜祭场所,多数市民能够自觉将产生的垃圾物打包放进垃圾车里。但仍然存在不文明现象,有的市民在拜祭结束后不清理报纸、鲜花就离开,有的随意将祭品乱扔地上,也有的在吃甘蔗等食物时乱吐残渣,给现场造成很大的清洁压力。
记者看到,拜祭场所最忙碌的身影莫过清洁工人,他们不得不时刻守候在拜祭人群旁边,随时进行现场清理,将一车又一车的垃圾送往垃圾池。
■祭扫新意思
鲜花口琴悼故人
新快报讯 一束鲜花放在先人骨灰盒边,一家人围坐四周,一名中年男子吹起悠扬的口琴乐曲,寄托众人浓郁的亲情和深沉的思念。这是记者日前在银河公墓看到的一幕文明祭扫情景。墓园工作人员介绍,如今,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用新颖环保而不失意蕴的扫墓方式来悼念先人,如有的家庭会带来精心准备的一纸祭文,在墓前轻声读完后将其点燃;有的带着口琴、小提琴在先人骨灰盒或墓碑前轻轻演奏……
工作人员呼吁更多的市民能够积极参与文明祭扫,共同保护环境,让拜祭的地方成为一个雅致、肃穆的场所。
(原标题:拜祭区烟火熏倒三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