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学者耗时十年为《资治通鉴》续篇(组图)

2013年10月15日04:47  青年时报 微博
吴海京介绍写续时查阅的参考资料。 吴海京介绍写续时查阅的参考资料。
吴海京曾查阅的参考资料。 吴海京曾查阅的参考资料。
查阅的历史书籍。 查阅的历史书籍。

  “草根学者”吴海京 守十年寂寞为《资治通鉴》续篇

  时报记者 丛杨 文 实习记者 刘宁宁 摄

  时报讯 一杯清茶,一盏青灯,数十本厚厚的史书,吴海京在它们的陪伴下穿越历史与现实,与司马光对望。本着踵武前贤的心态,他穷尽十年时光为《资治通鉴》写了一部令自己满意的续纪。近日,400余万字的《资治通鉴续纪》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此后的吴海京,开始在“小吴”、诸暨市政法委执法监督科“吴科长”之后,面对“吴老师”的称谓。“原来平静的生活,因为这三大本《资治通鉴续纪》改变了,有人称我是‘草根学者’,但还是有点不习惯。”吴海京说。

  在接待了一拨又一拨记者后,吴海京站在他四米见方的书房,合上书说:“我只是一个历史爱好者。”

  《资治通鉴》太“孤独”

  为什么有给《资治通鉴》续纪的想法?吴海京说自己幼年时即“嗜史”。

  1977年,吴海京出生在诸暨市陈宅镇的一个山村。刚刚会说话,他就知道“延陵季札”的典故。《史记》里记载,季札是吴国贤公子,父亲、兄弟都想把王位传给他,但季札不愿为王,所以逃至此地隐居,“诸暨、东阳地区吴氏的祖先就是他。所以我们原本就有谦虚的历史。”说这话的时候,吴海京带着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小得意和自豪。

  小学的时候,别的孩子看连环画时,吴海京看刘、关、张桃园结义;初中时,他开始看白话的《战国策》《史记》;到了高中,白话版的《资治通鉴》他已经读过一两遍了。“越读味道越不对,就像是白开水。”他说。于是,他开始找来《资治通鉴》文言本看。

  《资治通鉴》可以说是吴海京最喜爱的一本书,在《资治通鉴续纪》的自序中,吴海京写到“读温公通鉴十余遍不厌”,在他的书柜中,1995年购买的《资治通鉴》已经被翻得纸页泛黄。为保护“孤本”,吴海京后来又买了几套《资治通鉴》,翻的次数多了,他不得不用线重新把书装订起来。

  也是因为翻得多了,所以每每看到《资治通鉴》的结尾,吴海京都会因为其只记录到五代而遗憾,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他希望看到更多的记录。其实,后来有不少人为《资治通鉴》做过续篇,比如宋代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清毕沅的《续资治通鉴》,夏燮的《明通鉴》,但在吴海京看来都与《资治通鉴》差异较大,“司马光写书的出发点是为君亲政,贤明之道,所谓删削冗长,举撮机要。”而这些续,不是缺乏简练性、系统性、连贯性,就是缺乏准确性和可读性。

  “这种感觉就像隔靴搔痒,相对《史记》有《汉书》《后汉书》这样与之相媲美的作品传承而言,《资治通鉴》是很孤独的。”吴海京说。

  作续的念头一出像长了草一般

  这个时候的吴海京对《资治通鉴》,还只是心存遗憾。

  1996年,吴海京考上西南政法大学,零用钱从每月的20元“涨”到了每学期1000元,“当时心里就想,再不用吃梅干菜攒钱买书了。”刚一有钱,吴海京就入手了一部《二十四史》,这花去了半个学期的生活费。大手笔的结果,是他又得节衣缩食维持生活。这部《二十四史》成了吴海京的最爱,搬了几次家仍在吴海京的书柜里,繁体竖排无标点的书页上,还能看到指甲划过的痕迹。

  毕业后,吴海京带着一大箱子书到上海成为一名律师,可他仍放不下史学。回乡!是他当时作的最大胆决定,此后他成为诸暨市政法委一名普通干部。

  生活稳定了,心中关于史学的“不安分”念头又冒出来了。“读史读得多了,最大的用处就是吹牛。”吴海京这么消遣自己。

  2002年,吴海京在翻看宋金辽、元明清诸朝正史的时候,试着以记笔记的形式,将阅读的内容按《资治通鉴》的体例作了摘抄、归纳。几个月过去,他翻看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读书笔记时,萌发了一个念头,古人可以为史书写续,我能不能也给《资治通鉴》作续呢?

  念头一出,连吴海京自己都吓了一跳:“温国公著《资治通鉴》,前后有两朝皇帝支持,光助手就有5个,以我一个人的力量,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念头一出,就像长了草一般,待吴海京发现时,草已经“蔓了坡”。

  2003年春节,吴海京耐不住“心的召唤”,决心向司马光“致敬”:“当时可能真的喊过,温国公,我来了。”

  编写的过程枯燥却甘之如饴

  从此,吴海京开始了每天下班一回到家,就开始一杯茶、几本书、做笔记的生活。每天写多少没有规定,“可不写就觉得这一天还有什么事情没做,连睡觉都不踏实。”

  吴海京为《资治通鉴》写续篇的事情,单位里的人是知道的,大多也只是抱着旁观者的心态。“可能觉得我怪的也有。”吴海京笑笑说。

  著书的路枯燥且漫长,但吴海京始终坚持着,从来没有因为累而产生过片刻的放弃念头。

  创作之初,吴海京以正史为基础,参照各类史料,对其中有歧义、矛盾的进行了考证和辨别,对正史部分史料有遗漏的,搜集各类史料进行补充。书上找不到的,就到网上查,已经读了几遍的《资治通鉴》再次放到床头重新翻看,就连出差带回来的东西,也多半是新元史之类的参考书籍。

  2009年7月,400万字的初稿完成,然而这并不能成为书,仅仅是资料的堆砌。

  资料编写的过程枯燥而且繁杂,吴海京却甘之如饴。他说,每每坐在书桌前,都有一种穿越千年与圣贤对话的感觉,伴随着历史人物或轻笑、或感慨,有时流泪、有时惆怅。

  初稿完成后,吴海京才真正有了一点点胆怯的感觉。“要出书了,我真的在向温国公靠近了。”心中窃喜有了向温国公致敬的作品,可又害怕文笔少了司马光的妙语连珠。

  再查资料,再重新考证,就连遣词造句都要精雕细琢,“吾辈幼无习于古文,文质粗鄙”,要写得像《资治通鉴》那样文字优美,叙事生动,其难度可想而知。“那段时间,一把一把地掉头发,校对到深夜抬起头时,看路灯竟是一团团的光影。”吴海京回忆。

  十年执着得回报 奇书艰难出版

  2012年岁末,七易其稿,《资治通鉴续纪》完成。

  司马光用了19年成《资治通鉴》,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吴海京用10年成《资治通鉴续纪》,涵盖7朝952年的历史。

  书稿完成了,吴海京先后投给了几家出版社,“也想过会被拒绝,但没想到那种感觉这么差。”

  2012年11月的一天,正在上班的吴海京突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挂掉电话后,吴海京心情顿时低落下来。出版社的意见很简单,太专业了,没有市场,即便是自己出书,估计也收效甚微。

  可是不出书,十年的辛苦会付之东流,此时的吴海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写给自己看了,“读史,可以学习古人身上的道理,从历史的长河中看人生与现实中的不一样,应该让更多的人看。”

  就是凭着这份执着,吴海京通过网络找到了北京的一家文化传播公司,这家公司将此书推荐给了中国文史出版社编辑马合省。带着书稿,寒风中,吴海京一个人到了北京,“也不确定能不能出书,可是我还是去了。”

  这份执着终于得到回报。2013年,这部鸿篇巨著面世,全书分三册,338卷430万字。直到此时,吴海京的同事们才恍然大悟,“好小子,十年不见你应酬,原来就在写这本书啊。”诸暨市文广新局局长金海炯则评价:“且不论书的学术价值如何,在世风浮躁的今天,利用10年业余时间,足不出户潜心写作,完成了中国史学上的这样一部奇书,有几个人能做到?”

  10年,面对生活的单调、著书的寂寞,吴海京没有丝毫遗憾,“我用十年写了这本书,可在书中我已活了上千年。值了。”

(编辑:SN094)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白岩松批余姚官员让人背:脑子进水
  • 体育东亚运-男足垫底 视频 男篮负台北获亚军
  • 娱乐曝林更新与周冬雨热恋 连续两晚彻夜缠绵
  • 财经诺奖得主席勒: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
  • 科技频段泄露4G牌照端倪:电信联通留后手
  • 博客蒋方舟:表演写作是非常搞笑的工作
  • 读书比娶媳妇贵:高级青楼有什么规矩讲究
  • 教育双非子女求学陷两难:留港上学难回去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