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评论:孩子是一面良知的镜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1:04 辽沈晚报

  孩子是一面良知的镜子

  在生死攸关的刹那:一个9岁男童、一个“像爸爸一样大”的成年男子,不同的行为给我们留下了鲜明的对比。

  9岁的蔡晗林为了抢救不慎落入水中的同伴,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结局令人悲痛。双
双葬身河底的孩子,他们原本是有理由活下来的,只要那位成年人,在危急的时刻伸出手臂,也就不会给人们留下凄然的叹息。

  回想事发时那惊险的一幕,也许有人会流露惋惜。用成年人的健康眼光来看,一个9岁的孩子,以自己弱小的身躯,还不足以承担见义勇为的神圣责任,如果他能理智一点、精明一点,悲剧的损失或许会小一点,至少不会因一个孩子的落水,而造成两个相似的悲痛。

  不过,9岁的蔡晗林在抢救同伴的那一刻,肯定没有想这么多,他有的可能就是很直接、很单纯的良知——救人!救人!

  那名穿着“皮夹克”、“像爸爸一样大”的成年骑车男子,他此时一定没有忘记当时的情景。也许,他现在也是懊悔不已,如果停下车,走过去,伸出手,往上拉,一组简单的动作,就可以挽救两个幼小的生命。但是,他什么也没有做。

  也许,在他抬头好奇地向河中张望的那一刻,他想到了很多,他会叹息——两个好可怜的孩子;他会顾虑——假如自己落水了怎么办?弄湿了衣服怎么办?他还会侥幸——肯定会有人救的;他还会……但他肯定没有想到,抢救生命是在瞬间完成的事业,根本就不需要人们想的太多。

  在生与死的关键时刻,没有时间产生太多的想法;和生命的价值相比,一切叹息、顾虑、侥幸都微不足道。

  良知的实现,往往就在一伸手、一抬腿这样简单的行动中。一个没有能力救人或者自救的孩子,实现了这个动作,因为他没有想到那么多;一个可以救人也有能力自救的成年男人,没有任何行动,扬长而去,正因为他当时想的太多了,他最终给自己留下了永远的自责,如果他还有良知的话。

  一个升入天堂的孩子和一个背负着良心谴责的男人,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常常有这样的景象,如果看到有人偷东西,小孩子都会叫出来:“妈妈,你看……”下半句话自然被妈妈的手捂回去了。也许大人的担心是必要的,但更多的矛盾摆在我们眼前:一方面,我们教育孩子要成为勇敢的有正义感的人;另一方面,大人们由于涉世太深,顾虑太多,只能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

  良知,被许多人常常挂在嘴边,为在什么时刻、谁该有怎样的正义表现喋喋不休。但是当真需要为良知付出代价的时候,一个迟疑、一个迷惑,都会使良知在身边悄悄溜走,你只能成为别人眼中冷漠、麻木的逃兵。

  一个孩子,一个成年的男人,如此强烈的对比,我们不是第一次看到,但是,我们绝不愿意再看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