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汉语,一场虚拟的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4日06:00 光明网

  徐来(上海学者) 韩国报纸的一小篇文章再度引发了国人对汉语教育水平的忧虑。年初,有媒体报道说,在韩国《中央日报》上,有作者撰文称,在上海举行的一次翻译考试中,有人将“富贵不能淫”翻译成了“Berich,butnotsexy”。

  不久就有人在报端,大呼“谁该为中国人汉语水平差寒心”,要求国人“深思”这一问题。

  这样的讨论从平媒延伸到网络,从“中国人的汉语水平”,一直杀到“青年人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这并不是汉语问题的第一次风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人召开过学术研讨会,一些专家称汉字将在21世纪发挥巨大威力。此后的十几年“汉语保卫战”几度兴起,名作家王蒙也置身其中。至于近几年来,随着新一代中国青年中新兴表达方式的大量出现,汉语纯洁论者又不断跳出来,讨伐网络用语。

  可是,当下中国人的汉语问题,真的有专家们说的那么严重吗?

  记录与交流

  专家对汉语水平的担忧,与历史学家对“戏说剧”的批判类似,大抵来自话语优势旁落的忧患。媒体在向公众传递关于当代汉语状况,特别是当代青年汉语水平的消息时,有意无意地简化或者歪曲了事实。专家的忧患与媒体的简化、歪曲报道相互唱和,汉语“前线告急”的忧虑由此产生。

  2004年7月,上海某晚报报道“第4届华人物理学家大会”时,称该次大会“禁说中文”。这篇报道被广泛转载后迅速引发一场力挺汉语,讨伐英语的“战争”。尽管很快就有其他记者撰文,指出它是虚假报道,但一年以后,依然有人将它当作“中国人汉语水平衰落”的标志。

  而另一则被简单化处理的报道一样令专家、公众痛心疾首:在一次汉语水平竞赛中,由留学生组成的队伍取得了冠军。专家们几乎是哭着得出了“中国大学生的汉语水平还不如外国人”的结论。

  这则报道将讨论者引入了一个圈套——汉语是神圣的记录工具——从而忽视了语言最基本的表达功用。事实上,在这条消息中,我们看不到参赛队伍的学科背景,不知道竞赛的方式与内容。何况,这是一个连中国籍英语教育专家都知道的事情:语言应试水平与实际语言能力无关。这些留学生最多只能算是在“汉语托福”中拿了个高分罢了。

  中国人历来重视汉语的记录功能,而忽视更为重要的交流功能。这或许与汉字表意的特性有关。

  在古代,汉语被分成两类:记录文献,并在正式场合使用的,称为“雅言”,而通常使用的口语则称“方言”。前者雅正平和,又是记录上古经典制度所使用的语言,因此雅言逐渐演变成象征民族文化,神圣不可侵犯的事物。方言则横行于贵族、平民与奴隶的各个阶层,无从区别阶级与身份,不为人重视。入汉以后,有一个另类学者怀铅提椠到处寻访,总算是做了些方言整理工作,饶是这样,还落下了“好事者”的恶名。

  对雅言的重视使汉语的记录作用被过分强调,同时“雅驯”成为衡量汉语水平的标准。“雅驯”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典雅地运用词汇与掌故,另一方面则是恪守前人订立的体例与规范。一旦有人试图逾越这些规范,斥责与劝诫便一齐发作了。若干年前,有人把这种思维方式与某个被称为“九斤老太”的人联系在一起。

  需要指出的是,求诸语言发展史可以发现,记录并非语言最重要的特征。语言首先是交流与思考的工具。只要不影响交流效果,任何超出常规的语言编码方式都应该被接受。在某些情况下,接受这些超常编码的交流者增加到一定程度,“超常”就变成了“正常”的一部分。因此,衡量语言能力的,并非书面,甚至是应试的表达,而是盘桓在每一个人牙尖舌端的“啊哦俄衣”。这一点在英语教育领域已经达成了共识。

  另一个需要提醒的是,新兴词汇与新兴表达方式的出现,正是语言发展壮大所必须的。从某些层面来看,正是这些新的元素,增强了语言的活力,使之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与延伸性。

  所以,让汉语获得新的、持久的力量。正是那些新表达,为汉语的延续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汉语与英语

  关于当代中国汉语问题的另一个谬论是,英语在中国的过分强势,影响了青年一代对汉语的接受,并直接危及汉语的发展。

  凭良心说我不喜欢英语。读大学的时候,正赶上英语一刀切政策横行。因为英语水平太过低劣,我接连遭受两次打击,至今在填写履历表到“所获学位”一栏时,依然不免脸红发汗。

  但我并不认为英语在中国的过分强势,影响了汉语的正常发展。观察当代中国人的个人教育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过分强势的英语学习”事实上仅发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如果有人说英语四、六级的强制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英语要求,以及各种学历、职称英语考试,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培养造成了很大影响,恐怕没有人会反对。但要说因为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英语学习上,所以大学生无力认真学习母语,就实在太荒诞了。需知,大部分大学生接近甚至超过20岁。这个年纪的人,世界观都早就形成了,何况语言能力。

  如同大多数人所知的,幼儿期是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语言训练,直接影响到语言的理解力与表达力,同时也会影响对语言的敏感程度。但恰恰是在这个时段,“重书面轻口语”的语言态度影响着语言训练的方式。尽管幼教专家们不停地强调,幼儿语言教育的核心是交流。大多数中国家长依然将背诗文、记单字视作语言养成的不二秘技。我的外甥女恰好处在所谓“语言学习关键期”内,错误的语言教育方法或许已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她可以流利地背诵任何需要背诵的“课文”,甚至对同一“课本”不同版本之间的细微差别如数家珍,但她却无法准确地描述自己与小朋友一起嬉闹的情况。

  从小学到中学,正是通过语言文字学习,增加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方式以及逐渐进行语法训练的时候。但如你所知,在中小学的普通教育中,语文是传统“三门主课”中最受轻视的一科。从政策层面来看,80年代以来的中国教育事业,受到“科教兴国”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影响,过分强调对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论调。从个人层面上来看,高考极端应试教育体系长期存在,如何在高考残酷的竞争环境里尽力争取高分,成为每一个应试学生的首要问题,而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以客观试题为主的科目更容易被纳入应试训练系统,因此得到重视,而语文一项,由于主观题所占比例过多,难于通过重复训练获得较大提升,因此自然成为被忽视的科目。于是,语文课程在整个中小学教育体系中,成了鸡肋。

  在语言“关键期”无法提升幼儿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在中小学的学习阶段无法提升学生的词汇量,丰富他们的表达方式。中国青年的汉语训练,始终以自生自灭的方式进行着。假如我们承认那个流行的观点:英语损害了汉语的发展。那么我们应该进一步强调,错误的,以书面、应试为核心的教育方式,才是汉语的终极障碍。

  汉语与传统文化

  将汉语与古汉语,甚至传统文化混为一谈。这是某些人爱犯的又一个错误。他们多半认为,这就是汉语水平高超的标志:能够经常引经据典,每隔一两句蹦出个四字成语,每隔一个段落爆出一句唐诗。

  事实上,引用成语典故,或者使用传统的表达方法,与汉语水平高低毫无关系。中国古代文人大都有盲目崇拜前人言论,用古字僻字装点门面的癖好。比如司马相如写作文,就要把“揆其所始,至于所终”,写成“揆厥所元,终都攸卒。”把“大道于是成”写作“大行越成”,把“深恩广大”,写作“湛恩厐鸿”。这样的语句,今人看不懂,与他同时代的人也读得吃力。当然也有例外,白居易就以自己的诗能让老妪听懂为荣,古文运动也正是因反对言辞华丽、典故堆砌的“六朝之衰”而兴起的。古之贤人尚且知道说话作文应该明白晓畅。今人却反倒钻进了“规矩套子”里。

  当然,或许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当代中国青年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这个问题有时会因为学科设置等原因,被与语言捆绑在一起——比如高考语文试卷上的默写部分。但确实与当代汉语没有太大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教育制度中的某些缺陷要承担大部分责任。由于对数理化的过分强调,语文已经被某种程度地偏废了。而在这半身偏枯的语文课程中,典雅优美的汉语又被那些生硬的课文牵制着。很难想象,中学生难以感知汉语的优美与生动,也难以从课本最后仅供背诵默写用的古文单元里,锱铢积累出传统文化的碎片。

  学校教育无法帮助学生打下传统文化基础。与此同时,家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也落了空。现在正在大学就读,或者刚刚走出学院的这一代人,其父母大都出生于50年代。他们学不到传统文化,学不到典雅的汉语。在这一代人结婚生子以后,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再加上适逢经商大潮初起,他们中相当部分人根本无心在家庭教育上劳心劳力,只是把所有责任推给了学校。

  再加上他们无法正确判断学校教育所存在的缺陷,只能简单地通过成绩衡量子女的学习效果,学校教育的缺陷被放大。他们身上打下的文化烙印,或者他们身上漏打的文化烙印,通过家庭教育,在他们下一代人身上被复制传播了。

  对简体字的推行也应客观看待,推行简化字以后,他们接触传统典籍的难度加大。简体字的推行则最终使中文古籍变成了大多数人无法阅读的文本。

  比中断古今联系更重要的是,推行《汉字简化方案》事实上是第一次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语言文字发展的尝试。而此前,语言文字发展的力量来自“约定俗成”。由于行政干预而不是“约定俗成”,汉字简化方案造成了一大批新的语言问题,当代汉语中很多常用字的多音多义现象由此而来。汉语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在“约定俗成”之前就被快刀斩乱麻地处理掉。新的汉语规则被推行,新的问题也随之不断生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