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吴志刚:大学不应蜕变成人文荒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9:23 江南都市报

  ●本报评论员吴志刚

  4次考进名牌大学3次被退学,周剑的“传奇”经历照例被媒体归咎于应试教育的失败,但造成“周剑现象”的原因真的只是应试教育么?

  事实上,高考除了考知识,很重要的也是考验人的心理素质。周剑3次被名校退学,
第4次仍考进名校。光从这种超强的心理素质来说,他就不是一个“废物”:一、他的智商不低;二、性格够坚强,能够自我调节和排解;三、从他谈及往事的痛苦对话来看,他可能内心充满着矛盾,或许给他一个目标,他会做得非常好。

  问题是谁来帮他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周剑固然有自己的缺陷,我们更应该反思大学的“粗放教育”以及人文宽容精神的缺失。

  一学期见不到导师一面,半学期没上课也没老师来询问原因,学期末差0.5个学分就“勒令退学”。这就是现在大学教育的“宽容”和“严格”,说到底就是本末倒置“以校为本”,而放弃了大学应该具有的“以人为本”的育人精神。

  国外成功的大学的学生是流动的,学分可以转,有的可以全部转,有的是部分转。像周剑这种差0.5个学分就被退学的简单和粗暴,给学生造成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

  美国伯克利大学前校长田长聚曾经说过,“未来的大学必须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因为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的,往往比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多得多。”国外许多名校的教授们,每周至少要和学生见一次面,问问学生这一周都读了些什么书,参加了什么活动,生活中有什么困难,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有时是争论)一些问题。而我们的大学里,有多少终年不与学生见面的教授?

  目前中国的大学教育偏重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教育,但忽视了“情商”教育,如: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面对挑战经受挫折、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等等。至少在绝大多数大学里,像周剑这样的学生只能在黑暗里摸索,直到自己的“情商”灵光突现的那一天,如果始终无法破壁,那他很快就会有一顶“高分低能”的帽子。

  大学时光,最重要的是形成一种人文精神,逐渐达到人格的成熟,并进而摸索出个人发展的道路。而这些,正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一位严格意义上的教师应该传授和熏陶给学生们的。所以,我们的大学要获得“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应当大大增加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