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刚:从吴莹莹事件看媒体的浮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08:46 江南都市报 | |||||||||
●本报评论员吴志刚 题由:12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校大四女生吴莹莹被著名跨国公司Top鄄Coder聘为亚洲区执行副总裁。在媒体的爆炒下,吴莹莹成为目前最热的大学生。与此同时,对于她的质疑也随即蔓延开来。14日,北师大校方承认其简历被夸大。
“吴莹莹,女,21岁,北师大四年级学生,被著名跨国公司TopCoder聘为亚洲区执行副总裁,拥有100项发明,其中有3项国家专利,拥有计算机界著名的编程比赛ACM亚洲区总决赛银牌,是世界顶尖的机构ACM主席团第一个中国人,同时还是10多年舞龄的“舞林高手。”一夜之间,在就业机会日渐萧条的人才市场,大四女生吴莹莹犹如“天外飞仙”横空出世。把她带到世人面前的,当然是在北师大新闻发布会之后,记者的生花妙笔和急于寻找轰动人物的媒体。但很快,由于吴莹莹身上的疑点太多,媒体反戈一击,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吴莹莹事件中,到底谁是赢家? 始作俑者北师大似乎不是。本想通过“天才少女”提高学校人气,宣传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走出校门的学子就业一片坦途,所以急着搞这么一个新闻发布会,没成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吴的简历失察在先,事件不可控制时又拒不认错在后,百年老校放下身段竟落得如此下场,殊为不值。 吴莹莹应该也不是赢家。一夜间,所有的光环都在她身上集中体现,她同时也获得了名气。但她是天才少女还是造假高手的质疑,将伴随她的职业生涯。吴本身可能在一开始是本着良好的愿望希望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的,但由于媒体的不可控性和网络传播的杀伤力,使这个刚刚进入社会的女孩从此承受着巨大压力。可想而知,除非真有超人才能,她今后不会再获得新的机会。 虽然最先报道出“少女总裁”,但急于表现的传统媒体在这场博弈中是最大的输家,因为他们失去的是媒体最宝贵的公信力。而最后时刻的反戈一击,又似乎有“落井下石”之嫌。在这场新闻的返璞归真中,网络最先对该新闻提出质疑,并最后完成了对整个事件的逆转。由此可见,可以随时随意发布新闻和观点的自媒体(博客),赢得了对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当然,媒体的浮躁其实就是公众心理浮躁的缩影,在这个当口,谁也别得意洋洋。 最大的赢家应该是TopCoder公司。吴莹莹实际上在今年8月就已经受聘于TopCoder公司,但一直无校外媒体报道。巧合的是,吴莹莹所在的亚洲北京办事处刚刚建立,正式运营就在吴的新闻爆出后没几天。这个跨国公司似乎深谙中国人“崇洋”心理,策划了这种低成本进入中国市场的高超广告运作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