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联联:家庭该为读大学交多少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13:42 法制周报-e法网

  “关注高校学费”系列评论之二

  [上期要点] 高校教育成本其实是一本糊涂账,存在许多说不清的问题,如:机构繁冗,冗员众多,使高校成本大大增加;各种浪费现象严重;一些科目设置不合理。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不应只是幌子,有关部门应真正把“成本核算”这件工作做好。

  教育部2007年将制定《高等学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并据此重新核定大学学费的消息一经发布,立即招来舆论的一片质疑,人们担心,大学学费是不是又要涨了。那么,人们为何会有这种担心呢?

  分摊解决不了学费高问题

  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应当是非赢利性的,而高等教育使得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均受益,将教育费用进行分摊是合理的,但分摊的比例以及分摊的总额应该进行科学的计算。目前,教育部规定的收取学费的比例为学校年生均日常运行成本的25%。

  据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透露,有关部门对高校学生年均日常的运行经费进行过调研,高的超过1.4万元,低的在1万元左右,综合一下,按25%提取,每个学生每学年的学费定在3500元。但是加上住宿费、生活费,一个大学生每年所需费用在万元左右,4年则需要4万元,而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是9422元和2936元,以此计算,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的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的纯收入。可以说,高校收费标准已经逼近、在部分地区甚至超过了我国广大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

  由此可见,所谓“核定高校生均成本”和“学生家庭分担25%的教育成本”,其实并不能从根本上降低学费,化解百姓的读大学难问题。

  目前分摊比例过高

  据媒体报道,在西方发达国家,学费占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在20%左右。而在中国呢?2005年我国人均GDP是1703美元,5000元的学费占人均GDP的三分之一强。这还是平均水平,对于生源地在中西部地区的,有的比例甚至超过三分之二。

  有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高等教育收费约400亿元,同期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投入约700亿元,学生家庭分担的高等教育年度投入比例达到36%。这大大超过有关部门所说的25%的分摊比例,而实际上,25%的分摊比例在国际上也属较高水平。

  “逆推法”算出分摊比例

  教育成本如何分摊才算合理呢?笔者认为,办大学应该着眼于国情和民生,其分摊成本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老百姓的收入状况,采取“逆推法”来确定。首先以“让大多数人上得起大学”为原则,根据当前国民的收入水平来确定一个令大多数家庭基本能承受的分摊比例,据此制定大学学费标准。在此基础上,再推算出高校的运行总成本。

  当然,按这种“逆推法”得出的理论成本肯定比当前高校的实际成本低得多。如果国家以这种理论成本对高校进行财政投入,一些高校就面临资金紧张。为此,高校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把运行成本降到最优效果。

  彭联联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