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陆川:我拍《南京!南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7日11:52   东方卫视《深度105》
陆川:我拍《南京!南京!》
《南京!南京》剧照

  非常道——陆川:我拍《南京!南京》

  【演播室1】非常道,非常人物,非常观点。电影《南京!南京!》本周在全国高调公映,和以往描写南京大屠杀的影片不同,这部电影以中国民众的抵抗意志和一位日本普通士兵的精神挣扎为主线,描述出一个与以往的历史叙述有所不同的南京。本期非常道,《南京!南京!》导演陆川,将和大家讲述拍摄南京的故事。

  【VTR:电影片花 战争场面】

  【陆川:拍一个电影要让观众了解什么是战争中的屠杀,了解这些东西不是为了刺激观众,不是为了给他一个感官的刺激让人睡不着觉,是(让)他对战争本身进行反思。】

  【身份条:《南京!南京》导演 陆川】

  【让真相浮出水面】

  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我们小时候都看过,然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我们小时候都知道。但是我觉得在我的脑海中,我觉得最后沉淀下来就是两个符号,一个是30万人这个数字,如果再深入一点,拉贝拯救中国人。那是不是这就是南京的全部?等我开始触摸到这些题材的背后的史料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太多我们未知的东西。

  (VTR间隔:战争场面)

  比如说南京保卫战,我们给日军以极大的杀伤。日本随军记者都会说到,中国守军的子弹,从每一个建筑物的门窗背后,向我们射来,机关枪步枪的子弹。散见于各种记录中间的,像我们小股部队跟日本人的战斗,最后战斗全部牺牲这样的记载,逐渐我都搜集到了。我就会觉得30多岁的一个人,我居然不知道这些事?我首先自己觉得很惭愧,其次我会觉得我应该把它说出来,可能也许我说出来的历程会很艰难,但是也许从我们这部电影开始,我们的下面下一代,我们80后90后,谁再提起这一段历史的时候,他会说,在我们的历史中间,中国人实际上一直在抵抗的。南京不仅仅是个屈辱的城市,不是耻辱的城市,是一个抵抗的城市。所以其实这个动力很大,而且这个是我觉得跟其它的电影完全不一样的。其他电影可能是一种哭泣的、倾诉的一种姿态,表现我们的伤口,表现我们的这种惨状,但是在这个电影中间我觉得我们有直面的表现,对中国人精神的一种更多的一种描写和塑造。

  【VTR:电影片花 媒体质疑影片残酷 网页 报纸等】

  【历史比电影更惨烈】

  已经走过几个城市,我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而且在每个城市都是这样,我发现观众的反应要比媒体的反应坚强,没有一个观众会说它过于残酷自己接受不了。相反,好像是每一个城市的媒体都在说,太残酷我们接受不了,媒体显得很脆弱。这一次媒体远远地低估了观众的热情和观众的承受度。而且我觉得这部电影,的确可能在有些场面上是残酷的。但是对于吃惯了甜点的我们来说,这吃一点苦的东西可能是有用的,因为这是一次警钟。我们在南京采访了受害者,受害者说真正的日军屠杀比你呈现的还要残酷。我们已经打了折了,你要真的把当年发生的所有的事都搬上银幕的话,这个电影至少在现在的中国是没有机会上映。所以不是说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残酷,是这件事本身它的惨烈度就已经到这儿了。其实我们出于保护观众的目的,保护我们下一代,我们已经做了弱化的处理,或者说我们做了避重就轻的一些处理,依然还是这样。其实由此你可以想像,当年的屠杀多么惨烈。

  【VTR:日本演员介绍】

  【日本演员几近崩溃】

  不是一个日本演员,是几个日本演员,像电影中间有一场戏,有一个演员,演着演着突然喊要回日本。这就是他自己加的词,这些都是他们拍摄现场自己最真心的感受,最真心的一个爆发。包括在演完戏之后回房间去痛哭,或者说去吃不下饭这都是常事。因为像他们现在这些日本人,他们很难想像他们的父亲、他们爷爷这一辈的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但是他们又从很多证据,从我的剧本,从他们看到的资料,证明这些事是真的。所以他们要在内心中间去合理这样的行为,对他们来说每天都是痛苦的。日本演员不善于交流,日本演员很多东西他闷在心里面,但是你能感觉到他的内心很有压力,很痛苦。

  【VTR:电影片花 日本演员部分】

  【日本视角 让影片更可信】

  大部分的视角都是中国人的视角,日本人的戏只占四分之一。从日本人的视角去看这个事,并不是说站在日本人(立场)上同情日本人,这是两码事。我觉得有人故意去混淆这个观点,它只是方法论,这是一个叙事策略问题。 有了日本人这个视角,整个世界会认为这个故事是公平的,而且就像现在,我们在法国、在美国做很多发行商的供应会,他们看完的第一反应是客观,他们信服这个故事。试想一下没有日本人的视角,全部是中国人的好人好事、抵抗抗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谁会去相信这个事?在我掌握的史料中间所有的证据都证明,参与那场战争的,穿上军服是军人,脱下军服都是普通的日本的平民,是日本的平民穿上军服在中国做了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们当然要去拍,把他们人性化,把他们还原成人。这样的探讨才是既能被日本人接受的,也是能被整个世界接受的,其实也是能够被中国观众接受的。

  【VTR:拍摄工作画面 影片宣传画面】

  【让世界接受《南京!南京!》】

  《南京!南京!》不仅仅是为中国做的,它是为全世界去做的,它要让整个世界去接受这个事实,让整个世界去接受这么一次屠杀。我们以中国人的视角拍了60年的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又有哪一部电影被这个世界接受了呢?又有哪一部走出过中国,去影响这个世界?所以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我作为一个中国导演,我要压抑住自己喊口号的这种欲望,因为我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让这部电影能够走向世界,去征服所有人的心。

  【演播室2】对于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南京!南京》,我觉得,当年的见证者们是最有发言权的。前两天,在南京的一次试映中,对于片中日本军人“角川”这个人物的设置,以及他身上所表现出的人性反思,有几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在观看之后表示:

  【也许有这种人,但是现实中我们没有遇见过。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扬子晚报】

  不过,这些善良的老人还是对这样处理日本军人的形象,表现出一种宽容的姿态。其中有一位名叫赵振华的幸存者一再表示,关键是中国人自己要自强不息!

  好,今天的《深度105》就到这里,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