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姜万富:相恋万重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16:05   SMG《走近他们》

  那天,昆仑山北麓高原上,一群求诊的牧民拦住了这位出诊的医生,姜万富。四十二年来,在这个方圆百公里的叶城牧场,姜医生先后诊治了20万人次,并挽救了290多名重危病人,被当地维族同胞誉为“大医生”。1966年7月,上海人姜万富来到这里。

  把青春奉献给这片土地

  1967年7月17日,姜万富永远的记忆。从这天起 17岁的他成了建设兵团年轻的一员。当年有10万上海知青来到这里,以他们的青春岁月和艰辛劳作,奉献给了当年这块遥远而贫困的土地。

  姜万富所在的兵团农三师叶城二牧场,散步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山谷。全牧场1500名职工,周围还居住着近5万名维吾尔族同胞。

  在经过三次医疗培训后,姜万富成了场卫生所有史以来第一个外科医生。此后40多年里,他走边了牧场的深沟高原、草场毡房,走遍了170多个放牧点,为各族患者送医送药。几十年里,他成功实施了各种手术,无一例失败,姜万富与牧民们建立了深厚情义。

  在简陋的卫生院,姜万富每天认真诊治着每一个患者。在这里,五块钱就能看好感冒引发的扁桃腺炎,病人们信这个好人姜医生,会把他的电话号码贴在床头,不舒服了,白天黑夜都能找到姜医生。

  亲人般的守护

  42年,无论寒冬无论酷暑,无论凌晨无论深夜,姜万富总是孤独地匆匆行走在沙漠、山路和只有野羊才走地崎岖小路。他常常摔倒,曾经三次骨折,但他不给自己退路。他知道,前方有病人在等他。在这几十年里,姜医生成功接诊了3000多名产妇婴儿,多少人就因为他的及时赶到而活了下来。

  在当地牧民心中,姜医生就像亲人一般守护着他们;而从他们渴望的眼里,姜万富读到了神圣的使命。当年 170多名知青,最后只剩下两个。姜万富的上海家人也力劝他回家。家乡远,乡恋深,姜万富又何尝不牵挂亲人,但他就是放不下这里。

  那山,那水,那人的思念

  今年八月,姜万富退休了。时隔43年,他终于要回上海老家了,要走了。姜医生放不下他的病人。临走前一天,他三次上门,一遍遍地嘱咐交代。

  8月,姜万富夫妇回到了上海,回到了母亲留给他的小屋。从卫生院走回家乡,从高原来到都市,姜万富有点不习惯。但开始地是一家团圆了。当年为了工作,姜万富狠下心蒋10岁的女儿送回上海,一分就是十多年,如今总算重拾温暖。

  一切常在眼前浮现,一切依然萦绕心间。岁月如风,也许渐行渐远,而情义似酒,愈久愈醇。这无疑是姜万富新的乡恋,那山,那水,那人,那遥远而又亲近的日日夜夜,将成为沉沉的思念,也许会永远。今年9月,姜万富被评为 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接着又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国庆前夕,他又被邀参加国庆典礼……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