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女博士赴美实习当农民 回国后承包20亩地种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5日12:24  中国周刊
女博士赴美实习当农民回国后承包20亩地种菜
爱上种菜的石嫣。中国周刊记者/高鹏 摄

女博士赴美实习当农民回国后承包20亩地种菜
石嫣和她的团队在菜地“小毛驴”上忙碌。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爱上种菜的女博士

  如果不是在美国当了半年“农民”,学农6年的女博士石嫣还不会真正地爱上土地。

  中国周刊记者  邓艳玲 北京报道

  捧着马克杯,在冬日的下午,坐在暖气充足的学校咖啡馆喝着热乎乎的咖啡,石嫣却有些心不在焉。“住在城里,看到高层楼、水泥地,看不到土地,我都有些晕。”

  过去的一年,石嫣在农村承包了20亩菜地,推行她自美国学来的一种农业新模式社区支持农业(CSA)——城里人预支菜钱,菜农在专门的土地生产绿色蔬菜提供给城里人。

  这一年,中国的土地才真正地改变了这个女生。

  远离土地的学农女生

  以前,石嫣是绝对不会“晕楼”的,她从小就在城市里长大,早就习惯了各种高高的“水泥盒子”。

  去美国之前,她甚至早早就定下了要去国际大都市纽约看“水泥森林”的计划。

  改变就发生在她去美国之后。

  石嫣本科读了四年的“农林经济”,两年研究生的方向是“农村发展”。去年研究生毕业后,她被保送就读博士。去年四月,当知道学校有一个公派去美国当半年农民的名额时,她当时想也不想,就报名申请。

  去美国的想法非常简单,去美国提高下英语口语,也是动机之一。不过,对于石嫣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读农学的博士了,还对最基本的农作物是怎么种出来的一无所知。

  在中国,一个学农林经济的不了解农作物生长,似乎非常正常——“学农未必一定要知道怎么种粮,毕竟农学有很多方面,不知道也不影响我们搞科研。”

  对于学农该学些什么,怎么学,石嫣的确一直纠结。

  2002年高中毕业的时候,石嫣这个文静瘦弱的女孩选择了河北农业大学,要去学农。

  一个城市独生宝贝女,为什么选择学农?

  这还得从石嫣的爷爷说起,爷爷喜欢给她讲家族故事。石家祖上好几代都是粮商,规模还不小。祖辈怎么去农村收购粮食,怎么和农民打交道,粮食又是怎么种出来的……这让文静的石嫣内心充满了好奇。

  不过,大学里学了四年的农林经济专业,石嫣并没有多少机会去农村,粮食、农产品到底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到了大学毕业,她也没搞清楚。

  自己学的是农林经济,算是经济学的,并不需要真正到农村去。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包括老师们,都没说去农村了解这些有多重要——想想这些,石嫣心安理得地毕业了。

  2006年,学业优秀的石嫣被保送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成为著名“三农”专家温铁军的研究生。

  “温老师做研究的风格是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尤其是对于农业,他更强调一定要沉下去,要用脚去丈量土地。”到了人大,石嫣这才意识到,学农不可能轻松,一定下到农村,要和实践相结合。

  读硕期间,石嫣开始做农业课题研究,跟着老师下乡搞调研。那个时候,石嫣她们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周下乡搞调研,吃住都在农村,每天也的确是和农民打交道。但她总感觉自己只是农村的过客。下到地里,跟着农民做些农活的机会非常少。

  石嫣一直不知道农作物是怎种出来的,“毕竟学了那么多年农,即使不会做,起码也要会说。” 石嫣有些无奈的发现,怎么种地,没有种过还真就是说不清楚的。

  被美国的土地改变

  半年的美国农民工作,石嫣的“小小纠结”,在劳动中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石嫣是去年四月份到的美国明尼苏达州的EARTHRISE FARM,这是一个CSA农场,刚到农场,尚未开耕,望着一大片光秃秃的土地,石嫣很怀疑,这个样子,能种出什么。

  除了她,农场还招募了另外两名实习生,再加上农场经理夫妇,一共5人,要完成一年16英亩地的耕种和收获。天天早上8点上班,劳动到中午12点休息,轮流预备午饭,再从下午1点一直工作到5点半,周六日休息。

  因为是CSA农场,要保证农产品绝对不能施加农药化肥,也不能使用能耗大的机械。农场只有一个小型拖拉机,其他绝大多数工作都是人工完成。

  农场的劳动强度大大超出石嫣的预料,身体上的疲惫一直持续到她结束美国农民生涯的那一天。但是,就是在这样高强度的劳累中,石嫣发现,自己对土地的感情却在加深。

  她已经习惯跪着干活,“当你跪在那一片土地上的时候,世界是不同的。”她说。

  “你可以看到那些小蚂蚱有时候突然出现在你面前,秋天的时候他们就长大颜色也会变深;一些小的有胡须的飞虫,有时候会飞到你的手上,用它小小的胡须咯吱你;有时候,看到那些辛勤工作的蚯蚓……你能感觉到这些植物在不同的土壤中的生长情况;你能够看到那些在一块保护盖膜中间的植物与两边缘的植物间的差异;你能够看到那些破坏这些植物的害虫,甚至是那些杂草,与他们周围植物是何等的相似,这不就是自然界的奥妙吗?”

  刚到美国一个月,农场遭遇了一次非常大的风暴,大风雨把树龄五十多年的大树都刮倒了,地里栽种的各种植物也东倒西歪,遭遇严重破坏。负责管理农场的经理夫妇当晚都没回家,一直在做保护工作。第二天说起这件事情,农场所有的人都像自己的孩子遭遇不幸般难过。

  石嫣参加过美国农场的地球安息日庆典,在这一天,人们聚会在一起,有专门的时间安静下来,细细聆听土地的声音,思考自己对土地做过些什么。

  安息日还有很重要的环节,农场的人都聚集起来讲述地球的故事,对地球被破坏的问题进行研讨寻找对策。过去,石嫣这个专门学农的研究生从来都不去想这些问题。

  石嫣会利用下班时间和周末到附近其他的CSA农场考察。那些养殖场、菜地……总会让石嫣有一种身处优美风景区的感觉。

  这是善待土地的结果,“土地最诚实,你呵护它,它就回报你,你糊弄它,它也糊弄你。”接触了土地,石嫣才知道这个道理。从美国回来之后,只要是谈起土地,她都会不自觉地神色郑重起来。

  实习完之后,她给自己放假去纽约旅游,她发现,离开了活生生的土地,她已经不习惯了,她开始有些“晕楼”。

  美国之行,不但让石嫣懂得了土地的珍贵,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了一个与保护土地密切相关的新农业模式——“社区支持农业”(CSA)。

  这种农业模式最早源于日本和瑞士,是指将城乡社区紧密结合,发展本地农业生产的小区域经营合作方式。农民在每个种植季节之初,就与居民签订一份购买协议,居民把本年度购买农产品的钱先期支付给农民,农民与居民要共同承担种植风险,并分享种植利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中国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女博士 种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