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调查显示部分80后通过结婚曲线买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9:41  法治周末

  80后一切向房看

  “80后”买房,一个熟悉又敏感的话题。熟悉是因为,“集体奔三”的“80后”们,已不再年少轻狂,而是到了该结婚生子安定下来的人生阶段;敏感是因为,由于种种原因,“80后”们的漫漫买房路,活生生一部五味杂陈的生活志。

  在暗流涌动的买房大潮中,“80后”逐渐成为一股主力军,而“买房进行时”的他们,也是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乐……

  法治周末记者 尹丽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高欣

  近日,《法治周末》记者听到这样一则轶事———

  就在今年3月的一天,早上9点左右。

  在北京市西城区某国企上班的刘瑞瑞(化名)趁着主任出去开会的空当,偷偷溜出了办公室。不到半个小时,刘瑞瑞来到了西城区某居委会,郑重交上了申请限价房材料。

  在那一天接下来的工作时间里,刘瑞瑞时不时地走神。她盘算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在北京有个“窝儿”。其实她原本没这么着急———如果不是几位年长的女同事成天在她耳边嘱咐,让她一定要为买房早做打算,她可能就“傻呵呵地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啥也不想”。

  那天的晚餐时间,刘瑞瑞和老公讨论最多的话题依然是买房。但那天他俩都觉得,商量已久的买房计划总算“迈出了值得庆祝的一步”。

  临睡前,两人还憧憬了一番未来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刘瑞瑞的目标是:“不大,‘宜家’风格,光线好,有几盆绿植……”

  5月,刘瑞瑞终于将“限价房审核表”交给了街道办事处。尽管接下来还有不少程序要走,尽管她不确定“奔三”的自己究竟何时能有个属于自己的家,但她觉得自己总算走出了第一步。

  朝思暮想着“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刘瑞瑞绝非个案。

  有报告显示,尽管北京房价在过去的3年之中不断上涨,但当前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却只有27岁。而在距离北京万里之遥的福州,20岁至30岁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常住人口中,仅47%拥有自己的住房,44%租住私人住房。“80后”显然有着成为购房市场“主力军”的潜力。

  网络上,还流传着一个更让人震惊的说法———买房,悄然成为“80后”,尤其是“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80后”的生活重心。

  在某网站近期举办的“艺文节”中,艺术家徐小国否认“80后”还像以前一样“文青”、“愤青”。在他眼里,忙着买房的“80后”,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恐怕都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曲线”买房者不在少数

  在不少“80后”为了买房发愁之际,有房者自然成为同龄人羡慕的对象。

  北京市某政府部门公务员陈欣就属于那种到哪儿都能引得众人“红眼”的人。

  来自黑龙江的她,在北京念书时也曾惊讶于这座城市“高得吓人”的房价。尽管父母的工作单位都不错,但仍难以让她在北京市区内买一套“不是那么憋屈”的房子。

  幸运的是,陈欣嫁了一户家境殷实的北京人家,一下子有了现成的房子。不过,她和老公多有愧疚之意。这种愧疚来自于,他们觉得“自己挥霍了父母的积蓄”。

  一再坚持下,陈欣和老公贷款完成了新房的装修。“接下来就是还款了,虽然不多,但收入并不算高的我们多少有些心虚”,陈欣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她的父母一度想出钱“帮忙”,但都被她拒绝了。“我妈的原话是:‘别折腾了,求你了’。”她说。

  《法治周末》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通过结婚进而“曲线”买房的“80后”不在少数。

  刘瑞瑞就坚信,她和家境一般的老公一定会买得起房子———当然是限价房。

  面对着“单身30岁才可申请限价房”的门槛,刘瑞瑞和男友“火速”领了张结婚证。“结婚了就没有年龄的限制啦”,她有些得意,“反正我们的感情也不错,早晚都是领嘛。”

  不过,刘瑞瑞的父母先前对二人的婚事有些迟疑,“毕竟在一起时间不长,说结婚就结婚了?”可当得知了“已婚,且夫妻年收入总和低于8.8万元”之后,刘瑞瑞的父母特意从山东赶来确认了一下两人的感情和北京房价的趋势,然后拍板———“就这么定了吧,赶紧的。”

  对房价缺少安全感

  如今,“80后”们的收入参差不齐,而房价却是齐刷刷地统一、齐刷刷地涨。

  在北京某国企下属的媒体工作的周梅(化名)来自安徽一个县城。周梅的父母在家乡经营烧饼铺子。和男友一起在北京工作的她,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生活。而如今的现实条件下,买房自然排在了第一位。

  “自从毕业以后,我们一直在准备买房,但是估计这个准备时间会比较长。”周梅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她的“准备”也就是“一直想着,盘算着,然后一直攒着钱,一直揣测着政策走向,一直关注着房价……然后一直算着什么时候能买到房”。

  周梅不认为她和男友“一直买不起房子”。据她的估算,如果光靠个人奋斗在北京买房,至少得花上10年。当然,这还是在房价不会涨得更离谱的前提下。

  “我对房价缺少安全感,所以,还是想办法尽快买房吧。”她叹了口气。

  相比“北上广”,二线城市的“80后”买房还可能真得只是个“时间问题”。

  在辽宁沈阳工作的小倪一个月收入接近4000元,另外还有2000元的住房公积金。工作一年多的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自己最近“一直在研究买房子的事儿”,“准备在市中心的地段买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一步到位,将来孩子出生也不用换了”。

  对小倪而言,买一套离单位比较近的房子,不仅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能大大减少路上花费的时间。8点上班的他,每天路上来回要花至少3个小时,辛苦不说,而且影响心情,“感觉比别人的生命都短了”。

  小倪自称属于“做事之前要把事情研究得很透彻”的人,他详细地向《法治周末》记者讲了自己从互联网以及在售楼处工作的同学处搜集来的买房“窍门儿”,比如“据说公积金贷款二套房,也是首付三成,不受二套房首付五成的政策影响。所以,要是有投资二套房的夫妻,且还贷能力较强,可以第一套商贷,第二套公积金贷”。

  最近,在单位的安排下,小倪又开始接触“理财规划师”课程。

  这样的课程让他一下子感到很兴奋。他自信,通过学习,“开源节流”进而更合适地买到一套房子,完全是可以实现的。

  身背沉重的房贷

  目睹着北京房价的急速攀升,1982年出生的陈默(化名)感到十分后悔。

  几年前,她在北京读本科的时候,学校附近的房子大约3000元一平方米。只要家里有些积蓄,买套住房还并不吃力。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陈默当时并没有买。

  “现在看来,我真是太不明智了。”陈默对《法治周末》记者说。现在,刚博士毕业的陈默尚未成家,但她也已经看了好几个楼盘,琢磨着什么时候能把家乡的父母接来同住。

  可是,看来看去,没有一套房子让她感到满意。“环境还可以的,太贵了;买得起的吧,周边配套设施什么都没有。”她有些无奈。

  在楼盘与楼盘之间奔波的陈默,将自己买房的价格从一开始限制在每平方米2万元,逐渐提升到了2.5万元。那些已经付了首付、但是成天嚷嚷着还房贷是如何辛苦的朋友们,在她看来,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虽然背着沉重的房贷,就像只‘蜗牛’,可我还真向往‘蜗牛’一样的生活,起码有一个固定、遮风挡雨的家呀。”陈默感慨。

  小王就是生活在陈默的羡慕眼光之中的一位。

  两年前,他大学毕业来到北京,几次跳槽后找准了职业方向,专心做起猎头公司。

  即使是每月拿着5位数的薪金,小王在潘家园买的房还是家里父母出的首付。“这两年光顾着挣了钱跳槽了,也没剩下多少积蓄,但毕竟想在北京扎根,又怕房价涨,只能先跟父母借钱,‘占’上一套房。”他对《法治周末》记者说,他比同龄人稍微好的一点是工资的保障,“现在,每个月7000元的月供都是我拿自己的工资来还,不跟家里要一分钱”。

  当问及每月还完房贷,剩下的钱还够不够生活时,他笑着说:“其实在北京租房工作的人,去掉房租,生活费也没多少嘛。再节俭一些,自己在家做饭,周末少出去玩,就都省下了。”小王说,多亏自己是“宅男”,否则“真得入不敷出”。

  当然,也有一些“80后”已经懒得去想买房这个问题了———虽然他们也很想能买得起房子。

  “以我的收入,在北京买套50平方米的房子还不得一两个世纪啊。”软件销售人员小杨笑着说。在他看来,反正买不起房子的人多的是,与其为买房一筹莫展,还不如“啥都别想了”。

  不过,他并不敢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父母。“他们的想法不一样。我妈说,在一个地方工作,就必须在那买套房子,唉……”

  大多数“80后”可能并没有小刘这么“潇洒”。但毋庸置疑,“80后”都进入了“成家立业”的阶段。然而这个时候,他们却不能像自己的父辈一样,获得“福利分房”。

  几乎所有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80后”,都对买房意愿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多有感叹。对于曾被社会学家贴上“追求稳定”标签的“80后”群体,“家”首先需要物质保障,进而才能填充精神内涵。然而,光是前者,就已让他们费尽心力。

  在798举办的一场思想沙龙中,“80后”评论家何浩提出了这样的质疑:为何不能将买房也算做一种理想?他认为,“买房的理想是被生产出来的、制造出来的。但这种年轻人对现实的渴求不应被划归为理想之外。改革开放的意义在于塑造经济和物质生活,所以买一套漂亮的房子作为现实基础上的理想,无可厚非”。这样的声音,相比“80后就应该买不起房”等言论,引起了更多“80后”的共鸣。

  “我们现在不是在买房,就是在买房的路上。”一位“80后”如是说。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80后 房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