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 SMG深度105专题 > 正文
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12月4日在全国公映,对于陈凯歌而言,《赵氏孤儿》似乎也成为他的一道坎儿。
从2005年推出电影《无极》遭受种种质疑之后,陈凯歌又回到了他最擅长的戏曲包装影像的路子上来,用他的话来说,五年来拍《梅兰芳》是自我救赎,而这部《赵氏孤儿》则是反思力作。那么在《无极》后的五年里,陈凯歌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变化,在创作上他又经历了怎样的调整呢?
一举成名
1984年,32岁的陈凯歌执导了他导演生涯的第一部电影《黄土地》。
影片一改过去传统中国电影拍摄方式,以诗化的电影语言创作了独特的视觉风格,把文革结束后的中国大地形象思考成黄土高原,表达了对民族特性、农民命运的思考,上映后获得了巨大成功,陈凯歌也一举成名。
难以逾越的高峰
1993年,陈凯歌迎来了导演生涯的第十年。这一年,他拍摄完成了一部影响深远的电影--《霸王别姬》。电影以宏大的叙事,讲述了一群京剧演员和那个时代下中国人的命运变迁。影片场面恢宏,故事曲折,画面精美,有外国评论甚至认为,这是一部堪称完美的中国电影。
然而,这部被誉为陈凯歌巅峰之作的电影,在为陈凯歌赢得了极大赞誉的同时,却在日后也成为他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
从文艺到商业
陈凯歌历时三年、耗资近3.5亿的魔幻电影《无极》,万众期待中在2005年隆重上映。尽管投入巨大、演员阵容强大,《无极》在上映后却被认为是陈凯歌最大的败笔。
《无极》更是遭到了网络恶搞。这个叫做《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网络短片,利用《无极》中的人物和镜头,再借用中央电视台一个法制栏目的包装形式,重新配音剪辑而成。
胡戈的这部短片受到网友们的热捧,但却招致了陈凯歌的愤怒。
反思之作
陈凯歌不断做着调整,在电影《赵氏孤儿》里没有宏大叙事,没有唬人的场面,甚至没有微言大义。陈凯歌力图建立起的,是个人表达和观众接受之间的一个畅通渠道。
《赵氏孤儿》影片力求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甚至连屠岸贾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也流露出他作为父亲的柔软一面。对于这样的改编,陈凯歌说他不再讲述一个单纯的复仇故事,他要把《赵氏孤儿》做成自己的反思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