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岛上过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0日12:11  中国周刊
孟繁佳 孟繁佳

  岛上过年

  孟繁佳(文化研究者)

  眼瞅着过年了。做人家台湾女婿这么多年,这回得说说台湾过年的事儿了。

  老百姓一年到头就盼着过年这么点念想儿,可一到了年关又都各家念了各家的难经。有喜庆的,就有撅嘴的。

  比如我吧,娶台湾媳妇时,和她商量的头件大事就是如何过年。说心里话,不管是她还是我,不在家陪老人过年,还都是头一遭。估计和大多数两岸配偶一样,到了年关,今年大陆明年台湾,反正总会让一方老人惦记着隔海相望的儿女。

  结婚那年春节,我从了媳妇,去了台湾。其实心里也蛮兴奋的,至少多了个盼头,可以看看台湾人是如何过年的。

  到台湾过年,总要走亲访友,串串门。一开始,我对春节期间的交通有些发悚。大陆过年时的交通实在把人吓怕了。老婆宽慰我说,别怕,别怕,台湾年节交通还算可以的。

  实话讲,在大陆,我也盼着过年,热闹啊。但最头疼的就是交通。年年春节未到,地上管轮子的,天上管翅膀的,都紧张得要命。一旦那红卫兵大串联似的人潮开始涌动,各地交通枢纽就成了浓得搅不动的人粥。

  老婆说,在台湾,到了春节,台南台北的,东边西边的,人员也是大流动,年轻人尤其爱往大城市里钻,台北和高雄也是挤满了淘金的人群。可岛内的交通网线密集,电话、网络等便捷的订票系统也比较发达,所以,除个别时段贯穿南北的高速路上有些拥堵外,像大陆这样逃命般的迁徙是没有的。

  真正到了台湾,才发现没了挤车这一“传统项目”,台湾的年味就与大陆不同了。另外,两岸春节习俗也不完全一致。

  像腊八,大陆兴喝腊八粥,而腊八之后,就算进入春节的预备期了。买年货的订年夜饭的,聚餐的告辞的,还有送礼的贿赂的,也有讨债避风的,就跟腊八粥一样搅在一起了。在北京,市内交通就是一个信号,一过腊八,那开车上街就比平常难走得多。

  而台湾,居然不过腊八,这倒让我有些意外。老婆说,这有什么稀奇的,你们大陆还不过冬至节呢,顶多吃个饺子拉倒了。冬至,在台湾可是大节日,过年是“春”节,冬至则是“冬”节。

  按以前农耕时代的老礼儿,确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头。到了冬至,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到了。台湾还真把这习俗传承了下来。

  在台湾街头,过节景象也与我想像的不同。大红的灯笼、高飘的汽球、爆闪的霓虹、高扬的彩带,这些并不多见。

  老婆说,台湾过年确实大不如前了。不像大陆,过年好像人们在大把大把地扔钞票,而台湾除了在腊月二十九这天之前,要完成大扫除和贴春联这两项习俗以外,就没有太多让我感觉出要过年的心气儿了。

  说到这里,她有些感慨,这些年台湾经济不怎么景气,谁还有心思在过年这事儿上花太多钱啊。以前,这时候,早就锣鼓喧天,张灯结彩,鞭炮不断了。

  就拿鞭炮来说吧,每逢腊月二十九,台湾家家户户都要祭拜。照以前的传统,祭拜过后,各家都要在门前大放爆竹,一地红屑,如一条红毯相连。在台湾很常见的透天厝(类似于联排别墅)两旁的街道上,若哪家未放鞭炮,“红毯”就此断掉,那就会被看做不吉利。可惜,这两年中,“红毯”已经鲜见街旁。

  倒是祭拜的传统,一直沿袭下来。越是经济不景气,人越是希望到祭拜中寻求些心理安慰。

  腊月二十九祭拜时,各家供桌上,各色水果糕点和烛台香炉金纸都要一应俱全。子丑相交时分,就要焚香对空敬拜,既拜天上四方神明,也拜门前土地,并祭告祖先。除了感谢神明一年的照顾庇佑,也求保一家老小来年平安,风调雨顺大发利市。祭桌旁有个火盆,祭拜后将金纸投进熊熊烈火中,谁家火盆兴旺,那谁家来年就会红红火火,财旺人兴了。

  到台湾庙里看一看,也能感觉出超旺的祭拜人气。大年初一,一家老小一定要去庙里拜拜。妈祖庙关公庙土地庙城隍庙,到处是挥散不去的香火烟雾,恨不得将庙宇熏成一座香殿。

  值得一说的,是台中南投的一座庙,居然开设了“神明银行”。和真实的银行相比,这里除了发行的币种不同外,其他“手续”和真实的银行竟然相似。据说,跟神明贷款越多,来年就越能“钱生钱”。钱生了钱后,来年的春节,再到庙里向神明“还贷”,然后可以再贷。

  这些习俗虽与大陆有异,但同为炎黄子孙,根,还是一个。文化可以有差异,观念也可以不同,但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大同的未来,才是真正的一家人,那时才叫普天同庆。

  顺便说一下,大陆春联的横批都是类似“普天同庆”这样的四言。在台湾可不是这样,他们的横批居然全是七言。我也没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