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胜利者”之书的史料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8日11:33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胜利者”之书的史料价值

  译丛全部出自趾高气扬的“胜利者”之手,各书作者或编者在口无遮拦地叙述战争经历时,客观上为我们复现了不少战争、外交场景

  文 | 汪洪章

  历史在发生的时候也许是鲜活的,但当后人回过头来打量她的时候,则似乎蒙上了一层面纱,显得晦暗不清。研究历史的后人只得在亲历历史的人物留下的文献中爬梳剔抉,冀以部分还原、复现历史。所以,历史文献资料的缺乏往往会直接制约历史真相的再现。

  今年一月,中西书局出版了《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我虽不是治史专家,但有幸成为该译丛的译者。译事已毕,有些感想,写了这篇小文章,简要谈谈这套“译丛”在复现相关历史细节上的价值。

  与古史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离我们虽然较近,但同样面临资料缺乏的问题,因而,我们对战争前后的国史及中外关系史的研究,也直接间接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比如,这次战争的起因、动机及详细过程怎样?战争期间,中外外交博弈情况如何?在英国和法国政府以及侵华军人眼中,当时大清国的国情及清政府及军民的心态如何?当时的清政府政治家们有着怎样的“天下观”?英法联军为何不远万里“远征”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当时欧洲列强勾心斗角、相互争霸有何内在关系?英法联军如何达成一致行动意见?其间,俄、美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英法联军的海、陆军及骑兵怎样组成?参加每次战役的人数有多少?使用什么样的武器装备?战争之前,英国人对中国附近水域、内河航运乃至植被情况作过什么样的调查?各国来华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干了些别的什么?深入中国的联军后勤保障情况怎样?1860年10月6日之后的十多天里圆明园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对以上所有这些问题,国人撰作的史书、文献里往往语焉不详。

  《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的原本全部初版于1860至1875年之间,距离发生的历史较近,且全部出自趾高气扬的“胜利者”之手,各书作者或编者在口无遮拦地叙述战争经历时,客观上为我们复现了不少战争、外交场景。

  译丛中的《额尔金书信和日记选》、《黄皮书日记》、《格兰特私人日记选》、《蒙托邦征战中国回忆录》四书,由于作者额尔金、葛罗、蒙托邦、格兰特的特殊身份(或为来华特使、或为联军统帅),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它们从不同侧面生动再现了当年大清国与英、法、俄、美之间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领域的博弈场景。虽然最终失败的是高傲的大清国,但对这失败的记忆理应成为我们民族记忆的一部分,它将永远警示国人,让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天下观”。■

  《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

  中西书局 编

  中西书局2011年1月版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